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年度最夯網紅創作團體「這群人」 > 多方探索、嘗試、堅定 改變永遠不嫌晚
2016年8月,成軍五年的搞笑團體「這群人」為慶祝官方臉書及YouTube頻道破百萬人追蹤,拍攝一支《超瞎翻唱》影片,將數十首西洋歌曲翻唱為國台語,誇張模仿MV唱腔及服裝。短短三個月,點閱率便衝破800萬,成為2016年度YouTube在台灣最熱門的影片。
從影音平台嶄露頭角,七位平均29歲的年輕人,以拍搞笑短片起家。Kuso新聞、情境劇、微電影是他們的創作類型;題材則包羅萬象,日常生活、打工經驗、求學回憶都是取材來源。
辛苦的是出道前的日子。沒雄厚預算,也沒專業器材,「這群人」靠著一台攝影機和一部電腦,將網路世界打造成一圓明星夢的舞台。近來,他們更將觸角伸向廣告、電影及唱片界,朝全方位藝人邁進。
團員中,雙胞胎兄弟的許展榮、許展瑞,以及鄭茵聲、董芷涵等,都是表演科班出身,從高職、專科一路接受扎實的舞台劇和歌仔戲訓練。
原以為能在演藝圈初試啼聲,但長年習於舞台劇特有的演出方式,讓他們試鏡時屢受挫折。「從來沒被錄取,一度覺得自己是不是根本不適合這條路,」回想起試鏡的經歷,鄭茵聲有些失落,卻沒有放棄。她曾到餐廳端盤子、到百貨公司賣包包,只為填飽肚子後,再次挑戰夢想。
想走演藝圈不容易,想讀表演藝術科系更需要勇氣。許展榮、許展瑞的媽媽擔心小孩念表演會找不到工作,告誡他們:「亂選科系,將來一定後悔!」弟弟許展瑞不諱言,若想找演藝工作,除了一技之長,還需要管道、運氣及人脈。
難道,只能順應父母期望和社會框架,選一條安穩、自己卻不喜歡的路?非也。「這群人」用親身經驗證明,多點探索與嘗試、堅定喜愛的事物,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一片天。更重要的是,以正面態度看待挫折及挑戰。
七位不到30歲的年輕人,是如何行走在夢想的道路上?請見以下精采訪談:
先思考解決問題 再來說服父母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當初選擇科系時,內心是很篤定的嗎?如何說服父母支持自己的選擇?
從影音平台嶄露頭角,七位平均29歲的年輕人,以拍搞笑短片起家。Kuso新聞、情境劇、微電影是他們的創作類型;題材則包羅萬象,日常生活、打工經驗、求學回憶都是取材來源。
辛苦的是出道前的日子。沒雄厚預算,也沒專業器材,「這群人」靠著一台攝影機和一部電腦,將網路世界打造成一圓明星夢的舞台。近來,他們更將觸角伸向廣告、電影及唱片界,朝全方位藝人邁進。
團員中,雙胞胎兄弟的許展榮、許展瑞,以及鄭茵聲、董芷涵等,都是表演科班出身,從高職、專科一路接受扎實的舞台劇和歌仔戲訓練。
原以為能在演藝圈初試啼聲,但長年習於舞台劇特有的演出方式,讓他們試鏡時屢受挫折。「從來沒被錄取,一度覺得自己是不是根本不適合這條路,」回想起試鏡的經歷,鄭茵聲有些失落,卻沒有放棄。她曾到餐廳端盤子、到百貨公司賣包包,只為填飽肚子後,再次挑戰夢想。
想走演藝圈不容易,想讀表演藝術科系更需要勇氣。許展榮、許展瑞的媽媽擔心小孩念表演會找不到工作,告誡他們:「亂選科系,將來一定後悔!」弟弟許展瑞不諱言,若想找演藝工作,除了一技之長,還需要管道、運氣及人脈。
難道,只能順應父母期望和社會框架,選一條安穩、自己卻不喜歡的路?非也。「這群人」用親身經驗證明,多點探索與嘗試、堅定喜愛的事物,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一片天。更重要的是,以正面態度看待挫折及挑戰。
七位不到30歲的年輕人,是如何行走在夢想的道路上?請見以下精采訪談:
先思考解決問題 再來說服父母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當初選擇科系時,內心是很篤定的嗎?如何說服父母支持自己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