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你的優質研究所
10多年前,報考研究所曾經蔚為風潮,如今台灣已從「人人必讀研究所」的迷思中,回歸理性思考。
什麼研究所值得讀?企業最愛用哪些碩士畢業生?《遠見》整理出研究所4大趨勢,並透過2大關鍵調查報告,剖析研究所報考方向。
選擇研究所不可漫無目標,《遠見》專訪新生代主持人黃豪平、新銳導演楊婕,請他們暢談就讀研究所的心得;並請全台7所大學的校長,分享自身求學經驗,帶你成功翻轉人生。
與十年前相比,台灣的研究學就讀熱潮已大幅退燒。今年研究所報考人數整整少了一半。但與其說研究所已進入冰河期,不如說從「人人必讀研究所」風潮中,回歸理性思考:誰需要讀研究所?什麼研究所值得讀?
對真正有意願進修的人而言,這正是檢視如何投資兩到三年光陰,花費動輒數十萬學費與生活費的好時機。
《遠見》特別彙整了國內研究所發展的四大趨勢,提供參考:
趨勢1〉報考人數持續下滑,但跌幅趨緩
以台灣大學為例,今年台大碩士一般生報考人數為1萬2721人,僅約95學年度(2萬4048人)的一半,研究所報考潮已從激情回復平靜。但是與去年比,報考人數只減少了1200多人,比起前兩年均減少2500至3000人的驚人幅度,已經減緩。
因為報考人數減少,錄取率也從五年前的四成,上升到六成。以政治大學為例,近三年,一般碩士生報考人數也微幅減少,錄取率從五年前低於一成,升到一成三左右。
一位中段班國立大學校長說,他的學校研究生報考人數較十年前大幅減少了2/3,原因是多數學生不讀研究所,想直接就業;而打定主意要讀的人,則寧可去拚頂尖大學的研究所,「有研究所讀就好」的熱潮已消退。
什麼研究所值得讀?企業最愛用哪些碩士畢業生?《遠見》整理出研究所4大趨勢,並透過2大關鍵調查報告,剖析研究所報考方向。
選擇研究所不可漫無目標,《遠見》專訪新生代主持人黃豪平、新銳導演楊婕,請他們暢談就讀研究所的心得;並請全台7所大學的校長,分享自身求學經驗,帶你成功翻轉人生。
與十年前相比,台灣的研究學就讀熱潮已大幅退燒。今年研究所報考人數整整少了一半。但與其說研究所已進入冰河期,不如說從「人人必讀研究所」風潮中,回歸理性思考:誰需要讀研究所?什麼研究所值得讀?
對真正有意願進修的人而言,這正是檢視如何投資兩到三年光陰,花費動輒數十萬學費與生活費的好時機。
《遠見》特別彙整了國內研究所發展的四大趨勢,提供參考:
趨勢1〉報考人數持續下滑,但跌幅趨緩
以台灣大學為例,今年台大碩士一般生報考人數為1萬2721人,僅約95學年度(2萬4048人)的一半,研究所報考潮已從激情回復平靜。但是與去年比,報考人數只減少了1200多人,比起前兩年均減少2500至3000人的驚人幅度,已經減緩。
因為報考人數減少,錄取率也從五年前的四成,上升到六成。以政治大學為例,近三年,一般碩士生報考人數也微幅減少,錄取率從五年前低於一成,升到一成三左右。
一位中段班國立大學校長說,他的學校研究生報考人數較十年前大幅減少了2/3,原因是多數學生不讀研究所,想直接就業;而打定主意要讀的人,則寧可去拚頂尖大學的研究所,「有研究所讀就好」的熱潮已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