陳艾琳:與其當一個漂亮女生,更想當一個平凡而偉大的母親
陳艾琳明明是《媽媽寶寶》雜誌封面主角,但是在攝影棚時卻跪趴在地上,細心地調整每一支花材的角度。跟陳艾琳一起拍封面,讓編輯們對她有了新的認識,開了花店(浪花w/f)的她,其實是一個對夢想很執著的女生。
花藝跟女兒療癒了她,只有生命才能療癒生命
「會開始學花藝,其實是因為有一陣子,我的憂鬱症很嚴重,每天都待在家。朋友的媽媽是花藝老師,就問我要不要學花藝,她不希望我每天生活得這麼沮喪。」
第一次跟花相處,陳艾琳花了六小時作花,「在那六小時裡,我完全沒有去想:今天怎麼過這麼慢,今天怎麼這麼討厭,我到底還要活多久?這樣負面的情緒,竟然一點都沒有出現在我的腦海。」
除了花之外,女兒也讓她自然而然地拋卻負面情緒。「現在只要回家一看到顏蘵,不管在外面什麼情緒,一切都自動歸零了!只要面對她,就想逗她笑,想要好好的跟她講話。相對的,她也會讓我覺得,事情沒有這麼嚴重。不管碰到什麼事,回到家永遠都會有一個很可愛的傢伙存在。這就是孩子帶給我最大的禮物。」
她才發現,原來,生命是可以療癒生命的。
開花店和成為KOL,從來不是一件浪漫的事
有些前去應徵花店的妹妹,以為在花店工作,就像陳艾琳IG上的照片一樣,拿著花擺拍,多麼漂亮。「但事實上我們的指甲縫都是土,身上都是膠水,每天都在扛東西、搬東西……泡過枝葉的水非常臭。有時候節慶趕單、婚禮進場,每分每秒都像打仗一樣,每天都很狼狽,根本不可能很優雅的!」
放著好好的女明星不做,為什麼想要去開花店?其實說穿了,就是陳艾琳想要「做自己」。對於「不做自己」所能到達的邊界,她有自知之明。
「我知道自己不太適合被包裝。當節目告訴我要做出什麼效果,或是在戲劇裡演一個不像我的人,我不能說服自己,就無法說服觀眾。這樣我怎麼能做一個好演員呢?」她聳聳肩,笑說:「還是能夠做自己能掌握的事情比較適合我吧!我的花店、我喜歡的美感、我想展現的風格……我希望自己能擁有專業,才有資格獲得大家的喜歡。」褪下了明星光環,也許現在才是她最自在的狀態。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花藝跟女兒療癒了她,只有生命才能療癒生命
「會開始學花藝,其實是因為有一陣子,我的憂鬱症很嚴重,每天都待在家。朋友的媽媽是花藝老師,就問我要不要學花藝,她不希望我每天生活得這麼沮喪。」
第一次跟花相處,陳艾琳花了六小時作花,「在那六小時裡,我完全沒有去想:今天怎麼過這麼慢,今天怎麼這麼討厭,我到底還要活多久?這樣負面的情緒,竟然一點都沒有出現在我的腦海。」
除了花之外,女兒也讓她自然而然地拋卻負面情緒。「現在只要回家一看到顏蘵,不管在外面什麼情緒,一切都自動歸零了!只要面對她,就想逗她笑,想要好好的跟她講話。相對的,她也會讓我覺得,事情沒有這麼嚴重。不管碰到什麼事,回到家永遠都會有一個很可愛的傢伙存在。這就是孩子帶給我最大的禮物。」
她才發現,原來,生命是可以療癒生命的。
開花店和成為KOL,從來不是一件浪漫的事
有些前去應徵花店的妹妹,以為在花店工作,就像陳艾琳IG上的照片一樣,拿著花擺拍,多麼漂亮。「但事實上我們的指甲縫都是土,身上都是膠水,每天都在扛東西、搬東西……泡過枝葉的水非常臭。有時候節慶趕單、婚禮進場,每分每秒都像打仗一樣,每天都很狼狽,根本不可能很優雅的!」
放著好好的女明星不做,為什麼想要去開花店?其實說穿了,就是陳艾琳想要「做自己」。對於「不做自己」所能到達的邊界,她有自知之明。
「我知道自己不太適合被包裝。當節目告訴我要做出什麼效果,或是在戲劇裡演一個不像我的人,我不能說服自己,就無法說服觀眾。這樣我怎麼能做一個好演員呢?」她聳聳肩,笑說:「還是能夠做自己能掌握的事情比較適合我吧!我的花店、我喜歡的美感、我想展現的風格……我希望自己能擁有專業,才有資格獲得大家的喜歡。」褪下了明星光環,也許現在才是她最自在的狀態。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