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回返鄉務農熱潮 仍有五大困境待解決

近十幾年來,從中央到地方都鼓勵青年返鄉務農,藉此解決人口老化、農村凋敝、青年就業等問題。近幾年來,成果似乎已逐漸浮現。

以2013年農委會陸續輔導成立的16個平台為例,已有2700多位在地青農加入;今年5月《Young農通訊》也針對南部縣市1131位高職農校學生進行調查,發現61.4%的學生畢業後有願意務農、65.6%的學生願意利用課餘時間到農場實作。

青年返鄉務農儼然形成風氣,並造就出「百萬年薪很平常、千萬年薪不是夢」的景象,甚至有35歲的屏東縣青農說,「務農10年=上班30年所得」。

以《遠見》本次評選出來的「50大黃金青農」為例,他們都是箇中翹楚,收入也高於一般上班族,確實讓不少人也想加入黃金青農的行列。

不過,青年的留農率並不高,平均年限約在2.5至3年間,熬不過就陣亡了。本次報導的個案,算是少數可以挺過挑戰的傑出青農,誠屬不易。屏東縣青農陳安茂說,前一陣子有四位年輕人集資蓋網室種水果,被颱風破壞殆盡後,到處賤賣資產,發群組問有誰要買錏管?能拿回來的錢少到可憐,「撐不住、挺不下去的就落跑了。」

的確,務農大不易,耀眼成績背後有著諸多辛酸與困境,有意投入者須加以正視。



挑戰1〉能吃苦、耐得住寂寞才能永續

首先心態要正確。無法吃苦、耐不住寂寞,就不要想回農村了。不少青農形容這份工作是「起得比雞早、跑得比馬快、睡得比賊晚」。一位茶二代說,製茶期間,從採收到炒好、烘乾變成毛茶,需要48小時無法停止。每天僅能休息一小時,連續工作30天、休息15天,再工作30天、休息15天,從4月一直忙到11月底才得閒。

嘉義縣一位青農原先在竹科上班,被父親找回家管理魚塭,跟他同時進公司的工程師年薪已150至160萬。他現在每天凌晨起床,從早上5點半忙到晚上10點。每當看到以前同事到處露營、旅遊打卡時,「我每天都想逃離養殖業,回竹科上班,」他說,年輕人要做好心理建設,不然很容易當逃兵。

挑戰2〉地狹人稠 想打拚卻難尋耕地

再來是農地難尋。這次《遠見》大規模下鄉採訪後發現,50位青農僅有三位沒有家族協助,既不是農二代也沒有農地。即便有農地的青農也面臨擴產找不到地的困境。

台灣地狹人稠,耕種面積本來就少,加上繼承分割,導致農地愈來愈零碎。高雄阿蓮區果農余文豪白手起家,花一年時間租到2.5分的地蓋溫室,所栽種的玉女番茄供不應求,想再租2至3分地擴大生產,找了兩年還沒著落。「當農地被繼承後,兄弟想法不同或不缺錢,更難租到,」他說出農村的現況。

一位紅豆種得非常好的青農,生意蒸蒸日上,卻惶惶不安。原來他租賃的農地兩年一約,有些農民僅願意口頭承諾、不簽契約。有人看他種紅豆賺錢,將土地收回自己種,成果不理想又放棄,因面子問題,也不願意再回租給他。

他無奈地說,雜糧跟蔬果不同,須大規模種植才有經濟效益,現在僅能靠契作確保貨源。他跟太太都很擔心,如果有一天地都被要回去,該怎麼辦?

挑戰3〉耗體力、環境差 高薪也找嘸工人

再來是缺工問題,儘管政府已研討多年要開放農業外勞,仍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嘉義縣梅山茶農劉黃素貴說,高山茶只能靠人力採收,目前都是仲介公司從山下載外籍配偶來幫忙,許多人常因別家多出一點錢就跳車,原本預計要採收的茶無法收成,嚴重影響茶葉品質。有一對夫妻因此吵架,吵到先生想不開而自殺身亡了;還有父子因為工人沒有來而爭吵不休。

屏東的蜜棗農同樣找不到人,即便日薪2000元也請不到。棗農張忠政說,很多工人60幾歲了,長期勞累身體無法負荷,又沒有年輕人肯做。只好全家總動員,每人每天採收一噸蜜棗,連續工作16至18小時,這種生活長達兩個月。旗山果菜運銷合作社理事主席郭文明說,年輕人太熱太冷都熬不住,採收香蕉站在太陽下工作,有人兩小時就中暑,「我不怕給薪水,百萬年薪都可以,就是沒人想做」。

每年都在煩惱採收的嘉義縣茶農劉賢談說,再不開放農業外勞,台灣農業真的會沒落了。

缺地又缺工,連營收豐厚的嘉義縣果農陳映延都大歎難為。他有錢、有技術、有市場,貿易商要100、200個貨櫃,想擴產卻找不到地、找不到人。「相比東南亞國家,動不動3萬、4萬公頃的鳳梨田,台灣農業很難有競爭力,」他補充說明。

挑戰4〉沒本錢或家族金援 難撐下去

資金也是難題。雖然政府有低利貸款及補助溫網室設施,沒有本錢或家族金援的青農仍相對辛苦。

這次入選的「50大黃金青農」,九成四均有父執輩幫忙,例如嘉義縣的白肉雞業者黃勝裕為設置一條龍生產線,土地、廠房跟加工設備總共要花5300萬元。他坦承雖有低利貸款,如果沒有父親大力幫忙,根本無法完成夢想。

高雄市青農何秀燕說,什麼都要錢?不要說蓋一分地溫室要150萬,種番茄用的鐵柱,800支就是8萬元,「務農心臟真的要夠強、經得起失敗才行」。

到底投入農業要準備多少錢?高雄種芭樂的農民劉建明估算,100萬是種蔬菜的門檻,果樹資金需求更高,以一甲地、採慣行農法為例,光混合化肥、有機肥就要15萬,加上農藥、地租、人工薪資等,300萬元一下就不見了。

養殖業的門檻相對更高。興得利水產董事長許文福說,租一分魚塭地要3萬元,一分地的魚塭造價約70萬,至少要5分地才有經濟規模,光整地租地就要365萬,還不包括魚苗、飼料錢,家裡沒有魚塭的年輕人不太容易進入。

挑戰5〉想法迥異 親子常見摩擦衝突

缺地、缺工、缺錢還能想辦法克服,最令青農頭痛的是跟上一輩的代溝。

多數老農覺得務農辛苦、風險高,寧可下一代出外上班,也不要他們繼承家業。不少父子因此幾乎形同陌路。彼此常因種植方式,引進設備、自創品牌與否,而吵到不可開交,甚至鬧到家庭革命。有一位青農好不容易協助父親建立品牌、打好通路後,最近卻選擇出外找工作。他說,「我實在無法再跟父親共事下去,他非常固執,不能接受我的建議,我只能放手,不然呢?」還好多數青農最後用成績贏得父母認同,例如魚養得比爸爸大尾、水果種得比上一代好吃,兩代間的緊張關係才逐漸化解。

今年37歲的蔡旭海是漁三代,他在屏東縣養草蝦可以養到一斤10尾,肉質結實Q彈,供不應求,但這一切也是靠他不斷跟父親磨合後換來的。

蔡旭海剛養蝦時,父子倆也常意見相左。老一輩總是想將魚塭塞滿,他認為密度太高是導致育成率下降的原因之一,堅持養殖密度降為過去的1/8。另外老人家為省電,非得等到水質變異才開水車,他堅持要經常轉動,才能增加水中溶氧度,蝦子有良好環境,才會健康長大。最後證明他養的草蝦都能通過SGS檢驗合格,育成率提升至八成多。

相比老農,青農普遍具備安全農業觀念,多數都想取得認證標章,父母卻未必贊同。例如有青農堅持不灑落葉劑,造成田埂長草,母親非常不高興,認為農地除草要除到一根不剩才乾淨,不然會被鄰居笑,搞到青農不知如何是好。

更別說自創品牌了。父執輩認為直接交給盤商比較安全,搞品牌吃力不討好。「我爸爸天天在我耳朵邊碎碎念,」一位青農說,品牌非一夕可成,需花時間經營,家人如不支持,真的很辛苦。

理解以上困境後,如果仍想投入農業者,不妨借鏡過來人的經驗談。

先決條件要對務農有興趣,再來是慎選作物。初期選門檻較低的領域,不要貿然嘗試高風險作物。

選定農業項目後,站穩腳步再出發。陳映延建議,假設想種果樹,先到果園工作一段時間,等累積技術、經驗後再投入,不然很容易失敗。

其實,農業現場經常可見年輕人嫌上班薪資低,借貸一筆錢創業,最後卻背了一身債,又回到職場,「這種故事聽多了,」張忠政說,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一次。

再來是培養第二專長,陳安茂認為,農業靠天吃飯,老天爺可以賞你飯吃,也可以隨時收走一切,最好有另外的謀生技能。他務農之餘,還可以幫忙代耕維持生計,至少不怕風災沒收入。

還要借力使力,善用政府、學校各種資源、以及小農的經驗分享,才能少走冤枉路。

最後謹慎評估後,仍決定投入者宜趁早啟動。黃金青農們都希望能找到更多志同道合伙伴,轉型傳統的農業模式,營造出更好的務農環境。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新農業特刊;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goo.gl/5S7h4Y】
【立即購買遠見雜誌新農業特刊:https://goo.gl/893Q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