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有問題!60億個餐盒的潛藏危機

台灣外食人口多,一年可用掉60億個免洗餐盒,但你想過,這些用過就丟的餐盒,安全嗎?《遠見》直擊餐盒印刷廠,並送驗市售餐盒,揭露在全民護食安的時代,不可忽略的潛藏危機!

以下這些景象,再尋常不過。早餐來不及吃?在早餐店,外帶一份蛋餅,裝在免洗餐盒裡;中餐時間吃的是公司叫的便當,裝在免洗餐盒裡;晚餐懶得煮飯?去自助餐點幾樣菜,同樣裝進免洗餐盒裡。

台灣外食人口多,從早餐店、夜市小攤、自助餐、連鎖餐廳、咖啡茶飲店, 常常可見用紙製免洗餐具堆疊成的一座小山。根據統計,台灣一年免洗紙容器具的消耗總量高達60億個。一個免洗便當高度約3.5公分,台北101大樓為509.2公尺。換算下來,台灣一年免洗紙容器具使用量,竟有41萬2411座台北101這麼高!足見台灣人對免洗紙容器的依賴程度。

不過,《遠見》調查發現,目前市售的免洗紙容器所使用的印刷噴粉,竟混雜工業用噴粉,經《遠見》委託SGS檢驗後發現,竟殘餘對身體有害的重金屬「鋁」,在民眾渾然不知的情況下一天天微量吃下肚!

現況1〉廉價噴粉印刷餐盒占八成

噴粉太多 貢丸湯變玉米濃湯

問題根源在餐盒的圖案上。「台灣的餐盒,圖案就是特別花,」一位免洗餐盒中盤商說。原來,許多先進國家的外帶餐盒大多是白色,唯獨台灣的廠商習慣在餐盒上印上花花綠綠的圖案,企圖以美觀來取悅消費者。

然而,印刷花花綠綠圖案時的油墨,在大量印刷時不易乾燥,紙張層疊時很容易產生背印。因此,就需要在紙張上加入噴粉,協助紙張快速乾燥。

國內目前有幾種不同的印刷方式,包含墨內印刷、水墨印刷、UV印刷與一般油墨印刷。前三種分別使用紅外線加熱風與UV光觸媒乾燥,都是「無噴粉印刷」,唯獨一般油墨印刷需使用噴粉乾燥。

由於前三種無噴粉的印刷機一台至少上千萬,而一般油墨印刷機大約50萬左右,價格差異甚大。因此,台灣仍以廉價噴粉印刷為大宗,占了八成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