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農就是一門好生意〉天禾玉的稻米故事

務農是不是一門好生意?在台灣,「穀賤傷農」時有所聞,農民儘管再辛苦,也只能被動接受中盤商的收購價。許多農民自嘲務農的三大缺點:太辛苦、收入少、社會地位低。然而,花蓮玉里的稻米品牌「天禾玉」,卻走出了不一樣的路。

天禾玉創辦人彭鏡興,今年61歲,家中種稻相傳四代。2004年時,他創立「天禾玉」品牌。2013年在日本國際米食競賽中,天禾玉擊敗台、美、中、日、韓等3814種參賽稻米,獲得特優獎。

他這樣種稻:不求高產量,只求高品質

每年產量360噸,永遠供不應求;還能從日本人手中奪下難得的世界米食競賽特優。日本米品質一直群冠世界,評選過程挑剔嚴格,通常大獎都是由日本人獲得。然而,這已經是彭鏡興第三次從挑剔的日本人手中獲得獎盃,讓天禾玉的品質,有了國際專家保證。

曾有在台灣工作的日籍人士,寫了一封信給彭鏡興:「生長在日本秋田縣的我,對米的要求很高,一直認為台灣米還沒有達到日本米的水準。但,這樣的想法完全被打敗了。天禾玉的香味、口感都很棒,連冷掉都很好吃。」因為品質好,一般稻穀1公斤售價約40、50元,天禾玉卻可賣到每公斤90元,將近兩倍。

當年輕人都在為22K叫苦,彭鏡興卻說:「只要照著我的方法做,保證收入是22K的好幾倍!」到底,彭鏡興「點穀成金」的祕訣是什麼?目前彭鏡興種植的稻田共計30公頃,承租了兄弟姊妹與街坊鄰居的好田。其中一塊依傍在秀姑巒溪支流旁。這兒的大自然是「素顏」的,山就是山,溪就是溪,周遭什麼都沒有,只有彭鏡興勤勞巡田的身影。

被稱「彭博士」時時掌握新技術

「我不求高產量,只求高品質,」彭鏡興分析,台灣人年均收入已超過2萬美元,需求已不在量,而是質。他體會到,「西部的農民大多都還在求量,但這樣化學肥料就要多、農藥也要多,不但環境破壞了,農民身體也會不好。」因此他希望種出好吃又健康的米食,也給自己高報酬。

彭鏡興高職時學的是化工,但他不把化工專長發揮在「添加」,而是「減少」。堅持少用化肥、少加農藥,好幾年都通過無農藥殘留檢驗,讓天禾玉受到市場青睞,每年產出大約360噸稻穀,永遠供不應求。然而,如何能用最自然的方法,種出健康又好吃的稻米,就是一門鑽研不完的學問了。

國內的農業改良所,是彭鏡興善用的資源。只要官方發布研發新品種,他就會立刻了解相關資訊與技術,再自己反覆實驗,找到最佳種植方法。勤奮的程度,讓花蓮前縣長謝深山都尊稱他為「彭博士」。此外,彭鏡興也把握到日本參加比賽的機會,收集國際上最新技術情報。「就像參加奧林匹克比賽一樣,要一直保持知己知彼的狀態。」

他說:稻米跟iPhone一樣 可以不斷升級

種稻當然也要不斷創新,還要重視每個細節都到位,沒有一個步驟可以掉以輕心。「就像iPhone會一直升級,稻米也一樣!」彭鏡興說,農業其實與高科技一樣,要不斷創新。即便天禾玉已拿到三次日本國際大獎,還是覺得不該滿意,「現在只是比別人好而已,還不算成功,還要進步。」

其實要種出能參加國際賽的高品質稻米,從挖土、整地,很多細節要到位,每個步驟都不能馬虎。彭鏡興對自己的形容是「非常龜毛」。例如,種稻一定要「深耕淺插」,翻土要翻得深,將來生長的空隙才會大,取得養分才會多。但是苗要插得淺,分櫱(分枝)才散得開。

從「整地」,更可看出他的嚴苛標準。倘若農地沒有整平,會造成施肥不均,稻子就會長不好。而灌溉時某些地方積水,就會吸引雁鴨前來破壞稻子,增加成本。為了確保地平,他不但親自整地,不假員工之手,甚至還依照當地地形地勢,自己研發農機。他對天禾玉農地的標準,是100公尺前後水平不能超過5公分,簡直要和水泥地一樣平,足見其講究。

彭鏡興也提醒一個奇妙小撇步,「作物若有耐心、愛心對待它,它就會如你所願;不理它,它就表現不好;再不理它,它就死給你看,很現實。」例如他曾經嘗試用溫室種菜,以為設置好按鈕,定時澆水,就可省去人力,沒想到作物死了一大片。從此,他除了睡覺吃飯,就在田裡。每天早上都要和稻子說「喔嗨呦(日語早安)」,還唱客家歌給它們聽。

掌握訂價權 翻轉市場規則

目前,天禾玉客戶包含糧商、農會與一般消費者。為了維護與顧客關係,天禾玉也融入了服務業精神,創新經營。例如,天禾玉的米有數種不同客製化包裝。只要客戶打電話訂米,報上家庭人口數、大概每週幾天在家吃飯,工作人員就會幫你計算應該訂什麼包裝。

此外,每年播種時節,彭鏡興開放顧客可免費到田裡參觀,體驗插秧,也讓顧客看見種稻米的環境,吃得安心。此外,還有觀光旅遊的附加價值,彭鏡興不僅會幫忙代訂民宿,他還特別去上生態解說員課程,由他親自導覽解說。直接讓消費者和土地接觸,用自然說自己的故事,不但省了行銷費用,也讓人感動,增加顧客黏著度。

因為對品質的堅持與創新經營,彭鏡興也讓天禾玉改變了過去由糧商喊價的產銷結構,把定價權拿回自己手上。「過去,台灣的稻米產業結構,農民大概付出70%,但是拿到的收入只有30%,」他在天禾玉創立之初,就立定目標,翻轉這樣的收入結構。

「只要我們種出客戶要的東西,價格就是我喊了!」他認為從事農業一定要有遠大志向,期望成為「上等」農夫,才不會任人宰割,更不需要政府補助。雖然已經是台灣「第一名」的農夫,彭鏡興未來卻並沒有擴產或外銷的打算。「種得那麼好,數量有限,為什麼要給外國人吃?」「外國人要吃,應該就要來台灣,與觀光旅遊業互相搭配。未來50年,世界的重心在亞洲,亞洲的心臟就在台灣,台灣的農業,處處都是機會!」他自信滿滿地說。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1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網:www.gvm.com.tw】
【立即購買遠見雜誌1月號:http://store.gvm.com.tw/magazine_information_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