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皮膚症狀不能等到產後!孕期常見3肌膚狀況,全身皮膚發癢要多加警覺

懷孕期間,有些孕媽咪發現皮膚變得敏感、粗糙,有些則出現紅疹、發癢症狀,這些大大小小的皮膚狀況,與情緒起伏、荷爾蒙變化皆有直接關聯,事先了解可能發生的皮膚問題,不僅可降低孕媽咪的焦慮,也能在異常狀況發生時儘速就醫。

因懷孕導致的皮膚狀況,大致上又可分為兩類,一是產生先前未曾有過的皮膚問題;另一種則是原有的皮膚問題惡化,像是懷孕前即受異位性皮膚炎、濕疹、青春痘所苦的孕媽咪,懷孕後可能使症狀加劇。此外,肝斑、曬斑也容易因黑色素活化而加深。

常見皮膚3問題
孕期出現機率高,且可能散布於全身的皮膚問題,禾馨民權婦幼診所皮膚科主治醫師蔡昌霖指出有以下3種:

問題1.孕期搔癢
孕期皮膚發癢的情形十分常見,而皮膚發癢的原因,包含癢疹、濕疹、接觸性皮膚炎、蕁麻疹、PUPPP(妊娠搔癢性蕁麻疹樣丘疹及斑塊)等多種可能,醫師除了進行全身性檢查,確認疹子分布、型態,再來還會詢問病史,媽咪在就醫前,可先針對以下項目觀察並紀錄,幫助醫師更精準判斷病情。

.開始發癢的時間點:從懷孕幾週出現搔癢症狀。
.是否有特定時段:全天或特定時段感覺癢。
.發癢範圍:全身或局部、哪些部位覺得癢。
.已做過哪些處置:至皮膚科看診前,許多孕婦也許已先嘗試加強保溼、冷敷等方法止癢,問診時可先告知自己試過的處置,其中哪些有助舒緩,哪些則沒有幫助。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蒐集資訊後,醫師才能進一步確認診斷,並擬定治療計畫。倘若搔癢只是偶發性原因導致,找到源頭並改善即可;但如果是與荷爾蒙變化相關,將會反覆發生於懷孕期間,則必須於安全範圍內用藥,緩解搔癢症狀,同時兼顧母胎健康。

小心!孕期膽汁淤積
孕期搔癢的案例當中,孕期膽汁淤積屬於較少見「會影響寶寶預後」的皮膚病,不僅讓孕婦皮膚發癢,還可能造成胎兒早產、體重過輕或胎死腹中。臨床上最早、也最常見的症狀,即為全身皮膚搔癢。蔡昌霖醫師表示,孕期搔癢雖常見,但不能輕忽,像孕期膽汁淤積,早期診斷並及早介入,就能降低寶寶預後不良的風險。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問題2.瘜肉
雖然不是每位孕婦皆會長瘜肉,但瘜肉也頗常見於孕期婦女,目前瘜肉的生成原因仍不明,一般而言,體重增加劇烈的人,都有可能在皺摺處發現一些突起的瘜肉,用手觸摸,會感覺到一粒一粒的小疙瘩,但並無大礙,產後可再透過雷射將其燒除,只不過之後還有可能反覆生長,無法完全根除。

問題3.孕期與產後落髮
落髮問題通常與壓力息息相關,且不只因懷孕,只要身體、情緒狀態發生劇烈變化,或感受到壓力,都可能出現類似的「休止期落髮」。蔡昌霖醫師表示,休止期落髮可視為毛囊暫時停工,導致頭髮短時間內無法順利生長,但毛囊並未失去功能,等到身體狀況恢復,就會重新再長出毛髮。

「產後已經過了兩、三年,為何頭髮還是無法如孕前濃密?」不少媽咪都有此問題,其實除了生產以外,育兒也是一大壓力來源,特別是新手爸媽,同時要學習各種育兒知識、餵奶、處理家務,無論是24小時有求必應的全職媽媽,或需兼顧工作與家庭的職業媽媽,都處於蠟燭多頭燒的狀態,壓力有增無減,自然影響到毛囊恢復的速度。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另一方面,頭髮的生長也需要時間,即便已長出新髮,也不可能短時間內回到如以往的濃密度,才會讓媽咪感覺恢復得較慢。
若純粹是因生產、育兒所致的落髮,只要壓力得到舒緩,通常能自然恢復,但有些媽咪的落髮,還可能合併其他內在疾病、缺鐵、因生產失血過多而貧血等特殊情況,就須針對根本問題治療或補充所需營養素。

-採訪諮詢/禾馨民權婦幼診所皮膚科主治醫師蔡昌霖 圖/Shutterstock-

【原文刊載於2021年1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詳細文章內容請至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