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台灣、越南、印尼、緬甸 供應鏈下南洋
中美貿易戰一波又一波,許多跨國企業已經發現,「大陸製造」真的回不去了!《遠見雜誌》深入剖析,高階回流台灣、中低階布局南洋,已成台商最佳解方。除了台商正在大挪移,其他國家的跨國供應鏈也正在下南洋,前進東南亞。
《遠見》團隊直擊,今年截至6月21日,台商返台擴產共3864億元,全台各工業園區,從高雄和發、嘉義大埔美、台中、桃園各工業區,瞬間冷門大翻身。
《遠見》團隊並前往越南、印尼、緬甸等地採訪,帶回第一手觀察。發現越南已成為外資投資最熱國,FDI比去年同期成長七成;印尼政經情勢穩定,和碩、寶成、聚陽都選中印尼分散產能;緬甸則是由政府主導拚經濟,成為人力密集傳產的最佳聚點。
供應鏈下南洋,企業的真實狀況與心聲如何?企業又如何在貿易戰中逆勢求生?
「客戶一句話,不轉移產能就轉單,你說,我們能不走嗎?」6月初,《遠見》記者與人在蘇州的台商通電話,他語帶無奈地說。他的公司做感測模組,在大陸無錫、南昌都有工廠,客戶主要是美國公司。
去年中美貿易戰一開打,一家美系品牌就率先要求他,必須在中國以外地區增設備援工廠,「當時氣氛還沒這麼緊張,沒想到,今年3月,就緊急要我們將產能轉出,還說,愈快愈好!甚至強烈暗示,如果我們做不到,就考慮換其他供應商。」

台商紛紛驚醒覺悟 「中國製造,回不去了」
他們唯一競爭對手是一家大陸廠商,已到越南設廠。雖然他自認技術更好,良率高出對手三成,但美國不讓中國製造了,「若涉及高科技、資安,中國製造更是一點機會也沒有!」「我們不轉移產能,只能眼睜睜看訂單被拿走。」
祭出追稅手段 大陸防業者出走
《遠見》團隊直擊,今年截至6月21日,台商返台擴產共3864億元,全台各工業園區,從高雄和發、嘉義大埔美、台中、桃園各工業區,瞬間冷門大翻身。
《遠見》團隊並前往越南、印尼、緬甸等地採訪,帶回第一手觀察。發現越南已成為外資投資最熱國,FDI比去年同期成長七成;印尼政經情勢穩定,和碩、寶成、聚陽都選中印尼分散產能;緬甸則是由政府主導拚經濟,成為人力密集傳產的最佳聚點。
供應鏈下南洋,企業的真實狀況與心聲如何?企業又如何在貿易戰中逆勢求生?
「客戶一句話,不轉移產能就轉單,你說,我們能不走嗎?」6月初,《遠見》記者與人在蘇州的台商通電話,他語帶無奈地說。他的公司做感測模組,在大陸無錫、南昌都有工廠,客戶主要是美國公司。
去年中美貿易戰一開打,一家美系品牌就率先要求他,必須在中國以外地區增設備援工廠,「當時氣氛還沒這麼緊張,沒想到,今年3月,就緊急要我們將產能轉出,還說,愈快愈好!甚至強烈暗示,如果我們做不到,就考慮換其他供應商。」

台商紛紛驚醒覺悟 「中國製造,回不去了」
他們唯一競爭對手是一家大陸廠商,已到越南設廠。雖然他自認技術更好,良率高出對手三成,但美國不讓中國製造了,「若涉及高科技、資安,中國製造更是一點機會也沒有!」「我們不轉移產能,只能眼睜睜看訂單被拿走。」
祭出追稅手段 大陸防業者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