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音樂人授課 一次學到理論與實務
想當藝人的請舉手!」說話的人,是「喜歡音樂」總經理陳子鴻。但聽完這話,全場卻鴉雀無聲。他安靜等待,直到一名學生舉手。「站起來給大家看一下,」陳子鴻請學生站到台上,「來,各位Mr. Producer!這是我們接下來要做的案子,誰能告訴我,這個case怎麼做?」
當著眾人,陳子鴻開始與學生一問一答,「你歌唱得好不好?」「比一般人好,但沒有歌手好。」
「聽過你的作業,唱得還可以。你有什麼優點?」「我的優點應該是外型,我還會彈鋼琴、拉小提琴。」「彈鋼琴,那你跟王力宏誰厲害?」「王力宏,」「那我為什麼要買你唱片?」男孩漲紅了臉,一時語塞。
台下學生舉手,建議男孩參加模特兒徵選,打開知名度;有人插嘴,「身高要180,你有嗎?」「我只有176。」陳子鴻追問,「還有什麼優點?」學生靦腆笑說,「我想不到了。」這些犀利問答並非出現在選秀節目,而是真實的教學現場。
業師親自傳授 搶救人才斷層
這國立師範大學率全國之先,於2014年開設的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的教學現場。這天,陳子鴻站在可容納200人的講台,以兼任副教授身分開課。流行音樂研究所盼以學位課程,活化台灣流行音樂文化市場、建立人才庫與學術研究機制。
「人才養成如果在街頭流浪,風險太高了!」師大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主任李和莆指出,台灣流行音樂人才已出現斷層,因此才成立台灣第一個流行音樂研究所,請來業界老師教授實務經驗。
只是,教育部和校方的補助有限,在少子化年代成立新研究所,所方要有自負盈虧的準備。李和莆坦言,想請業界領頭羊擔任教師,大專院校鐘點費與業界薪水確實不能相比。導致尋找師資的過程中,承受不少挫折。
但李和莆沒有放棄,親自拜訪陳子鴻,相談後發現陳子鴻正好有意傳承實務經驗。被譽為江蕙御用製作人、在唱片界「喊水會結凍」的陳子鴻,完全不計較鐘點費,隨即提出透過流行音樂製作實務,教授音樂製作基本理論的架構,並表示願意邀請產業界專家分享。高度教育熱忱,讓李和莆記憶深刻。
陳子鴻也力邀業界名人開講。例如,知名編曲家鍾興民、配樂人侯志堅、作曲家「深白色」,都曾到課堂傳授第一手的業界經驗。曾製作超過300張唱片的他形容,同輩音樂人們接觸流行音樂的歷程一向「很街頭」;學校沒有教的,就從街頭學起,直到慢慢接觸產業,再回頭補樂理的不足。
當著眾人,陳子鴻開始與學生一問一答,「你歌唱得好不好?」「比一般人好,但沒有歌手好。」
「聽過你的作業,唱得還可以。你有什麼優點?」「我的優點應該是外型,我還會彈鋼琴、拉小提琴。」「彈鋼琴,那你跟王力宏誰厲害?」「王力宏,」「那我為什麼要買你唱片?」男孩漲紅了臉,一時語塞。
台下學生舉手,建議男孩參加模特兒徵選,打開知名度;有人插嘴,「身高要180,你有嗎?」「我只有176。」陳子鴻追問,「還有什麼優點?」學生靦腆笑說,「我想不到了。」這些犀利問答並非出現在選秀節目,而是真實的教學現場。
業師親自傳授 搶救人才斷層
這國立師範大學率全國之先,於2014年開設的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的教學現場。這天,陳子鴻站在可容納200人的講台,以兼任副教授身分開課。流行音樂研究所盼以學位課程,活化台灣流行音樂文化市場、建立人才庫與學術研究機制。
「人才養成如果在街頭流浪,風險太高了!」師大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主任李和莆指出,台灣流行音樂人才已出現斷層,因此才成立台灣第一個流行音樂研究所,請來業界老師教授實務經驗。
只是,教育部和校方的補助有限,在少子化年代成立新研究所,所方要有自負盈虧的準備。李和莆坦言,想請業界領頭羊擔任教師,大專院校鐘點費與業界薪水確實不能相比。導致尋找師資的過程中,承受不少挫折。
但李和莆沒有放棄,親自拜訪陳子鴻,相談後發現陳子鴻正好有意傳承實務經驗。被譽為江蕙御用製作人、在唱片界「喊水會結凍」的陳子鴻,完全不計較鐘點費,隨即提出透過流行音樂製作實務,教授音樂製作基本理論的架構,並表示願意邀請產業界專家分享。高度教育熱忱,讓李和莆記憶深刻。
陳子鴻也力邀業界名人開講。例如,知名編曲家鍾興民、配樂人侯志堅、作曲家「深白色」,都曾到課堂傳授第一手的業界經驗。曾製作超過300張唱片的他形容,同輩音樂人們接觸流行音樂的歷程一向「很街頭」;學校沒有教的,就從街頭學起,直到慢慢接觸產業,再回頭補樂理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