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科技 讓學習如虎添翼

對劉家人而言,英語是通往世界的鑰匙,更是玩樂的工具,每次出國旅行都讓他們深刻體悟英語的重要。劉傳九年級時,夜自習返家依然堅持上TutorABCJr的課程;劉芳則喜歡課程的生動活潑,期待外籍顧問下次要討論什麼…。

若問家長對孩子學英語抱有怎樣的期待,回答不外乎「能應付升學」、「能看懂沒字幕的影集」、「能閱讀簡單的英文小說」、「遇到老外問路能回答」、「出國有辦法張羅食宿」…。

學習英語多年,上述期望不算苛求,能做到者卻有限,於是家長們尋尋覓覓,希望找對方法幫助孩子,又擔心在現行升學制度下,造成額外的時間負擔,畢竟補習要排隊劃位、上下課得舟車勞頓,學習最貴的代價,是時間。

劉傳和劉芳這對兄弟在學英語的路上,比同儕多了幾分幸運。在爸媽陪同下,這家人願和大家分享學習的心路歷程。

學英語吃過苦頭 希望孩子不一樣

劉家爸媽相信適性發展的可貴,認為學習不必死守於教室,只要規劃得宜,他們願意替孩子請假,離開學校去做不同的體驗。孩子上國中後,劉媽媽常自我提醒「別只想著分數」,即使成績不算頂尖,也要尊重孩子的興趣,相比之下,她認為態度更重要,很在乎孩子是否好好地學習。

劉爸爸笑稱讀軍校時功課很糟,來自華盛頓大學的語文老師卻稱讚他的發音和聽力,因為每次老師講笑話,全班只有他哈哈大笑,慢慢地,他對英語的好感提高了。「分數當然重要,那決定你能否去你想去的地方。但分數不高不等於不擅長,不要急著否定自己。」

「我求學時英文不好,要開口總覺得尷尬。出國旅行才明瞭,路就在嘴上,敢講才是王道。我不禁思考:自己的英語之路到底錯過什麼?」劉媽媽告訴先生:「一定要找方法,別讓孩子像我們。」

旅行時非說不可 激出英語爆發力

一家都愛出國旅行,劉媽媽不斷告訴兒子,語言是介面也是工具,想學好英語一定得勇敢開口,因此一出國門,全家一定講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