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經濟,川普玩真的

2000年時,台灣有一本暢銷書《我的上海經驗》,當時短短半年就再版十次,光在桃園機場一家書店就賣出上千本。之後作者陳彬趁勝再出第二本《移民上海》,根據當時報導,兩本合計再版28次。反應實在太好了,導致他短短三年共出版七本書。

但在這之前,陳彬並非作家,而是從台灣移居上海的一個小商人,而且不太成功。他把到上海十年跌跌撞撞的經驗寫成書,希望教人到上海避免失敗,從此意外讓他從商人變成了作家。不曉得陳彬是否記得,我在當年曾訪問過他。

回想起來,當年正值台灣股市狂跌、網路泡沫、第一次政黨輪替、電子科技大廠紛紛外移大陸設廠、甚至是台灣在二戰後數十年來第一次經濟負成長,國內一片低潮。對比之下,上海正要起飛,像個大工地,處處大樓鷹架,數百棟高樓大廈同時動工。那時候,我的不少同齡朋友們好像約好了一樣,也紛紛外移大陸工作,尤以上海為主,才會導致陳彬的書大賣。

沒想到最近以來,如2000年那樣的移居大陸熱潮,又再度於台灣出現。



美、中經濟熱 台灣為何留不住投資潮?

《遠見》主跑大陸新聞的同事分享,今年農曆過年,親朋好友見到她,最常問她的是:如何去大陸工作?或如何送小孩去大陸念大學?這樣的話題往年並不常出現,讓她印象深刻。

今年農曆過年前,《遠見》也發表「2018台灣民心動向大調查」。這份調查十年來詢問國人統獨立場,今年儘管綠營執政超過一年半,但「贊成台灣獨立」的比率竟創下調查以來的十年新低,而「贊成與(中國)大陸統一」的比率卻攀上調查以來的十年新高。

本次調查也發現,在蔡英文總統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冰封的此刻,國人、尤其是年輕世代對「赴中國發展」的意願卻大幅攀升。其中以18~29歲族群對赴中發展最踴躍,全體有超過五成三有意願,比去年成長10.5個百分點,而30~39歲族群為42.6%、40~49歲則為44.5%,分別比去年成長5.3百分點與10.2個百分點。

在分析調查結果時,我意外發現,擁有本土博士學位的一位遠見同仁,也在近期被動收到大陸兩所大學的面試邀請。一問之下才發現,她的同齡博士朋友們,約35歲上下,在大陸大專院校主動吸引台青氛圍下,近來已紛紛移居大陸教書去了。

為何政府對大陸愈冷,台灣人民前往大陸愈熱,台灣民心真正動向如何,執政團隊實在需要深思。

其實,套句台灣俚語「用膝蓋想也知道」,經濟不佳、缺乏機會絕對是台灣人出走的關鍵。本期封面故事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上台後,儘管經常失言、陷入通俄門等醜聞中,但川普至少在拚經濟這一塊拿出了成績單。一年來美國股市大好,新增至少200萬個就業機會,還吸引美國大公司如蘋果加碼投資美國,以及包括郭台銘在內的外商大舉投資。

《遠見》記者冒著1月的冰天雪地,追溯被威斯康辛州人稱為龍捲風Terry的郭台銘,3000億投資的祕辛,並前往台塑德州廠現場,了解台塑為何再加碼投資美國超過4000億?這些投資為何不能留在台灣,為何都跑到了美國?因為,川普拚經濟,是玩真的。台灣該如何借鏡?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3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goo.gl/5S7h4Y】
【立即購買遠見雜誌3月號:https://goo.gl/ottk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