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大師陳正雄 畫出一首首快樂頌

陳正雄,是現代抽象繪畫的先驅,也將抽象藝術的種子散播在台灣的土地上。六十年來辛勤耕耘,從摸索、體會、創新到成熟,彷彿一首生命奔放的樂章,在畫布上聽到和諧的共鳴。近來陳正雄結合中國書藝和數位概念的突破之作,更兩度蟬連「佛羅倫斯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最高榮譽「終生藝術成就獎」與「偉大的羅廉佐」國際藝術金獎章,成功用他神奇的畫筆與世界接軌。

早年即顯天分 從具像邁入抽象

正如所有的大畫家一樣,台灣抽象派大師級人物陳正雄,經常是許多藝評文章的評論對象,有人稱他為台灣抽象繪畫的推手、教父、代言人或色彩魔術師,倍受中外藝壇之肯定,其中尤其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是,歷年來應邀參加巴黎著名的「五月沙龍展」,與其他兩位也獲邀參展的畫家趙無極(一九二一~二○一三)與朱德群,被視為對於抽象表現主義歷史貢獻最大的三位華人現代畫家,而陳正雄卻是當中唯一未曾遷居西方、也是最為年輕的一人。

直至今日陳正雄仍沉浸於藝術創作領域裡不斷耕耘,是一位每天自我創新的抽象畫代言人。(彭級鋒/攝影)

陳正雄自許說道:「藝術不是短程衝刺,它是馬拉松。」一人一生能夠在藝術創作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地奮鬥六十餘年,是何等的艱辛與難得的成就!回顧陳正雄逾半世紀的抽象繪畫創作與理論研究之路程,他即以早慧的驚人藝術天分贏在這場馬拉松的起跑點上。

一九三五年生於台北的陳正雄,十七歲時即入台灣著名的寫實派大師李石樵門下研習素描,他回憶說:「李教授原來只收大學美術系或是在台灣已有一些知名度的畫家,我屬他的破例之一。」事實證明,李石樵並無錯過陳正雄早年即顯露的非凡天才,以擅畫氣氛陰沉的瓶花而贏得多項全國性的大獎。

一路走來,陳正雄的繪畫創作一直沒有中斷,直至二十三歲那年,出現了他一生中最大的轉捩點!在他拜讀了抽象畫開山鼻祖康定斯基的原文經典名作《論藝術的精神性》之後,才恍然大悟:「藝術除了我在台灣看見的寫實風格之外,尚有抽象領域。」同時也從國外雜誌知道西方早在一九一○年就有純粹的抽象畫出現,「從野獸派、立體派逐漸演變為抽象畫的美術史看來,足見其發展趨勢」。

在興味驅使下,陳正雄開始大量閱讀這方面的外籍書籍,遇到問題就問他的老師李石樵,「不過,幾次下來都問不出個所以然來,我才知道老一代完全沒有接觸,只能自己尋找答案,」幾經摸索思考後,他認為抽象畫像音樂一樣不依附自然,更純粹、更自由、也更具有精神性,進而發現自己真正想走的路,「抽象畫比具象畫更有意義」!

華麗色彩型塑造型世界

過去中國山水畫也有大筆揮灑,幾乎類似抽象畫的往例,而在台灣,其他畫家也曾設法要把老祖宗的畫風加以現代化;但是陳正雄卻選擇走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自一九五八年起,他已展開極強烈的暗示性畫風,直接切入純抽象的概念,他笑著分享道:「在大揮彩筆下,圖形的範圍則不受布邊的限制,世界已沒有什麼地平線了,房屋與風景也因眼不見而心不煩了!」論恣意厚塗顏料的抽象畫,陳正雄在故鄉台灣算是開路先鋒,也無人可望其項背。

正當六○年代跨入七○年代之際,較高的彩度開始顯現在陳正雄的畫作上,分別完成於一九六八年與一九六九年的兩幅畫,稱為《起飛》,因為他的抽象色彩圖形,似乎也突然間漂浮在太空中,不受畫面的束縛,成了陳正雄作品在當時的標誌,而其召喚的色調,在陳正雄繪畫生涯中也曾一再加以交替使用。而《起飛》這個畫題更不禁令人想到正當他走上國際舞台受到肯定的日子,因為就在此時,陳正雄在東京的保羅畫廊舉辦其在日本的首次個展,另外受邀與其他現代畫家在耶魯大學、南韓及紐西蘭的世界繪畫博覽會中展出,並在比利時、西班牙、義大利、葡萄牙、希臘、盧森堡與馬爾地夫等地做巡迴展出。

康定斯基說過:「抽象畫就是色彩與形象的一種安排和組合,如果能夠從『本質藝術』出發的話,那麼色彩與形象可以發揮得更生動、更完美。」陳正雄進一步說明,本質藝術即是色彩、造型,尤其色彩一直都是他的作品最重要的因素,「我的畫作使用了華麗的色彩以創造出其本身的形象與主題,色彩足以拉近畫家的視野和與觀眾間的距離。」秉持此一中心思想,陳正雄極富創意地一一進行實驗各種各類的新畫風。

接下來陳正雄改以壓克力創作,突顯以抽象表現主義的自動技法及滴濺作品為主軸,一九八五年的《紅林系列》,在在顯示他對色彩的運用與掌握,顯然比同質的美國畫家高明太多。舉例來說,其中有一整張畫的主色與動勢集中於畫面上方,但面的結構並無不對稱之感,顛覆了因為地心引力的關係看畫習慣由上而下、油彩一定由上往下流的刻板印象,在欣賞此畫時,雙眼會不自覺地往上看,而且視線會移離畫面左右邊。

融合東西方、理想與自然、現代與傳統藝術

一九九○年代晚期,陳正雄大量運用東方書法符號及平塗手法,創作《窗系列》、《數位空間系列》,則是另一項嶄新的嘗試!結合中國書藝和數位概念的突破之作,不但受到海內外學者如西方哈佛學者Dr. John Spike和法國藝評家龍柏等人的推崇,並且受到中國藝術史學者如卲大箴等人的高度讚譽,顯示其藝術的表現早已脫離了東西方的分野,而是直指出人類最原生的纖細情感。

尤其難能可貴的是,陳正雄以此兩幅畫作於一九九九、二○○一年兩度蟬連「佛羅倫斯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最高榮譽「終生藝術成就獎」與「偉大的羅廉佐」國際藝術金獎章,同一人連續兩次得到此國際大獎無疑是台灣相當大的驕傲。提及此殊榮,陳正雄認為獲得認可的最大原因在於,畫中元素之一「狂草」是自由又帶有音樂性的,深具音律和節奏,「而將中國書法融入抽象藝術裡,是過去西方世界所沒有的,」但當畫面上鮮明的對比色彩、不斷穿越畫面的空間、傳統工藝與現代創新的融合時,看不見無理的衝突,而是像一首時而激昂、時而沉靜的交響樂,每一個繪畫痕跡都鏗鏘有力地烙印在觀者的身上,震撼著人心。

信手拈來皆為創作養分

陳正雄強調:「我的每幅畫都是在不斷沉思的過程中隨機完成的。米開朗基羅對著大石頭冥想,待看到石頭中的激動,他才開始動刀。我在動筆前,像日本茶道那樣,靜靜坐在畫布前,凝視著空白的畫布,冥想出意境,再由意境構想出造型和色彩。這時嘴裡念念有詞說:『啊,我要這樣畫!』立即動筆,急切地把那隱匿的內在經驗投洩到畫布上」。

但當畫家若只有靠本能與感覺作畫,相信觀者看到眼前畫作時是不會皆有所共鳴,而驚嘆為「大作」!反觀陳正雄的大作,亦隱含平日信手拈來的經驗,汲取補充藝術基因庫的創作養分,進而傾注於筆端。

以台灣原住民藝術來說,就是陳正雄相當重要的影響源,「我對原住民文化與藝術就相當感興趣,不僅深入各地有系統的蒐藏藝術品,更曾創辦過『台灣原始藝術館』,也發表專書與論述,」陳正雄表示,原住民服飾中大紅、大藍與大黑的大膽用色,他全然搬上藝術創作,畫作中呈現豐富與多元的色彩十分巧妙,展現無窮的生命力。

也為此,陳正雄的畫作總是以熱情、歡樂的感覺著稱,《萬紫千紅》、《春之瀑布》、《酒之夢鄉》等作品,光見名稱就能感受!陳正雄描述說道,抽象畫跟音樂一樣,情感與心情藉著造型的元素而傳達出來,也就以這種美感的形式,把不可見的內在世界化為可見的視覺存在,「我的藝術目的主要是傳達及探索我所確信的內在形式、內在經驗的真相,現代人的壓力很大,所以我希望大家看到我的畫很舒服,我要把我的快樂和喜悅傳遞給我的觀眾。」陳正雄這一理念後來被稱為一種有意味的形式「活力抽象」,受到了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欣賞,後來被接納為終身會員,成為這一學院會員中具有中國國籍的第一人,同年還被寫入了日本的世界美術年鑒。

除此之外,陳正雄與其他畫家最不同的地方在於─兼備創作與理論,曾有藝評人士指出:「和大部分的藝術家相比,他算是較愛看書的一位。尤其,在一九六○年代中期的台北,很少人看雜誌,也很少人像他讀過那麼多與現代藝術有關的書籍。」陳正雄也提到,六、七○年代,他在台灣的《東方雜誌》及《文星》等期刊與報章上發文闡述抽象繪畫的正確觀念,同時,紐約畫派、巴黎畫派他也都一個個介紹,「台灣的抽象理論基礎大抵都是由我建造的,此外我也曾幫大陸的清華大學撰寫抽象理論」!

不斷突破抽象畫風 藝術生命永存不朽

「突破」是陳正雄創作六十年來一直最為堅持的理念,從他早期立志要做專業畫家的那一刻就可窺之一二,陳正雄補充:「我所定義的專業畫家必須是不在學校兼課、不在家裡收學生、不靠妻子工作賺錢,純粹以作品的賣出維持生活,我稱之為我生命中的豪賭!」事實證明,陳正雄不但突破了世俗的既定印象,更以他的獨特藝術在歷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

從陳正雄成為一位充分成熟抽象畫家的發展過程,以及其自某種抽象畫風邁入另一畫風的各個階段看來,他從不以獲得某種成就而沾沾自喜,而是不斷往前邁進、開疆闢土,直至今日他仍沉浸於藝術創作領域裡不斷耕耘,是一位每天自我創新的抽象畫代言人。就像他說,跟著前人的腳步,就將永遠落後一步,一個畫家如果他的風格一輩子都沒有突破,他的藝術生命就死了,「沒有路就自己開」!

康定斯基在一九一二年慕尼黑《藍騎士年鑑》(Blaue Reiter Almanac)發表一篇震驚國際的論文《論形式的問題》(ON the Ques-tion of Form),其中談到藝術有兩個脈絡:「一個是大寫實(Great Realism),一個是大抽象(Great Abstraction),兩者猶如是一棵數的兩大枝幹,而我想將大抽象這一幹樹發揚光大。」同樣地,陳正雄始終不渝地堅持抽象藝術的表現形式,他笑稱:「我願與她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絕不會妥協或變節。」其對抽象繪畫的執著與貢獻,著實讓人領略到其作為現代大師的一代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