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人才荒vs.文史工作荒 青年棄硬就軟、棄難就易

校園吹起驪歌,畢業生投入職場才是挑戰的開始。104人力銀行調查分析,發現台灣就業市場快速變遷,科系人才與市場工作機會供需失衡。企業、學校、社會新鮮人該如何面對難題與挑戰?

你是否曾仔細想過,念完大學四年,各科系畢業後的工作機會究竟有多少?

104人力銀行進行資料庫分析,從2016年「指定科系」工作機會數與大學畢業會員數,統計出求供比,可以看到台灣的就業市場正在快速變遷,也發現科系人才與市場工作機會間供需的消長關係。

根據統計,求供比最高、也就是畢業後工作機會最多的前五名,分別為工程、建築規劃、數理化、資訊、醫藥衛生相關科系;倒數五名則為文史哲、餐飲休閒、外語、藝術設計與地球科學。

其中,工程類求供比最高,達5.09,代表相關科系學生一畢業,立即就有五個以上的工作機會等著他挑選。而求供比最低的文史哲類則為0.2,意味著一畢業,就須面臨五人搶一個工作的激烈競爭。

若把時間拉長為五年,資訊類工作求供比以128.28%漲幅,拿下第一,其次則為教育類、工程類、生命科學與建築規劃類工作。

而外語類工作求供比,五年來漲幅僅4.42%,在18類工作中敬陪末座。不到雙位數漲幅的工作領域,還包括地球科學類與藝術設計類。

不同產業間,人才需求與供給呈現高度反差。

若再把歷年畢業生人數一起對照,可以在部分領域發現,市場人才需求與科系畢業生人數,正在嚴重脫鉤中。

目前人才需求最強烈的是工程領域,但從教育部統計處資料顯示,從100學年度到104學年度,工程學門畢業生人數從4萬9109人,逐年走低至4萬4025人,整整少了508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