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有10位諾貝爾獎得主‧人均創業世界第一 以色列,教育就是不一樣
談起以色列,你會想到什麼?是忠誠的猶太信仰,還是戰火綿延的國度?其實特殊的教育方式,才是這個國家最精采的地方。在以色列,從家庭、幼稚園、中小學、大學到當兵,都是國民教育的一部分,孩子在開放、自由的環境長大,培養出獨立思考的能力,更勇於挑戰真理,讓只有800多萬人的小國,20年內誕生了10位諾貝爾獎得主,軍隊成為戰無不勝的勁旅。
以色列也是新創之國的代名詞,是除了美國矽谷之外,創業氛圍最佳的地區,平均每1800人就有一家新創公司,人均創業世界第一,吸引國際大廠積極投資、挖掘人才。以色列與台灣同是小國,但憑什麼脫穎而出?《遠見》團隊遠征以色列,獨家專訪以色列教育部長與高科技創業教父,解析你所不知道的以色列教育。
今年5月6日,以色列剛剛慶祝建國66週年,遍地傳唱著國歌《希望》:「只要心靈深處,尚存猶太人的渴望,眺望東方的眼睛,注視著錫安山崗。我們還沒有失去,兩千年的希望:做一個自由的民族,屹立在錫安山和耶路撒冷。」就是這分希望,不管經歷多少挑戰,讓猶太民族堅持下去。
以色列教育的驚人成就
20年10個諾貝爾獎 高科技研發媲美矽谷
該用什麼簡單的方式來認識以色列?「如果你只能從兩個地方來了解以色列,你會如何推薦?」《遠見》記者詢問以色列資深導遊朱摩。「好問題!」他想了一想回答:「第一,要去耶路撒冷的大屠殺紀念館,你就會了解,為什麼我們要如此強悍?為什麼我們要奮力保家衛國?為什麼我們這麼不信任人?為什麼我們要這麼努力……。」
「第二,要去海法大學塔,從最高學府至高處往下看,瞭望以色列的土地,你會看到一大片光禿禿沙漠,沒有任何資源的以色列,如何將沙漠變良田?如何變成一座座高科技研發中心?你站在海法大學塔上,那裡也代表了一切,就是教育。」
24年前,《遠見》團隊曾經跨國採訪以色列,以立國、軍事、社會、政經四個面向報導這個國家。當時《遠見》也成為以色列建國42年來,前去採訪的第一家華文媒體。當時的以色列只有400多萬人口,經濟連續幾年負成長,龐大軍事支出讓財政吃不消,失業率也逼近10%,整個社會充滿不確定性。
研發能力世界第一 國際大廠爭相投資
20多年過去了,今年4月底,《遠見》再訪以色列時,已不可同日而語。以色列的人口超過了800萬人,經濟規模是建國時期的50倍。這些年,以色列更陸續創下許多世界第一。全國人均研發支出世界第一(國民研發支出占GDP達到4.5%,高於日本的3.2%、美國的2.7%)、人均工程師數量世界第一、專利申請數量世界第一。
小國以色列更盛產諾貝爾獎,過去20年,又多了10位得主。從建國迄今共有12位獲此殊榮。「新創企業之國」(Start-up Nation),也是以色列的代名詞。調查顯示,以色列是除了美國矽谷之外,創業氛圍最佳的地方。
20年前,以色列高科技創業之父瓦狄(Yossi Vardi)投資全球第一家網路即時聊天軟體ICQ,19個月後就被美國線上(American Online)併購,自此,以色列發展出「矽谷新創模式」,每年新創公司數量甚至曾經比矽谷還多。目前800萬人口中,平均每1800人就有一家新創公司。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以色列公司,總數更超過歐洲。
愈來愈多國際企業在以色列設廠或設立研發部門。英特爾已是以色列最大的私人企業,員工將近1萬人。而微軟、Google、IBM、摩托羅拉和蘋果也都設有研發中心,光蘋果在以色列就在三個城市設立實驗室。韓國三星也大動作,除了研發,還將其三大創新育成中心之一,開在以色列。
根據Dealogic報告,光2013年,外國公司共花費84億美元收購以色列公司,比2012年增加48%。許多外商看上的就是以色列的人才與技術。這使得以色列人才水漲船高。20多年前,一個有經驗的工程師薪資僅1000多美元(約台幣3萬元),現在已直逼矽谷,一個5年經驗的軟體工程師,每個月薪資加福利可達7000美元(約台幣21萬元)。有個以色列笑話指出,一位猶太媽媽帶著兩個年紀還小的兒子,她向別人介紹時總會說,未來不是工程師,就是個創業家。
培養人才與腦袋 學習環境自由又開放
到底是什麼樣的教育或環境,可以讓以色列培養出這麼多諾貝爾獎得主與創新企業家?以色列的教育制度,到底有什麼不一樣?以色列的義務教育從5歲~18歲。18歲以後男男女女都當兵,當兵比起上大學更重要。在18歲以前,學習環境是非常自由與開放的。幼稚園的小朋友,不是遊戲就是玩耍,小學生沒有太多功課,每天下午1點半就放學回家。中學生也是3、4點放學,沒有補習班可去。
或許18歲以前的教育太過自由了,導致以色列的孩子在各種台灣人重視的國際競賽中,通常沒有拿下好成績。例如以色列在OECD評鑑學童學習能力的PISA(The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中,遠遠落後台灣,最新調查數學只排41名(台灣第4名)、科學只排41名(台灣第13名)、閱讀排34名(台灣第7名)。
不是突然變聰明 而是從小打基礎
但明明以色列的科技成就、新創公司與諾貝爾獎這麼多,怎麼中小學生的表現一點也不出色?難道他們長大後,「突然」變聰明?想要了解以色列如何培養出「人才與腦袋」?必須先了解它的文化。
以色列除了75%猶太人外,其餘還有阿拉伯人和少數民族。至於猶太人也是來自70多國的移民,因此它是個多元化的社會,也像個「大熔爐」,多元與開放是以色列一大特色。希伯來文中Chutzpah,其他語言裡沒有,意思是「斗膽,不畏強權」,正代表猶太人的性格。
知名哈佛大學快樂學教授班夏哈(Tal Ben-Shahar),在2012年製作「Israel Inside」中特別提到這個字,是「不接受別人給你的答案、挑戰真理、直接、當別人都反對,你還是執意去做」,事實上以色列的教育就是希望教出追求真理的孩子。這與環境、文化有關。
以色列社會,不太有階級或權威。2個月前,希伯來大學福納曼博士(Eli Fienerman)拜訪台灣,他說:「在台灣,你們一直叫我教授、教授的,好不習慣,在以色列,學生們都直呼我Eli。」 在以色列建國前,第一批猶太軍人是沒有軍階的,直到現在,士兵看見長官也不用敬禮,下屬甚至可以否決上司的命令。
瓦狄分享,英特爾的研發中心負責人剛來以色列時很不習慣,他說:「我在美國如果下個命令,工程師就會照辦,可是來到以色列,前20分鐘,都是以色列的工程師告訴我該怎麼做。到底誰才是老闆?」瓦狄笑笑地告訴記者,以色列的工程師認為自己比較了解當地的狀況,為了把事情做好,不會只是唯命是從,而是有自己的想法,並且會直接表達。
第二個教育重點是培養動手做的孩子,即知即行,比只說不做更重要。希伯來文中,學習(Learn)和教導(Teach)是同一個字,引申的含義是,得到知識後,要分享出去,或是有了點子,就要做出來。班夏哈認為,以色列學生是全球出名的有創意,他在跨領域學院(IDC)教導「正向心理學」,第一堂課後學生覺得非常有趣,認為能夠啟發小朋友,立刻就將這堂課改編為「兒童版」,放在YouTube上教導更多年紀小的孩子。
以色列教育的爆發力
激發孩子的潛能 起步慢也能贏在終點
位於首都耶路撒冷的希伯來大學,是以色列最早創建的大學之一,包括創校的董事愛因斯坦,就有七位諾貝爾獎得主來自希伯來大學。2013年曾訪問台灣的暢銷書《快思慢想》作者康納曼博士與尤娜特博士就是其中代表。該校還特別修建一座「諾貝爾牆」,陳列這些校友的照片。
猶太人愛創新 還將點子付諸實現
很多人都曾請教過希伯來大學校長班薩森(Menahem Ben-Sassen),為什麼以色列建國60多年,就拿了12座諾貝爾獎,其中10位是過去20年內誕生的,而全球諾貝爾獎得主,每五位就有一位是猶太人?他總喜歡這樣回答:「教育觀點不同,猶太人喜歡創新,並將點子付諸實行,從家庭到學校皆如此。」
猶太小孩放學回到家,猶太媽媽問的第一句話可不是,「你今天學到什麼」「考了幾分?」而是「你今天在學校,問了老師什麼問題?」不斷地問問題,挑戰真理,是以色列教育的一大特色。以色列不是重視「科學教育」,而是教育的本身富有科學精神,例如鼓勵學生問問題,保持好奇心,富有懷疑的精神,不給標準答案。
曾經有個笑話:一個猶太人在某地開了家「加油站」,因為生意很好,客人愈來愈多,另一個猶太人就想,既然人多,我就在旁邊開個「餐廳」; 結果生意愈來愈好,另一個猶太人想,既然人愈來愈多,我就來開個「旅館」。如果換成是中國人情況可能會改變。一個中國人開了家「加油站」,生意愈來愈好,另一個中國人就在他對面也開了家「加油站」,然後價錢比第一個便宜,後來另一個中國人也在附近開了「加油站」,價錢比前兩個還便宜,削價競爭的結果是,大家關門大吉。這雖然只是笑話,卻表現出不同的思惟方式。
跳脫傳統框架 猶太媽媽啟發天賦
中國和猶太人都注重家庭,也重視教育,但為什麼教出不同的孩子?以色列駐台代表何璽夢認為,「很多華人重視學習紀律、排名和考試成績,而猶太媽媽也傾向如此,但是會更看重小孩的興趣與天賦,媽媽的天職是將孩子的潛力發揮到極致。」
《虎媽戰歌》作者、耶魯大學法律系教授蔡美兒,她本人是華人,在書中分享成長背景與父親對她嚴厲的教導方式。而她的丈夫是猶太裔的傑德,同樣也是耶魯大學法律系教授。她當年在哈佛成績優異,是因為「近乎發狂的努力」,但她並不明白真正喜愛是什麼。而傑德卻熱愛法律,常廢寢忘食鑽研,令蔡美兒感到慚愧。
蔡美兒和傑德的差別是,一個將學習看做使命,另一個將學習當成興趣。以色列中小學的特色,看似自由、開放,國際競賽成績不佳,但卻啟發孩子的好奇心、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與閱讀興趣。若說台灣教育贏在起跑點,卻可能輸在終點,那麼以色列教育正好相反,雖起步晚,但後續爆發力十足,在起跑點看似輸,卻可能贏在終點!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6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www.gvm.com.tw】
【立即購買遠見雜誌6月號:http://store.gvm.com.tw/magazine_information_698.html】
以色列也是新創之國的代名詞,是除了美國矽谷之外,創業氛圍最佳的地區,平均每1800人就有一家新創公司,人均創業世界第一,吸引國際大廠積極投資、挖掘人才。以色列與台灣同是小國,但憑什麼脫穎而出?《遠見》團隊遠征以色列,獨家專訪以色列教育部長與高科技創業教父,解析你所不知道的以色列教育。
今年5月6日,以色列剛剛慶祝建國66週年,遍地傳唱著國歌《希望》:「只要心靈深處,尚存猶太人的渴望,眺望東方的眼睛,注視著錫安山崗。我們還沒有失去,兩千年的希望:做一個自由的民族,屹立在錫安山和耶路撒冷。」就是這分希望,不管經歷多少挑戰,讓猶太民族堅持下去。
以色列教育的驚人成就
20年10個諾貝爾獎 高科技研發媲美矽谷
該用什麼簡單的方式來認識以色列?「如果你只能從兩個地方來了解以色列,你會如何推薦?」《遠見》記者詢問以色列資深導遊朱摩。「好問題!」他想了一想回答:「第一,要去耶路撒冷的大屠殺紀念館,你就會了解,為什麼我們要如此強悍?為什麼我們要奮力保家衛國?為什麼我們這麼不信任人?為什麼我們要這麼努力……。」
「第二,要去海法大學塔,從最高學府至高處往下看,瞭望以色列的土地,你會看到一大片光禿禿沙漠,沒有任何資源的以色列,如何將沙漠變良田?如何變成一座座高科技研發中心?你站在海法大學塔上,那裡也代表了一切,就是教育。」
24年前,《遠見》團隊曾經跨國採訪以色列,以立國、軍事、社會、政經四個面向報導這個國家。當時《遠見》也成為以色列建國42年來,前去採訪的第一家華文媒體。當時的以色列只有400多萬人口,經濟連續幾年負成長,龐大軍事支出讓財政吃不消,失業率也逼近10%,整個社會充滿不確定性。
研發能力世界第一 國際大廠爭相投資
20多年過去了,今年4月底,《遠見》再訪以色列時,已不可同日而語。以色列的人口超過了800萬人,經濟規模是建國時期的50倍。這些年,以色列更陸續創下許多世界第一。全國人均研發支出世界第一(國民研發支出占GDP達到4.5%,高於日本的3.2%、美國的2.7%)、人均工程師數量世界第一、專利申請數量世界第一。
小國以色列更盛產諾貝爾獎,過去20年,又多了10位得主。從建國迄今共有12位獲此殊榮。「新創企業之國」(Start-up Nation),也是以色列的代名詞。調查顯示,以色列是除了美國矽谷之外,創業氛圍最佳的地方。
20年前,以色列高科技創業之父瓦狄(Yossi Vardi)投資全球第一家網路即時聊天軟體ICQ,19個月後就被美國線上(American Online)併購,自此,以色列發展出「矽谷新創模式」,每年新創公司數量甚至曾經比矽谷還多。目前800萬人口中,平均每1800人就有一家新創公司。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以色列公司,總數更超過歐洲。
愈來愈多國際企業在以色列設廠或設立研發部門。英特爾已是以色列最大的私人企業,員工將近1萬人。而微軟、Google、IBM、摩托羅拉和蘋果也都設有研發中心,光蘋果在以色列就在三個城市設立實驗室。韓國三星也大動作,除了研發,還將其三大創新育成中心之一,開在以色列。
根據Dealogic報告,光2013年,外國公司共花費84億美元收購以色列公司,比2012年增加48%。許多外商看上的就是以色列的人才與技術。這使得以色列人才水漲船高。20多年前,一個有經驗的工程師薪資僅1000多美元(約台幣3萬元),現在已直逼矽谷,一個5年經驗的軟體工程師,每個月薪資加福利可達7000美元(約台幣21萬元)。有個以色列笑話指出,一位猶太媽媽帶著兩個年紀還小的兒子,她向別人介紹時總會說,未來不是工程師,就是個創業家。
培養人才與腦袋 學習環境自由又開放
到底是什麼樣的教育或環境,可以讓以色列培養出這麼多諾貝爾獎得主與創新企業家?以色列的教育制度,到底有什麼不一樣?以色列的義務教育從5歲~18歲。18歲以後男男女女都當兵,當兵比起上大學更重要。在18歲以前,學習環境是非常自由與開放的。幼稚園的小朋友,不是遊戲就是玩耍,小學生沒有太多功課,每天下午1點半就放學回家。中學生也是3、4點放學,沒有補習班可去。
或許18歲以前的教育太過自由了,導致以色列的孩子在各種台灣人重視的國際競賽中,通常沒有拿下好成績。例如以色列在OECD評鑑學童學習能力的PISA(The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中,遠遠落後台灣,最新調查數學只排41名(台灣第4名)、科學只排41名(台灣第13名)、閱讀排34名(台灣第7名)。
不是突然變聰明 而是從小打基礎
但明明以色列的科技成就、新創公司與諾貝爾獎這麼多,怎麼中小學生的表現一點也不出色?難道他們長大後,「突然」變聰明?想要了解以色列如何培養出「人才與腦袋」?必須先了解它的文化。
以色列除了75%猶太人外,其餘還有阿拉伯人和少數民族。至於猶太人也是來自70多國的移民,因此它是個多元化的社會,也像個「大熔爐」,多元與開放是以色列一大特色。希伯來文中Chutzpah,其他語言裡沒有,意思是「斗膽,不畏強權」,正代表猶太人的性格。
知名哈佛大學快樂學教授班夏哈(Tal Ben-Shahar),在2012年製作「Israel Inside」中特別提到這個字,是「不接受別人給你的答案、挑戰真理、直接、當別人都反對,你還是執意去做」,事實上以色列的教育就是希望教出追求真理的孩子。這與環境、文化有關。
以色列社會,不太有階級或權威。2個月前,希伯來大學福納曼博士(Eli Fienerman)拜訪台灣,他說:「在台灣,你們一直叫我教授、教授的,好不習慣,在以色列,學生們都直呼我Eli。」 在以色列建國前,第一批猶太軍人是沒有軍階的,直到現在,士兵看見長官也不用敬禮,下屬甚至可以否決上司的命令。
瓦狄分享,英特爾的研發中心負責人剛來以色列時很不習慣,他說:「我在美國如果下個命令,工程師就會照辦,可是來到以色列,前20分鐘,都是以色列的工程師告訴我該怎麼做。到底誰才是老闆?」瓦狄笑笑地告訴記者,以色列的工程師認為自己比較了解當地的狀況,為了把事情做好,不會只是唯命是從,而是有自己的想法,並且會直接表達。
第二個教育重點是培養動手做的孩子,即知即行,比只說不做更重要。希伯來文中,學習(Learn)和教導(Teach)是同一個字,引申的含義是,得到知識後,要分享出去,或是有了點子,就要做出來。班夏哈認為,以色列學生是全球出名的有創意,他在跨領域學院(IDC)教導「正向心理學」,第一堂課後學生覺得非常有趣,認為能夠啟發小朋友,立刻就將這堂課改編為「兒童版」,放在YouTube上教導更多年紀小的孩子。
以色列教育的爆發力
激發孩子的潛能 起步慢也能贏在終點
位於首都耶路撒冷的希伯來大學,是以色列最早創建的大學之一,包括創校的董事愛因斯坦,就有七位諾貝爾獎得主來自希伯來大學。2013年曾訪問台灣的暢銷書《快思慢想》作者康納曼博士與尤娜特博士就是其中代表。該校還特別修建一座「諾貝爾牆」,陳列這些校友的照片。
猶太人愛創新 還將點子付諸實現
很多人都曾請教過希伯來大學校長班薩森(Menahem Ben-Sassen),為什麼以色列建國60多年,就拿了12座諾貝爾獎,其中10位是過去20年內誕生的,而全球諾貝爾獎得主,每五位就有一位是猶太人?他總喜歡這樣回答:「教育觀點不同,猶太人喜歡創新,並將點子付諸實行,從家庭到學校皆如此。」
猶太小孩放學回到家,猶太媽媽問的第一句話可不是,「你今天學到什麼」「考了幾分?」而是「你今天在學校,問了老師什麼問題?」不斷地問問題,挑戰真理,是以色列教育的一大特色。以色列不是重視「科學教育」,而是教育的本身富有科學精神,例如鼓勵學生問問題,保持好奇心,富有懷疑的精神,不給標準答案。
曾經有個笑話:一個猶太人在某地開了家「加油站」,因為生意很好,客人愈來愈多,另一個猶太人就想,既然人多,我就在旁邊開個「餐廳」; 結果生意愈來愈好,另一個猶太人想,既然人愈來愈多,我就來開個「旅館」。如果換成是中國人情況可能會改變。一個中國人開了家「加油站」,生意愈來愈好,另一個中國人就在他對面也開了家「加油站」,然後價錢比第一個便宜,後來另一個中國人也在附近開了「加油站」,價錢比前兩個還便宜,削價競爭的結果是,大家關門大吉。這雖然只是笑話,卻表現出不同的思惟方式。
跳脫傳統框架 猶太媽媽啟發天賦
中國和猶太人都注重家庭,也重視教育,但為什麼教出不同的孩子?以色列駐台代表何璽夢認為,「很多華人重視學習紀律、排名和考試成績,而猶太媽媽也傾向如此,但是會更看重小孩的興趣與天賦,媽媽的天職是將孩子的潛力發揮到極致。」
《虎媽戰歌》作者、耶魯大學法律系教授蔡美兒,她本人是華人,在書中分享成長背景與父親對她嚴厲的教導方式。而她的丈夫是猶太裔的傑德,同樣也是耶魯大學法律系教授。她當年在哈佛成績優異,是因為「近乎發狂的努力」,但她並不明白真正喜愛是什麼。而傑德卻熱愛法律,常廢寢忘食鑽研,令蔡美兒感到慚愧。
蔡美兒和傑德的差別是,一個將學習看做使命,另一個將學習當成興趣。以色列中小學的特色,看似自由、開放,國際競賽成績不佳,但卻啟發孩子的好奇心、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與閱讀興趣。若說台灣教育贏在起跑點,卻可能輸在終點,那麼以色列教育正好相反,雖起步晚,但後續爆發力十足,在起跑點看似輸,卻可能贏在終點!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6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www.gvm.com.tw】
【立即購買遠見雜誌6月號:http://store.gvm.com.tw/magazine_information_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