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中的狀元

近幾年來,台灣各行各業大多過得十分辛苦,無不面臨了轉型挑戰與市場萎縮的困境。光列舉最近幾個月台灣有多少商店關門,就會有長長一串名單,包括六福皇宮、重慶南路金石堂書店、新光三越台北南西二館、倍適得3C通路賣場去年12月收掉17家店面、曾被稱為高雄南霸天的A+1精品百貨等。

在科技快速變遷的局勢下,企業要能營收成長、獲利穩健、並具備未來發展潛力,其實是非常不容易的!股神巴菲特有一句名言:「潮水退了,才知道誰在裸泳」。意思是在景氣不好時,還能有好表現的,才是真正經得起考驗的好公司。

近幾年來台灣景氣看淡,到底哪些企業表現相對穩健?這些企業有哪些經營之道,值得其他企業學習參考?找出能逆勢求勝的企業,可說是這期《遠見》封面故事報導的初衷。



許多想像不到的行業 打敗不景氣

本期以台灣1600多家上市櫃公司剛剛結算的2017年全年財報為基礎,並觀察這些企業的盈餘成長率(Growth rate)、五年年均每股盈餘(Profit)、股價(Stock price)為三大構面,簡稱GPS,每入榜一個構面就奪得一星,最高可得三星,共選出178強入榜企業。結果共有兩家在三大構面都入榜,成為三星企業;還有31家入榜二大構面,成為二星企業;其他則為一星。

這個榜單,除了大家熟知的大企業或眾多隱形冠軍與中堅企業,另外更跑出了一堆傳統想像不到的企業。有做補教虛實整合、食材原物料、廢棄物處理、童裝、餐飲小吃等,活脫脫應證了行行出狀元。

例如提供果汁店原材料的鮮活果汁,做到中國第一大,靠賣備料等小東西,奪得二星,過去五年年均EPS達9.65元;又如寶雅,賣的是一般人認為的夜市高檔貨,當其他零售業者紛紛倒閉,寶雅卻店面愈開愈多,過去五年平均每股盈餘高達10.2元。又如中租,做的是傳統金融業較少做的租賃,靠不斷打破規則創新,股價成為泛金融股最高,七年來市值增加1000億。

4月25日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邀請世界大數據專家麥爾荀伯格(Viktor Mayer-Schönberger)來台演講「大數據到富數據」,吸引數百位觀眾出席。演講中他提到一個嶄新的企業典範Stitch Fix,這家公司靠富數據與演算法,當客戶的造型設計師,主動幫客戶挑選衣服,每月寄送五件衣服給客戶,短時間內創造了10億美元營收。這家公司也是5月號《哈佛商業評論》繁體中文版裡的案例,精選在本期《遠見》裡。

從GPS企業到Stitch Fix,《遠見》分析這些企業的成功策略,希望可為其他企業參考。

近來引起台灣各界緊張、深怕讓景氣雪上加霜的是缺電危機。《遠見》最新「全台能源政策民意大調查」顯示,當問及跟過去相比,你是「更支持」或「更反對」核電時,支持的占比竟然達57.9%,反對為29.1%,更支持的比更反對的,足足高出一倍。值得注意的是,年輕族群(18至29歲)高達70.5%支持核電。而且人民務實,若有缺電危機,45.3%同意興建火力電廠,54.7%願意重啟核四。為什麼會這樣?本期《遠見》有一系列台灣能源政策的追蹤報導。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5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goo.gl/5S7h4Y】
【立即購買遠見雜誌5月號:https://goo.gl/8ZyKL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