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進入「醫養合一」元年 搶攻銀髮新藍海
台灣自2014年迄今,每年高齡人口增加1%;再不到10年,也就是2026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顯而易見,台灣已搭上快速老化的列車。
2017第15屆華人領袖遠見高峰會專題論壇九的主題「長照年代・金色未來」,由《遠見雜誌》社長兼總編輯楊瑪利擔任主持人,邀請天成醫療集團董事長張育美、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以及花蓮縣政府副秘書長兼任衛生局局長李宏滿與談,共同探討個人、政府如何面對老化社會,並掌握這股銀色商機。
張育美:台灣老化速度快 政府腳步卻跟不上
「國內人口老化速度追英趕美,但政府應付的速度嫌慢,」經營醫院20多年的張育美直指台灣老化速度快,政府腳步卻跟不上。過去養老是由社福界主導,但很多研究發現,有70%老人家是有慢性病,養老與醫院息息相關,她因而把今年定義為台灣進入「醫養合一」元年。
她指出,醫養結合有商機,像失智失能的老年人,可結合復健科、神經內科、心理醫師、及營養師的完整照顧,並將旗下的醫療長照事業命名為「金色系列」,較諸銀色,金色有其正面意義。
陳亮恭:榮總建立老人照顧體系 成績亮眼
早在10多年前就關注台灣高齡醫學問題的陳亮恭分享榮總經驗。他說,台灣65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年高達30次門診,但美國老人一年只看8次,原因是高齡者有很多無法解決的家人相處、心理與照顧問題,只好一再往返醫院。
因此,榮總以10多年時間致力解決長輩在健康及人生上的問題,建立老人照顧體系,不管是成立整合多科的老人照護門診或與長照結合,都是亞洲第一,這樣的整合模式對整體個人生活品質及醫療費用都改善很多,亦減低長輩死亡率。
李宏滿:花蓮設立專班 訓練在地照服員
從醫院退休的花蓮縣衛生局長李宏滿,提供花蓮在地對老年照護的經驗,尤其是培訓在地的照顧服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