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鏡瑞典〉全球長照制度典範 鼓勵在宅養老,照顧者最高享100天帶薪假

瑞典是全球長照制度的典範,每年吸引亞洲各國產官學界絡繹不絕前往參訪。

瑞典65歲以上老人占19%(約180萬人),80歲以上老人占5.5%(約50萬人),名列OECD、也是全球最老國家的前幾名。瑞典如何打造優質的長照品質,台灣能學習嗎?

2014年8月行政院政務委員馮燕和新加坡、香港學者專家前往瑞典、芬蘭、荷蘭參訪。「各國學界推崇的福利國家,建立在高稅賦上,」這是馮燕的第一個觀察。她指出,瑞典政府財務無虞,才能打造出細緻,以需求為導向的服務網絡。

瑞典平均稅率達40%,中央抽10%,地方政府抽20%,其他10%。瑞典長期照顧支出占GDP的3.6%,僅次於荷蘭,兩國都較OECD平均值的1.6%高出不少。

但台灣平均稅率只有12.8%,堪稱世界最低,財務充裕度根本無法與瑞典相比。

民族DNA:團結與分享

瑞典人將工作所得的四成都繳了給政府,也認為政府有責任構築「從搖籃到墳墓」的福利制度。為什麼瑞典人願意乖乖繳高稅?與其文化底蘊有關。

瑞典祖先維京人以海維生,是海盜也是航海家,在孤絕大海行舟,風險難料,老祖宗從傳統航海生活中淬煉出來的核心價值是團結與分享,形成社會連帶責任很強的民族性。

瑞典在1982年、1983年就制定了「社會服務法(The Social Service Act)」和「健康醫療服務法(The Health & Medical Services Act)」,開啟國家照顧的歷史。

全球老人都喜歡在宅養老,瑞典也不例外。目前瑞典93%的長者都住在家裡,除了有居家服務、日間照顧、喘息服務外;1989年起,家庭照顧者即可申請帶薪照顧假,最高100天,以便照顧臨終親人以及處理緊急狀況。

瑞典的照顧機構,有老人出院後短期靜養的療養中心、失智老人的特殊安養中心,和老人公寓式的養老中心等幾種。雖然很多國家並不推崇大型照顧機構,但馮燕印象深刻地說,地大人稀的瑞典也有不少可住進1000人左右的大型老人社區,照顧長者從健康直到失能,環境規劃秉持著「連續照顧」的精神。

例如一個位於斯德哥爾摩高級地段的老人社區,有五棟老人公寓,三個護理之家,社區裡有超市、醫療中心、餐廳、健身房等,都在步行10分鐘距離內。

政府負擔逾八成 自費比例低

「北歐國家的照顧機構雖然也有豐田、勞斯萊斯等級的差別,」但馮燕說,民眾自費比例很低。瑞典長照經費主要由地方政府負擔85%,中央補助11~12%,剩餘的3~4%,再依個人經濟能力自付。

不過,近幾年瑞典也發現,機構照顧的平均成本太高,約是居家照顧的三倍,也開始轉向思考,應該把更多資源用於住家無障礙環境改善,如防滑止跌、廚房自動關火計時器等設施。

「原先我們還追問,老人住在家裡是不是比較好?但他們坦陳,就是為了省錢,」馮燕說。

北歐更值得推崇的作法,是設有醫學院的大學對高齡輔具和運動醫學研究深入,投入很高經費,包括開發評估老人需求的細緻量表,及協助老人運動復健的器材等,更關注預防照護。

馮燕說,二次大戰後歐洲因有很多傷兵需要復健,芬蘭在戰後投注大量資源協助傷患復健,因此比其他家國更早關注老人復健。芬蘭Kokkola市大學校區內的Wellmed實驗室,評估失能者的需求量表有22項,同行的新加坡學者一直追問:「量表可以簡化些嗎?這樣會做到瘋掉。」

這套量表除了可看出老人現在的身心功能,也會評估未來可能的需求。該研究機構認為,健康促進和運動對預防老人失能、失智最有幫助。尤其要維持肌力,因此研發出不少能增加老人肌肉的運動器材。

此行參訪,馮燕的最大感想是,不論是瑞典或日本模式,都很難直接套用在台灣,台灣的困難在於「責任是大政府,規模是小政府」,民眾想有好品質長照,但又不想多繳稅,在國家照顧和社會照顧兩邊徘徊。

馮燕也觀察到,人力是高齡服務核心,瑞典年輕人願意投入長照,覺得照顧長者是有價值的事,把理想、信念灌注於照顧工作中,倒是台灣立即可學的。

【本文摘自遠見2015長照專刊;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www.gvm.com.tw】
【立即購買遠見2015長照專刊:http://store.gvm.com.tw/magazine_information_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