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缺水危機延燒,節水蔚為風潮

你想過沒水的日子嗎?其實不僅台灣,近年全球旱災頻傳,水資源備受重視。然而,省水不能只靠政府和企業,全民參與才更重要。

最大的危機,是不知道自己身陷危機。

今年4月,政府開始實施第三階段限水,新北市的板橋、林口與桃園地區的百萬住戶首當其衝,一直對旱象冷感的民眾,當轉開水龍頭,自來水不再源源不絕流出,才深刻感受:「台灣真的缺水了!」

水荒現象有跡可循。據統計,去年全台降雨量為660億噸,與過去平均每年900億噸相較,只有2/3,各大水庫水情告急,今年過年後部分產業開始限水,游泳池、洗車和SPA業者無不咬緊牙根。彰化一家洗車業者更貼出告示:「車輛特別髒,再來洗車」,台北一名SPA業者不禁抱怨,生意已受影響。

現在就連民生用水也受波及。身為世界第18大缺水國,全台正面臨67年來最嚴重的旱災。經濟部次長楊偉甫坦言:「水情緊張,能否撐到5月後的梅雨季是關鍵!」但氣象局評估,今年5月可能會是「空梅」。也就是說,若天空不作美,這場全台抗旱大作戰,還得繼續延燒。

缺水危機 全球蔓延

事實上,水焦慮正在世界蔓延,包含中國、巴西、美國和印度等地近年旱災頻傳,目前中國600多個城市裡,2/3面臨供水短缺,已有3億人受害。太平洋的另一端,巴西聖保羅區的水庫水位已下降到水庫容量的10%。連續第四年出現乾旱的美國加州,甚至有居民開始出現缺水焦慮症的病情。

3月底,聯合國發布警告:「若不改革,全球將陷入缺水危機!」聯合國指出,由於人口急速成長、氣候變遷及城市化等影響,估計到2030年,全球供水量將減少40%,影響29億人。聯合國認為,包含工業汙染、過度濫用和超抽地下水的人為問題,是全球水情告急的幫兇,並預測十年後,全球高達2/3地區,將面臨缺水。

水資源浩劫下,國際專家警告,缺水已經成為國安威脅,部分地區恐出現搶水大戰。今年1月的世界經濟論壇發表全球風險報告,即把「水危機」列為10年內影響全球穩定最迫切的危機之一。

星國「新生水」受國際關注

全球最重要的環境日──世界地球日,今年4月22日迎接45週年,主題訂為「地球未來、由我做主」。其中水資源被視為關鍵,節水不再僅是政府責任,更要從你我生活做起,刻不容緩!

「節水運動」正在各地開跑,以美國加州為例,去年開始即強制執行節水措施,禁止居民使用沒有開關閥門的水龍頭洗車,否則罰款500美元,最近加州政府更規定,餐廳在客人要求時才能提供飲水,旅館也不主動每天更換新的床單和毛巾。

位於非洲西北部的嚴重缺水國摩洛哥,同樣拿旅館業開刀,2014年,摩洛哥國家旅遊局與非營利組織Travel Foundation發展「每滴水都珍貴」(Every drop counts)計畫,已輔導百家旅館節水,包含安裝省水裝置、定期修復漏水等,每年省水量能讓2000人的村莊生活一整年。

不僅節水,有些國家也開始找水,新加坡即是最佳例證,前總理李光耀曾說:「在活命水面前,其他政策都得下跪。」強烈的缺水危機意識,近年新加坡研發「新生水(NEWater)」策略,頗受國際關注。

新生水是指將回收的汙水經由過濾、紫外線消毒等步驟,淨化成飲用水標準,目前已占新加坡日用水量的1/3,預估2020年,新生水將占國內用水的40%。此外新生水更成為吸金產業,瞄準中國和中東等市場。

另外一個嚴重缺水國家則是以色列,當地年平均雨量只有台灣的1/4,一直以來就是省水典範國,包含海水淡化技術占據全球一半市場,汙水回收率達75%,高居世界之冠。當地媒體也曾評論,節水已是蔚然成風的大眾文化,家家戶戶都有節水妙方。

特別的是,相較於漏水率高達20%的台灣,以色列的漏水率僅有5%,據《經濟學人》報導,這拜當地的一間智慧型供水系統業者TaKaDu所賜,運用管線感應器紀錄的大量資料中,找出異常數字,輕鬆保住每一滴水。



產業界節水成風潮

回頭看台灣,包含農業和工業端,也掀起一波節水風潮。例如許多農民不甘被政府限水政策綁架,開始翻新灌溉技術,像是滴灌和微噴系統等。今年53歲的台中農民邱舜君,早在20年前就引進風行以色列的滴灌系統,身為台中東勢區蔬菜產銷班的班長,這些年更輔導無數農民跟進。

6分地大的農地上,他種植小番茄和玉米等作物,經由滴灌後,省水效益達50%以上,產量也跟著增加一倍,「省水又能兼顧品質,農民一看就心動,」邱舜君說,與其靠天吃飯,不如靠自己較實在!

企業方面,除了台積電、台達電和友達等節水標竿公司外,許多大廠也加入節水行列,像是3M公司,透過雨水回收系統和廢水回收利用等策略,一年節水近6000噸,省了200萬元水費。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近期的「水足跡展」則是推動大眾節水意識的推手。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郭珊珊說,去年8月推動策展,許多人曾疑問,台灣並不缺水。「事實證明,水資源問題並沒有想像中遙遠。」

她表示,根據聯合國報告,每年超過600萬人因水資源問題喪命,台灣每年的無雨日更持續增加,「大家關心節電,卻不知道水也很重要,」她欣慰地說,透過展覽,確實喚醒民眾的用水意識,「幾乎每天都有人分享省水方法,自己就能做起。」

政府要帶頭 讓危機變轉機

連學校也開始動起來,包含景文科技大學、亞洲大學和致理技術學院等,其中景文科技大學透過自製的智慧水資源監控系統,四年內找到五處漏水。即使節水成績各有成效,不過關於水資源的整體規劃仍未解,每次遇上水荒,治標不治本的方法,讓一名農民直言:「省水幾乎都從民間開始,什麼時候政府也全盤檢討?」

「台灣有太多節水空間,沒資格談缺水,」前內政部部長、台大土木工程學系教授李鴻源說,若包含漏水,台北市每人一天的耗水量是350公升,比起荷蘭人的128公升,整整多出三倍。「節水要政府帶頭,不能只有蘿蔔沒有棒子!」

他認為,解方有二,第一是訂定合理水價,呼籲調高水價長達20年的他說:「合理水價,將帶動節水產業發展,改善漏水問題。」第二是跨部會合作,他表示,農業用水應從目前的七成降到五成,農地釋出牽涉上層的國土規劃問題,各單位責無旁貸。

楊偉甫回應,調整水價短期內難度高,但今年已推動「耗水費」計畫,同時間政府研擬「再生水資源發展條例」,並修訂「自來水法」,強制業者販賣節水設施。「水荒是危機,但政策推動下,也會是轉機!」

隨著全球氣候極端現象明顯,未來台灣水荒的頻率只會愈來愈多,可能不到十年就爆發一次缺水危機。台灣準備好了嗎?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4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www.gvm.com.tw】
【立即購買遠見雜誌4月號:http://store.gvm.com.tw/magazine_information_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