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數字看大學六大趨勢 >減招近萬人、缺額暴增五倍 頂大也無倖免
2016年10月中旬,一個不具名的網站,牽動了教育部、100多所大學師長、以及數百萬學生與家長的心。
該網站指出,大學適齡人數下降,大學招生人數卻沒有相對減少,據缺額率、缺額人數及註冊率,算出「2016年大學退場名單預估排名」,引發社會譁然,還有學校揚言提告。
其實,教育部的「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平台」,就公布了各公私立大學的教學、學務、財務等三個面向共25項指標。教育部強調,社會應綜合了解學校的辦學績效,「而非以註冊率作為單一指標。」
趨勢1〉大學減招近萬人,台大首度減招17人
與前一年相比,106學年度大專院校共減招9840人,其中近3400個名額分布在一般大學。包括中華大學與台灣首府大學的減招名額都有300、400人,比例在三成上下;真理、康寧、南華、華梵等大學也減超100多名。
出乎意料的是,台灣大學因考招作業疏失,學士班也遭減招17人,成為唯一被扣減名額的頂尖大學。其中物理、護理、森林、生命科學等七個學系,都減少一至五人。
趨勢2〉指考缺額創新高,頂大也出現缺額
教育部統計,104學年比105學年少1.9萬人;預計106學年將比105學年再少1.5萬人,各大學無不嚴陣以待。從2016年8月的指考放榜,已經能夠感受到第一波少子海嘯的威力。首先,有4萬3000多人錄取指考,錄取生平均填寫58個志願,平均錄取志願是第23個,錄取率高達97.1%。
然而,缺額也高達2953人,雙雙創下七年新高。共有23校、203系所出現缺額,與去年相比,呈現四到五倍的巨幅成長。其中,明道、華梵、玄奘、康寧、開南、中華等六所大學,缺額都超過五成。國立大學也意外出現缺額,台中教育大學與屏東大學都缺額12人,頂大的中山大學也缺額兩人。
趨勢3〉近半私立大學,註冊率超過九成
該網站指出,大學適齡人數下降,大學招生人數卻沒有相對減少,據缺額率、缺額人數及註冊率,算出「2016年大學退場名單預估排名」,引發社會譁然,還有學校揚言提告。
其實,教育部的「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平台」,就公布了各公私立大學的教學、學務、財務等三個面向共25項指標。教育部強調,社會應綜合了解學校的辦學績效,「而非以註冊率作為單一指標。」
趨勢1〉大學減招近萬人,台大首度減招17人
與前一年相比,106學年度大專院校共減招9840人,其中近3400個名額分布在一般大學。包括中華大學與台灣首府大學的減招名額都有300、400人,比例在三成上下;真理、康寧、南華、華梵等大學也減超100多名。
出乎意料的是,台灣大學因考招作業疏失,學士班也遭減招17人,成為唯一被扣減名額的頂尖大學。其中物理、護理、森林、生命科學等七個學系,都減少一至五人。
趨勢2〉指考缺額創新高,頂大也出現缺額
教育部統計,104學年比105學年少1.9萬人;預計106學年將比105學年再少1.5萬人,各大學無不嚴陣以待。從2016年8月的指考放榜,已經能夠感受到第一波少子海嘯的威力。首先,有4萬3000多人錄取指考,錄取生平均填寫58個志願,平均錄取志願是第23個,錄取率高達97.1%。
然而,缺額也高達2953人,雙雙創下七年新高。共有23校、203系所出現缺額,與去年相比,呈現四到五倍的巨幅成長。其中,明道、華梵、玄奘、康寧、開南、中華等六所大學,缺額都超過五成。國立大學也意外出現缺額,台中教育大學與屏東大學都缺額12人,頂大的中山大學也缺額兩人。
趨勢3〉近半私立大學,註冊率超過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