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所大學辦學績效 上網查得到

今年大學生一年級新生人數將減少約兩萬人,去年底,媒體接連爆出「大學67科系註冊率不到三成」「十校列入教育部觀察黑名單」等新聞,嚇到不少家長與學生,紛紛打聽哪裡能找到可判斷學校良窳的數據。

其實去年8月,教育部建置「大專院校校務資訊公開平台」,將100多所大學的教學、學務、財務等三面向、28種數據,整合到同一平台,「讓學校負起績效責任,同時消弭學校與學生資訊不對稱現象,以保障學生受教權益。」

《遠見》雜誌將從辦學硬指標,來觀察學校的辦學績效。

註冊率>>三大學、13技職註冊率低於六成

教育部長吳思華多次提及,台灣合理的大學數量應在100所,意味不含軍警宗教學校,至少有48所學校要退場。日前教育部宣布,學生低於3000人且近兩年新生註冊率不到六成、教務評鑑未通過、積欠教職員工薪水的私立大專院校,可能有面臨退場危機。目前已有35校因註冊率過低,被列入觀察;10校教師減薪、欠薪,則被專案輔導。

《遠見》整理出北、中、南區大學日間部註冊率,發現104學年度,國立大學與國立技職註冊率幾乎全數超過九成,也有23所私立技職註冊率超過八成。

台科大註冊率高達100%

其中,台科大註冊率高達百分之百,北科大、雲科大、第一科大、高應大等頂尖科大也高達99%,超過台、成、清、交等頂尖大學。

然而,也有三所私立大學與13所私立技職大學註冊率低於六成;這些學校分布於全台各區,尤其是桃竹苗,共有四所。人數不足3000人、註冊率又低於六成的私立技職則有八所,主要分布在東部與南部。

但是,註冊率低和人數少,是否代表學校就該退場?專家尚有辯論。有人認為非都會區人口外流,註冊率自然不如市區,與辦學績效無直接關係;台北捷運站附近的學校,即使表現一般,註冊率仍高過中南部。若只看數字就關學校,沒有進一步檢視辦學品質,反而使得在地學生沒學校讀,加遽城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