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兩岸共同記憶 文化交流要有同理心

第14屆華人領袖遠見高峰會11月2日夜場「文化夜談:看見兩岸文化交流的時代脈動」,由兩岸三地文化與影視人,包括主持人夢想學校暨創新拿鐵創辦人王文華,與談貴賓中華文化總會秘書長楊渡、名作家羅智成、作家及節目主持人謝哲青、上海星洲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曹鋼,進行一場關於中華文化的夜話,共同討論兩岸文化交流的本質。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發行人王力行一開場,就對全場聽眾提問:「什麼是文化?」她指出,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比文化更難捉摸、更無所不在。而全世界華人在不同地方、說不同語言、有不同生活,卻在中華文化基礎架構下活著,代表兩岸中華共同文化的形成,是由一場場的小對話,構成的更大對話,進而融合,「這就是兩岸間的文化交流。」

楊渡:兩岸用詞最大差異就在生活

對於兩岸交流的經驗,楊渡首先分享,自己在中華文化總會做過最有趣的事,是參與兩岸一起編纂的《中華語文大字典》。他發現,兩岸用詞最大的差異,其實在生活,例如大陸人看到「選舉時馬英九去掃街、為候選人背書」,總充滿疑問:「為什麼要去馬路上掃地?要去背一本書?」;又或者在大陸,光是「土豆」一詞,就可能是花生、地瓜、馬鈴薯或是荸薺,土地之大、方言之多,超乎想像。但隨著網路交流,各種名詞開始互通,例如台灣人也會用「小三」、「山寨」,大陸人也知道「嗆聲」,「交流,就能一起共創新文化,」楊渡說。

羅智成則提出反問:「交流很重要,可是一定會有好結果嗎?」他舉例,沒有一個地方不歡迎觀光客,但2003年開放陸客赴港後,一年6000萬觀光客全都擠在尖沙嘴和銅鑼灣這兩平方公里的地方,原本香港人對大陸觀光客的好感,開始產生變質。他認為,這是值得思考的議題。

謝哲青歸納,兩岸年輕人的共同行為價值觀是「自由」,就算彼此對自由的判斷不同,但行為上,都崇尚「不用在乎別人看法,並對未來抱持著一份浪漫幻想」。

對自由的崇尚,讓華人社會勇於嘗試各種新事物,問題是很多人一旦玩膩了,就放手換下一個,「這造成什麼都有,但都不長久,」謝哲青說,台灣年輕世代缺少「放手一搏的勇氣」,許多地方都差一點。

曹鋼:故事融入生活,讓交流有靈魂

曹鋼也以電影《愛的蟹逅》片段為例,分享他的兩岸影視交流經驗。電影源起於上海海洋大學2011年底和苗栗縣政府的大閘蟹合作計畫,其中還添加兩岸間一對男女的真實愛情故事。曹鋼說,大陸1960到1980世代深受台灣影視影響,著迷於瓊瑤的戲劇、鄧麗君的電影,但他認為,近來,台灣影視走向「自我封閉」,把自己關起來,「需要更多交流。」而曹鋼強調,交流的真諦,在於生活的交流,例如兩岸交流不是電影到台灣取景、有台灣演員就好,他表示,當故事有現實性、人物從生活中走出來,有靈魂的兩岸交流才會發生。

羅智成:交流不是被動等待啟發

羅智成的「共同記憶」說,為夜談創造一波小高潮。他說,交流的重要元素,是擁有共同記憶。但要如何有共同記憶?「你要做功課,」羅智成說,他曾經到南極旅遊,出發前,讀了十幾斤的書。等到了南極時,因為有對當地的了解,讓他能和景點對話,每個地點都變得有意義,「交流也一樣,必須做準備,不是被動等別人給予啟發。」

楊渡也附和,兩岸交流中,大陸看似熟悉台灣,卻忽略每件事背後的深層意涵,「他們有時候忽略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真正的社會生活歷史,例如許多人以為台灣是『忽然富起來的』,」楊渡提到,包括台灣人過去愛看林青霞電影、林懷民回台灣跳舞代表的意涵,「這些都有意義,了解背後的深層意涵,就是做功課。」

有舊的共同記憶,也要有新的。謝哲青指出,現在年輕時代要建立新的共同回憶,流行文化會是主角,年輕人透過次文化建構共同回憶,「在一起工作、學習,是不錯的方法。」

謝哲青:了解文化,要從自己開始

隨著討論愈來愈深,與談人紛紛拉回王力行在夜談開場提到的「文化」。楊渡認為,許多人習慣從「政治」看歷史,但應該要放大歷史視野,從文明變遷的角度看待歷史,「因為文化比政治底蘊更深,文化會活得比政治更長遠。」謝哲青補充,了解文明、文化,要從自己開始,例如從古典文學裡找修身、立德的道理。羅智成則說,了解並試著尊重彼此不同的記憶,是兩岸文化交流的最基本元素,「就是要有『同理心』,同理心能幫我們正確、深刻理解不同背景的人,」羅智成用文化交流時的「同理心」,為夜談做了最好總結。

【更多2016華人領袖遠見高峰會文章,請見活動官網:https://goo.gl/B6Ab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