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懂三種年金險,不怕長壽沒錢花

如果能來得及帶你媽去美國一趟,完成她一輩子的夢想就好了,」許先生的臥病老父最近總如此叨念,這是父親與逝去母親的約定,可惜當年因為積蓄不多未能成行。

不讓這個如同電影《天外奇蹟》的遺憾再上演,許先生告訴自己,一定要及早準備退休金。

許先生之前已把大部分資產投入股市或基金,最近市場波動加劇,他不想再加碼投資。最近有朋友買了「利變年金險」,說獲利穩定又優於定存,許先生不知是否該跟進?

「年金險設計的原意,就是用來抵禦長壽風險,」保德信人壽副總林維軒說,年金險具活到老、領到老的特性,適合規劃退休後的現金流。

累積資產 也要有效分配與運用

他觀察,台灣人對於退休準備,往往聚焦在資產累積,卻忽略將資產做有效的分配與運用,往往未能在退休後打造永續的現金流。

一般來說,年金險可躉繳(一次繳),也可分期繳交保費,等到了約定的年齡,被保險人就能開始分期領年金,給付至老死。年金險商品已是歐美國家規劃現金流的主要工具之一。

在台灣,年金險大致分為三種,分別是「傳統即期年金」「利變年金」與「變額年金」。

傳統即期年金險為一次繳費之後,即可分期提領年金;不過也因即繳即領、利率固定,保金價值無法有效累積,可能無法抵禦通膨。即期年金適合屆齡退休、有一筆資產,需要有紀律將其轉換為分期現金流的族群。

「利變年金險」則是年金險市場主流,在年金累積期間,依照宣告利率來計算年金保單價值準備金,宣告利率為浮動的。而一旦進入領取年金期(年金化),通常就依當時預定利率來計算每期給付的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