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變化太快太複雜 快樂再成新顯學



想快樂,真的好難?

18世紀,法國思想家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曾說:每個人都想快樂,但要得到快樂,我們得先了解快樂是什麼。

這個答案,到了21世紀的今天,依然是人類追尋的標的。

也許你也注意到了,最近幾年,市面上有關快樂、幸福的書籍,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學者紛紛展開臨床研究,不外是想一窺快樂如何產生、如何維持的祕訣。甚至還衍生出一門「快樂學」,成為美國耶魯大學、哈佛大學兩所常春藤名校最紅的課程之一。

「快樂」列為各國施政指標

根據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早在2008年,當地百年名校威靈頓公學(Wellington College)就曾開設「快樂學」課程,當時卻引起教育界一陣譁然。多數意見認為,「如何快樂」不應成為一門課,學生修了這堂課,得到高分就代表很快樂嗎?

但,十幾年後,人們對快樂學的看法已經改觀!也許因為世界變得太快太複雜,快樂反而成為現代人的共同想望,成為全球顯學,也是各國施政重要指標。

2011年,經濟發展與合作組織(OECD)發表「美好生活指數」(Better Life Index)。隔年,聯合國將每年3月20日訂為「國際快樂日」,並發布「世界快樂指數報告」(The World Happiness Report),以經濟表現、社會支持、健康預期壽命,及政府貪腐程度等客觀指標為標準。2019年結果出爐,由芬蘭奪冠,丹麥、挪威位居二、三名;台灣排名25名,比2018年上升一名,繼續站穩東亞冠軍。

這些調查的標準或許不同,對快樂的追求卻一致。「人類文明發展,是在追求快樂、幸福,不是追求錢。追求錢,是因為認為錢會帶來快樂、幸褔,」研究快樂學多年,資策會前副執行長、資拓宏宇董事長黃國俊觀察。

翻開哈佛、耶魯深受歡迎的「快樂學」課程,都以正向心理學為基礎,講述如何透過轉變心態與作法,讓自己變得更快樂。

的確,談到快樂,浮現在許多人腦海的,往往是正向心理學。提倡者、美國賓州大學教授馬丁‧沙尼文(Martin Seligman),將其定義為「用科學方法,研究最優化的人類生活功能。」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張仁和指出,這項概念,最早能追溯至80年代的美國。當時,許多名校大學生濫用藥物成習,心理學家從研究發現,若能強化個人自我價值(Self-esteem),便能減輕藥物濫用。

包括加州政府、各地方組織無不持續研究、推廣自我價值,到了90年代,帶動正向心理學興起。2006年,《祕密》(The Secret)在全球出版後,更將這股風潮帶到最高。

「要改變你的狀況,首先必須改變你的想法。」《祕密》傳授正向思考力量的法則,該書四個月就銷售破500萬本,成為美國史上最暢銷的勵志書。

過度正向 恐淪為情緒壓抑

正向心理學概念在學界有過幾次論戰。2011年,美國心理學協會官方刊物,發表對正向心理學庸俗化、誇大宣傳的擔憂。

這並非毫無根據。反對者認為,人的情緒形成,相當複雜,通常得在完整的脈絡下,才能適度地解讀,並不像正向心理學主張,能輕易把情緒分成「正向」「負向」,且其鼓勵人們遇到困難時,儘量往正向思考,等同壓抑負向的那一面。

「你的正向是真的正向嗎?還是為了逃避痛苦?」看見心理諮商所臨床心理師李介文指出,認清現實、了解自身狀態,才是啟動正向思考的第一步。

如同電影《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主角萊莉(Riley)腦中的喜悅、憂傷、憤怒、厭惡與驚訝等五種情緒,各司其職,沒有誰比誰重要。

以正向心理學研究見長,美國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教授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過去受訪時也直陳,正向思考或許對短期內的恢復情緒有些幫助,但也可能傷人。「這樣的氛圍會使人隱藏真實情緒,導致人們無法好好處理傷口,」他道出擔憂。

無論是正向思考、建設性思考,「有個重點是不要太用力,」振芝心身醫學診所主治醫師洪敬倫觀察,很多人看待正向思考,「有點像啦啦隊搖旗吶喊,(認為)明天的我要比今天更好。」反而會把自己推往目標導向,加諸壓力。

張仁和分析,過度的自我價值和正向思考,會喪失對自我能力認知的現實感。當正向思考不斷強化,一味告訴自己「我很棒」,容易使人變得更極端,甚至連中性的意見也無法接納。

活在當下 學習面對挫折

當全球反思正向心理學失控時,也有愈來愈多人開始正視並擁抱「負能量」。有好一陣子,臉書等社群平台上,與負面情緒相關的貼文,常引起共鳴。格蘭特建議,當我們面對逆境,別試著立刻改變情緒,反而應學習接受負面情緒、承認壓力與傷痛。

「人生怎麼可能沒有壓力?我不會期待一帆風順,有面對壓力的能力比較重要,」李介文說。

物極必反。過度正向思考會使人失控;但在負面情緒中循環,可能使人罹患憂鬱症。能學著在兩者間取得平衡,才是解方。

相對於把情緒分類為正向、負面,主張讓心回到當下的「正念」(mindfulness)風潮,這幾年從西方吹到東方。Google、蘋果、美國職籃(NBA)金州勇士隊,到國內的廣達電腦、台積電等知名企業,都在內部開設相關課程。2014年2月,《時代雜誌》(TIME)也以「正念革命」為封面專題。

1979年,喬‧卡巴金(Jon Kabat-Zinn)在美國麻州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成立正念中心,將在各科別做過治療、服了藥,病情卻無起色的患者集中,進行為期八週的「正念減壓課程」。

結果發現,在情緒、疼痛、壓力等指標上有所改善,也促使各家醫療機構效法。如今包含史丹佛大學附設醫院在內,北美已有超過300家醫療院所設有正念減壓門診。

正念不只可修復情緒,研究也證實,練習正念,能增強腦部調控情感、專注力,尤其能降低憂鬱症復發的機率。

究竟什麼是正念?洪敬倫解釋,「正」不是指正向,而是正在、不偏不倚,「念」是今天的心;換句話說,是覺察當下身心的所有現象,以及感知外在。

舉例來說,當與友人用餐,就好好享受這段相處時光、細細品嘗食物風味,別滑手機,也別想回家還有什麼工作得完成,否則只是讓自己更焦慮。

面對憂鬱、壓力、焦慮,我們常試著改變它,但念頭愈轉愈煩。就像你眼前有杯混濁的水,無論用任何方式攪動,只會更汙濁;唯有靜待雜質沉澱,才能見得原始的清澈。

也因此,正念的另一要素,是無分別心、放下判斷、執念,在面對挫折時,才能更快進入解決事情的狀態。「事情發生的當下,一定有情緒,但不要抓著情緒不放,這需要訓練,」曾是憂鬱症患者,用心快樂社會企業創辦人趙士懿分享經驗。

但,只要好好練習正念,就一定能快樂嗎?「與其說它是萬靈丹,不如說是種生活態度,而且就像運動,要持之以恆,」張仁和提醒。

洪敬倫強調,正念不是與世無爭,是覺察自己心性後,做出該做的行動;正念也不是修行、遁世,每個人學習正念後,還是得面對原本的問題,找出解方。

聽起來老生常談,但,快樂真的沒有學習捷徑,唯有活在當下,練習與各種情緒同在,從根本改變慣性思考,不求粉飾太平,面對、接受、處理它,才能活得自在。境由心造,當人自在了,內心自然能感到快樂。

Box

台灣大專院校也掀快樂風潮

成大、北護大、大仁科大

「幸福學」課程各領風騷

當「快樂學」風靡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名校,台灣從南到北,成功大學、政治大學、大仁科技大學、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等校,也自2012年起,陸續開設「幸福學」課程。《遠見》記者實地走訪這幾所學校,分析各自特色。

成功大學:重視體驗,曾是全校第二熱門通識課

有17年諮商輔導經驗的成功大學學生事務處心理健康與諮商輔導組臨床心理師廖聆岑,正是該校「幸福學」通識課程的主要推手。

她表示,通常學生面臨問題,才會到諮商室,但她認為,學生應該平常就學習如何讓自己更好、更快樂,便在2012年開設「幸福學」。

這門課,修課上限60人,登記選課人數曾在2016年超過1400人,名列成大第二熱門通識課。

廖聆岑透過課程設計,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快樂、幸福的定義。她特別規劃了「失敗日誌」「自我大挑戰」二堂課。

前者回顧生命中某次挫敗經驗,讓學生反思,如果再遇到類似情況,如何縮短情緒受影響的時間。

至於自我大挑戰,則是完成一件自己一直不敢嘗試的事。有人在校園做自由擁抱(free hug),有人向父母出櫃等。當實際執行了,即使失敗,心裡會更踏實。

多數人對幸福的定義是生活很順利、完美。但廖聆岑認為,當遇到挫折,還能平靜面對,才能真正走在快樂的道路上。

台北護理健康大學:推動BMI心指標,養生也要養心

「身體有體適能檢查,大部分的人知道怎麼養生,卻不知道怎麼養心,」研究心理學多年,台北護理健康大學人類發展學院院長李玉嬋,有感於國人普遍不重視心理健康,她建構了「BMI幸福心指標」:「Be-friends」(友善親密)、「Mindfulness」(正念)以及「Identity」(意義認同),並與社區健檢合作,讓民眾檢視心理狀況。

受試者可以根據自己的主觀狀況評分,滿分10分,若低於6.5分,就可能有憂鬱傾向。

為了讓學生在年輕時就能留意心理健康,去年9月底,她更進一步在北護大開設每堂0.1學分的「幸福學」,為期六週,找來不同專家演講。

「當你開始覺察身邊的幸福從哪裡來,才會更珍惜幸福,」是許多學生給李玉嬋的反饋。

大仁科技大學:全校必修,15名教授編寫專屬課本

驅車來到位於屏東的大仁科技大學,還沒走進校園,就看到校門旁的大石頭上,刻著「幸福大仁」四個字。

2013年,大仁科技大學校長王駿發推動「幸福學」課程,隔年將其列為全校必修通識,並找來14名校內教授,編了《幸福學概論》,做為上課用書。

「幸福有很多觀點,」王駿發解釋,大仁科大的「幸福學」,是由護理系、藥學系、社工系、餐旅系等教授輪流授課,也是與他校最大的不同。

電機工程出身的王駿發相信,科技始終來自人性,「人性」,就是為了讓人類活得更快樂、幸福。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6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reurl.cc/2VOAX】
【立即購買遠見雜誌6月號:https://reurl.cc/88V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