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新產業元年,跨領域才是贏家

機器人、生命科學、數位貨幣、網路安全和大數據,未來20年將有哪些關鍵產業崛起?其中哪些產業台灣有最大機會?

曾先後擔任歐巴馬與希拉蕊科技幕僚、美國首屈一指的創新專家亞歷克.羅斯(Alec Ross),在首度出版的《未來產業》(Industries of the Future)中,給了答案。

榮獲十大開創新局政治人物

《未來產業》一書英文版2016年3月出版以來,迅速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亞馬遜網路書店經濟類、全球化、國際商業類暢銷第一名。至今已有17個語言翻譯版本,包括繁體中文版也於5月底在台面市。

年僅44歲的羅斯,創過業,與歐巴馬與希拉蕊的工作經驗,深獲肯定。權威刊物《外交政策雜誌》(Foreign Policy Magazine)曾選他「100位全球頂尖思想家」,理由是,羅斯將新科技與社群媒體,帶進外交領域,確保美國在外交資源萎縮的情況下仍能維持霸權。

他並曾榮獲美國國務院傑出榮譽獎。理由是任職期間,走訪41個國家,觀察最新科技趨勢,從肯亞的新創中心到南韓的研究實驗室,致力於協助其他國家推動數位化。

美國最大網路媒體之一《赫芬頓郵報》(Huffington Post)也把他列為「十大開創新局的政治人物」。並獲頒牛津大學網路與社會獎(Internet & Society Award)。頒獎單位指出,「網路影響政治的例子很多,但羅斯明確告訴我們,網路可以用來推動公共利益。」

目前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擔任特聘訪問學者的羅斯,住在距離美國首府華盛頓只有40鐘車程的巴爾的摩(Baltimore)。這裡是美國黑人最多的城市之一,歷史上屢次發生種族衝突暴動。但這裡也是美國最著名的大學城之一,擁有包含霍普金斯在內的30餘所大專院校。

羅斯西北大學歷史系畢業後,加入非營利組織「Teach For America(為美國而教)」,擔任六年教師,親眼見到教育資源分配不均。2000年,他與三名伙伴共同創辦「One Economy」,在八年內,從籍籍無名窩在地下室,壯大為致力於解決數位落差的知名機構。

One Economy的宗旨是將高速寬頻網路帶入更多社區,協助人們學習技巧,有效運用網路,並且在這個資訊科技的世界中找到工作。也正是因為One Economy的表現傑出,讓「歐巴馬及他的團隊注意到我這個人、我所做的工作,並且找到了我,」羅斯說。

2007、2008年間,他加入歐巴馬競選團隊,協助草擬科技政策。在當時,就用大數據概念分析選情,堪稱是全球應用大數據的先驅,成功協助歐巴馬入主白宮。

隨後,他被國務卿希拉蕊延攬擔任國務院資深創新顧問,直到希拉蕊卸任。希拉蕊在國務卿任內提出的「21世紀治國能力」(21st Century Statecraft)新型態外交計畫,幕後操刀者正是羅斯。她更曾形容羅斯「是我在網路自由工作上的右手」。

「創新顧問」聽起來很抽象,許多人都好奇實際工作內容是什麼?顯然經常被問到這個問題的羅斯,用一句話簡單形容,「我們的工作就是不斷發想一些瘋狂點子。」

例如2010年海地發生大地震當下,希拉蕊人在夏威夷。羅斯團隊透過電話向她匯報災情後,希拉蕊說,她希望隔天一早就能對美國社會發起一項重建海地的捐款方案,在電視上向民眾募資,而當時時間已是傍晚。

那天晚上,羅斯和辦公室其他三名年輕女同事絞盡腦汁苦思,想出一個「text for Haiti」(為海地發簡訊)方案。只要在推特上發一則帶有「海地」(Haiti)及一個特殊編碼的簡訊,就可以透過電信帳單支付10美元捐款給紅十字會。

他們原本預期募資數十萬美元,但卻在短短兩週內募集到驚人的4000萬美元。

在希拉蕊身邊工作1298天,羅斯說,「我學到的多半不是技術,而是對世界的了解。」他如何看未來?《遠見》特地遠赴羅斯美國的家中獨家專訪,以下是精華摘要:

《遠見雜誌》問(以下簡稱問):你的職業生涯非常有趣,為什麼會從歷史背景,跨入資訊科技領域?

羅斯答(以下簡稱答):因為我看到了經濟正在轉變,這個世界也在改變,未來若要有份好工作,就必須了解網路。

問:但一般文科學生多半會對資訊科技心存畏懼?

答:我不會。在美國,跨越領域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不會寫程式,但我了解如何使用科技。

頂尖數學人才是台灣優勢

問:你為什麼會撰寫《未來產業》這本書?

答:我認為現在此刻,很像1994年,也就是網路剛誕生的時候。

2016年是人工智慧與機器人,以及基因體商業化等其它產業誕生的一年,我們現在只是在第一章的第一頁,這些產業未來將成為巨大事業。所以,我寫這本書,就是想讓更多人能夠認識這些形塑未來的力量,把精英階層討論的議題帶給一般大眾。

問:在《未來產業》一書中,你點出哪些最重要的概念?

答:我想農業時代的原料就是土地,工業時代的原料是鐵,資訊時代的原料則是數據。所以,在農業時代只要擁有土地就能掌握經濟權力,在工業時代只要擁有工廠就掌握權力。而在未來,擁有數據,掌握數據,理解數據的意涵,就能開創商機。

全世界有98%的數據是在過去兩年中創造出來,我們就像在製造一個資訊的太平洋,分析大數據就是在大海中撒網捕魚。未來無論是健康照護、農業或供應鏈、製造,一切都將仰賴數據科學,這是我認為重要的原因。

問:你如何實際應用大數據,例如應用在選舉上?

答:在一個有3.2億人口的美國,要找到選民,並說服他們前往投票所,為你的候選人投下一票,是很困難的工作。

但你可以透過大數據分析,找到想要的選民,並讓他們確實投下一票。你必須同時大規模且精準操作,就像顯微鏡和望遠鏡同時雙管齊下,才能讓你看到重大事物彼此間的關係。

以購買電視廣告為例,使用數據分析,可以讓你知道哪些是未表態選民,他們收看哪些節目,進而讓我們知道可以用哪些廣告來對這些未表態者訴求。我們在八年前就採用這套做法,當時是第一個這麼做的,非常創新。時至今日,這已經很普遍了。

問:為什麼你在書中不斷強調電腦教育的重要性?

答:現在,學習電腦語言就像過去學習拉丁文一樣。拉丁文是西方思想的基礎,而電腦編碼將是人們用來書寫未來的字彙。學寫程式就像學習一種新語言。

2016年的今天,我們已生活在一個由160億網路裝置相互連接的世界。到2020年6月,也就是僅僅4年後,這個數字會從160億成長至400億。這個世界所有事物都將愈來愈數位化,供應鏈也是如此。今日的台灣,當然是電子產品的重鎮。在不遠的未來,這些電子產品都將能連上網路。我們需要能夠想像、能夠發明這些未來的人才。

問:在新時代下,你如何教育你的三個孩子?

答:當世界這麼快速改變,為人父母就成為一件很困難的事。我最強調跨領域學習。我的13歲兒子正在學習中文,11歲女兒在上機器人課程,9歲兒子則上電腦課。我們把重心擺在未來會成長的地方,確保他們如果在學校學不到這些東西,也能在校外、在家裡學到。

問:什麼是最必須學習的?

答:我會說是語言。電腦語言和外國語言。

問:你認為各國政府有能力因應當前的變局嗎?

答:沒有。基本上政府所做的事情是控制,而21世紀是一個不適合控制的時代,因為事物發生的速度非常快。但各種政府制度,如教育體系等,都很難改變。固然有些國家的施政表現比較好,但整體而言,未來政府施政將會更困難。

問:你書中點出諸多未來趨勢,會給台灣什麼建議呢?

答:我認為我們有理由對台灣保持樂觀。就像電子業,如果能把在電子業的專長優勢,專注到物聯網領域,保持領領先,將會創造出數十億美元計的財富,及數以萬計的工作機會。

全球聯網裝置將從160億個成長至400億個,企業愈早認知到這一點,就愈能夠取得成功。如果不這樣做,那可能會被淘汰。

台灣另一項讓人興奮的優勢,就是數據科學與分析。台灣有世界一流的數學人才,這是強而有力的資產,可以成為優勢。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7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goo.gl/tFhyw】
【立即購買遠見雜誌7月號:http://goo.gl/IVgw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