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台灣的陳樹菊們!

當我坐下來寫這篇文章時,想到近年來每天看到的台灣新聞,大多是負面居多,忍不住先歎一口氣,這樣的心情應該是許多台灣人民的共同感受吧!

每天一睜開眼,打開電視、報紙,看到的是食安風暴、立法院吵吵鬧鬧、幾乎每週上演的街頭抗議等。每天睡覺前,所有新聞台也都是名嘴們爆料,聲嘶力竭、爭辯不休。 因此坊間早出現一種聲音,「只要你不看電視,不看報紙,你會覺得住在台灣真好!」因為鏡頭外的台灣,其實沒有那麼令人心煩。

過去台灣的進步大多依賴少數政治、企業、學者、意見領袖等精英,但現在檯面上人物難有共識,且被綁手綁腳,難有作為。例如當立法委員指著官員大罵,食品安全沒有管好,所以「花生油沒有花生,橄欖油裡沒有橄欖、辣椒醬裡沒有辣椒」,電視機前的老百姓也會立刻反諷,「對啊,立法院也沒有在立法啊!」

你不需要超能力 就能改變世界

此刻,推動台灣社會的力量轉而得依賴一個個聚光燈外的隱形英雄。

2010年接連獲選《時代雜誌》(TIME)百大影響力人物及《富比士》亞洲慈善英雄的陳樹菊,就是台灣隱形英雄的最佳範例。

62歲的陳樹菊,平常是台東中央市場的菜販,因小時受過別人幫助,從此立志回饋社會。生活超級簡樸的她,多年累積數百萬元,全捐給學校、醫院及慈善機構。「一個人能為世界做什麼?這問題我從沒想過,只是拚命做而已,」她的自傳《不凡的慷慨》寫道。

隨著網路與公民社會崛起,全世界都發現,素人的力量有機會超過傳統的大人物。2007年美國CNN早已觀察到這個趨勢,因此向全世界徵求年度英雄人物(Hero of the Year),入選的都不是知名人物,而是世界各地用一己之力改變周遭世界的凡人。從這個選拔,大家發現,沒有政府撐腰、不靠財團支持、沒有富爸爸的平凡人,也能發揮莫大影響力。

「這些人證明了,你不需要超能力、或數百萬美元,也能改變世界!」CNN清楚定義了平民英雄。

在台灣,當檯面上大人物們都很難有所作為時,其實在各個角落與領域裡,早就出現許多陳樹菊們,他們可能沒有聲音、不被看見與聽見,但卻都在自己所及的範圍內,認真奉獻,一點一滴推動台灣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