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攜手企業布局智造 三箭齊步追上AI浪潮


AI人工智慧來了,正在逐步改變全球產業發展的遊戲規則!一年一度的企業領袖盛典、2017第15屆華人領袖遠見高峰會11月1日登場,首場專題論壇便以「搶攻AI 智造出擊」為題。

由國立清華大學清華講座教授簡禎富擔任主持人,與談人包含前行政院院長、台灣大哥大基金會董事長張善政、漢翔航空工業董事長廖榮鑫與台達電子執行長鄭平,展開精采對話。

透過來賓各自的產、學經驗,從傳統製造與電子科技不同角度,剖析AI未來發展,以及台灣企業該如何站上這波AI大勢。

雲端科技、大數據、AI促使製造平台化的趨勢。簡禎富認為,這不僅是製造管理的問題。工業4.0的發展,已從過去生產機具的轉變,變成如今商業模式、平台轉變、與產業生態系統的競爭。像美國、德國等先進國家,近年都重新宣示將製造生產10%拉回國內,這將對台灣、大陸、東南亞國家產業發展帶來影響。

擔任科技部工業工程與管理學門召集人的簡禎富提醒,全球AI專利排名前20中,沒有台灣的公司和研究單位。顯然AI發展,台灣須及早跟上腳步。

張善政:善用已有工具 發展應用端

對於AI布局,台灣該怎麼準備?台哥大基金會董事長張善政分析,台灣市場小,要趕快發展人工智慧,但不一定要自己開發平台,善用已有工具,發展「應用端」是台灣的優勢。「不需要從零開始,」張善政認為,就算台灣自己開發平台,但沒有國際銷售市場也是問題。

其次,外界多半關心AI會造成人類失業,張善政以另個角度看待。他強調,人類應設法從AI的「黑箱子」學習新進步。像人工智慧電腦擊敗棋王的例子發現,某些電腦下的棋步是人類永遠不會下的。又如,醫生檢查出乳癌的精準度七成,但智慧軟體可以做到九成。兩成的差距就是「黑箱子,」如何讓AI比人更智慧化的那一塊深度學習的黑箱子,「透明化」是重要關鍵。

廖榮鑫:智慧製造加持 整合供應鏈

身為國內航太龍頭,漢翔亦積極布局智造出擊。漢翔董事長廖榮鑫分享上任以來最重要的三項任務:國防自主、智慧製造、整合供應鏈。

廖榮鑫直言,要在航太市場競爭,發展智慧製造是必要之路。例如空中巴士2016年宣布生產出第一萬架飛機,這一到一萬架,用了42年,未來第二個一萬架,預計將在未來10年內達成,就必須有智慧製造加持。去年國內自製IDF戰機花九年,現在漢翔自製的高教機三年完成。之中也少不了智慧製造的提升。

航太產業非常重視品質、交期、成本。廖榮鑫認為,要在航太業站穩腳步,也有三大關鍵:創新、自動化、供應鏈整合,漢翔均已投入。航太A-team已有330家成員,整合原物料、工具機、物流業者等。目前生產中德高教機,至少有上萬組組件,開發使用新材料、3D技術等與其他供應鏈偕同製造。

鄭平:智慧自動化 讓少量多樣變可能

品牌節能效益聞名全球的台達電子,執行長鄭平從近兩年公司營運,分享台達正整合智慧運用的know-how,正走向提供新商品服務的歷程。

鄭平分析電子業的特性,少量多樣、產品生命週期相當短,往往設備做出來,機種改變、設備就要淘汰。現代智慧自動化,讓少量多樣變得可能。

他認為以前是看P(原物料)Q(品質)P(人),現在是看P(原物料)Q(品質)M(機器)。此外,包含感測、溝通與分析能力,均是布局重點。近兩年,台達購過購併,從元件、機台到平台技術,逐步掌握智慧發展。總部已建立軟體數據分析團隊,持續改進智能製造。

綜合與會來賓觀點,面對AI大未來,台灣不能置身事外。政府應加強基礎建設、大企業帶領供應鏈一起做、企業也要重新檢視商業模式,三箭齊步才能跟上AI大浪潮。

【更多2017華人領袖遠見高峰會文章,請見活動官網 https://goo.gl/Dqxk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