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以同情心彌補經驗 中場戰事拍出苦難人生
李安導演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使用號稱「未來3D」的超高解析技術,用最高科技,拍最深的人性,逼觀眾去檢視、同情,與殘酷真相正面對決。
李安甚少開懷大笑,就算最近帶著他的超實驗作品《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回台灣舉辦全球首映會,40、50支攝影鏡頭一字排開,他嘴角也很難上揚超過45度。
繼改編小說《斷背山》《少年Pi的奇幻漂流》拿下兩座奧斯卡最佳導演後,擅長將文學視覺化的李安,再度將美國小說家班.方頓(Ben Fountain)作品《半場無戰事》搬上螢幕。
電影描述派駐伊拉克的19歲大兵比利.林恩,在戰場上援救同袍的畫面被記者拍下,政府為平息國內反戰聲浪,安排林恩等人參加全國巡迴活動,宣揚愛國主義。 這部電影使用號稱「未來3D」的超高解析技術,全球僅五家戲院有相應放映設備。其中一家是台北京站威秀,票價達新台幣800元。
11月初,《遠見》與大愛電視台節目《靜思書軒心靈講座》共同採訪李安。從小小監視器螢幕細瞧,他原本說話就慢,因為累,每一句話彷彿都是硬撐才說得完。 「你希望這部片帶給觀眾什麼?」訪問一開始記者問。李安眨眨眼,彷彿被啟動了情緒,「同情心。無論是打仗的軍人或住在伊拉克的人,都需要我們感同身受地去了解。」
拍片先估量對主題困惑程度
從影26年,李安沒有「幾歲、拍什麼主題」的規畫,挑主題全然出於好奇,有拍片衝動時,先估量自己對主題的困惑程度。一週就理清的困惑,沒興趣;思考十年都梳不順的糾結,才會激發他去觸摸的衝動
李安的電影作品乍看沒共同主題,同性戀牛仔、美女間諜、船難少年、心理創傷的軍人,都是主角。是好奇與同情,使一個個來自邊緣的苦難人生躍上主流,全球皆知。
然而,李安大學落榜、36歲執導電影,人生雖然不算一帆風順,但也無災無難,為何能將苦難刻進觀眾心裡?
李安甚少開懷大笑,就算最近帶著他的超實驗作品《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回台灣舉辦全球首映會,40、50支攝影鏡頭一字排開,他嘴角也很難上揚超過45度。
繼改編小說《斷背山》《少年Pi的奇幻漂流》拿下兩座奧斯卡最佳導演後,擅長將文學視覺化的李安,再度將美國小說家班.方頓(Ben Fountain)作品《半場無戰事》搬上螢幕。
電影描述派駐伊拉克的19歲大兵比利.林恩,在戰場上援救同袍的畫面被記者拍下,政府為平息國內反戰聲浪,安排林恩等人參加全國巡迴活動,宣揚愛國主義。 這部電影使用號稱「未來3D」的超高解析技術,全球僅五家戲院有相應放映設備。其中一家是台北京站威秀,票價達新台幣800元。
11月初,《遠見》與大愛電視台節目《靜思書軒心靈講座》共同採訪李安。從小小監視器螢幕細瞧,他原本說話就慢,因為累,每一句話彷彿都是硬撐才說得完。 「你希望這部片帶給觀眾什麼?」訪問一開始記者問。李安眨眨眼,彷彿被啟動了情緒,「同情心。無論是打仗的軍人或住在伊拉克的人,都需要我們感同身受地去了解。」
拍片先估量對主題困惑程度
從影26年,李安沒有「幾歲、拍什麼主題」的規畫,挑主題全然出於好奇,有拍片衝動時,先估量自己對主題的困惑程度。一週就理清的困惑,沒興趣;思考十年都梳不順的糾結,才會激發他去觸摸的衝動
李安的電影作品乍看沒共同主題,同性戀牛仔、美女間諜、船難少年、心理創傷的軍人,都是主角。是好奇與同情,使一個個來自邊緣的苦難人生躍上主流,全球皆知。
然而,李安大學落榜、36歲執導電影,人生雖然不算一帆風順,但也無災無難,為何能將苦難刻進觀眾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