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致命錯誤:走味的BOT該怎麼救?

自從一年半前台北市長柯文哲上任後,決定要好好「處理一下」讓他再也看不下去的大巨蛋後,整件事,就像一齣演不完的八點檔。每隔一陣子,雙方就隔空互摃。

6月8日,柯文哲對遠雄下了最後通牒,要求對方在7月8日前,得明確回覆市府的質疑,還得在9月8日前改善完畢,不然就終止契約:「我已經打定主意,就是這樣!」

面對柯文哲的「鐵血」,遠雄似乎「嘸咧驚」(台語:沒在怕)。事隔不到一週,6月14日,遠雄就大手筆在四大報頭版刊登半版廣告,以「保證全球最安全美好大巨蛋」為題,洋洋灑灑列出三大主張、12項訴求,矛頭對準柯市府。

廣告批判柯市府的用辭尖銳,令人直冒冷汗,「柯市長為個人政治目的不擇手段,對遠雄無情打壓,使大巨蛋成為犧牲品。」「柯市府的荒唐行徑無疑貽笑國際!」「太多的政治與算計埋沒了屬於台灣建築界最頂尖的專業,……台灣只剩政治鬥爭?」

即使到了7月5日,遠雄總算回覆了台北市政府,柯市府不滿意,重批遠雄沒解決誠意。

火上加油後,遠雄按捺了一星期,13日則由董事長趙藤雄親自領軍,準備了長達34頁的簡報檔,並宣稱以「無時間限制」「讓媒體問到飽」的形式,更犀利地回擊!

事情演變至今,最令人擔心的是,一旦雙方各不退讓,大巨蛋解約後,面臨的將是十年起跳的訴訟期,到時候已鏽蝕到不可能再蓋的地步。要拆,巨蛋採用的是舉世無雙的張力環結構,沒有20億是拆不掉的,拆除費和訴訟的損失,又要全民埋單。

但整件事更深遠的後遺症是,官民互信完全瓦解,讓BOT全面汙名化,致使國內的公共建設沒有民間敢接。

原是官商民三贏良政 到台灣全變調

因此,當我們緊盯著大巨蛋劇情發展時,其實全案帶來的當頭棒喝,更應當成是政府、企業和全民在面對BOT案時的一本活教材,尤其是向來強調溝通、解決問題的小英政府,不能不知道的台灣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