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屋族必看!首見「單身婚育補貼」要上路了
單身族跟新婚家庭有福了,這件事你一定要知道!
為迎戰少子化危機,行政院在6月底的畢業季發表「協助單身及鼓勵婚育租金補貼試辦方案」(簡稱單身婚育補貼),希望讓剛出校門的畢業生、剛進社會的小資族、或剛生小寶貝的新手爸媽們,解決痛苦的租屋困擾,只要符合相關條件,最多能領到為期一年的六萬元(每月5000元)補貼。
然而,政府從2007年就開始推出「整合住宅補貼資源實施方案」(簡稱住補,7/22至8/30開放申請),這次的新制度有何不同?會不會只是選舉衝人氣的伎倆?抑或又是個看得到、領不到的空中樓閣?還有,難搞的房東們會乖乖配合嗎?《城市學》近期採訪到多位專家,為大家疑惑。

條件再放寬,嘉惠2.4萬戶年輕家庭
首先,跟上路12年的住補方案相比,首見的單身婚育補貼大幅放寬了申請條件,不過第一年試辦名額只有2.4萬戶(單身青年和新婚育兒家庭各1.2萬戶),數量不及原本住補方案提供的6.5萬戶,明顯在試水溫。
負責該案的營建署國民住宅組組長歐正興說明,既有的住補以扶助弱勢為主,申請者平均每人每月所得須低於最低生活費的1.5倍,還要符合《住宅法》第四條規定的11種身分(低收入、65歲以上老人、曾受家暴、遊民等),要備妥的證明文件較多。
至於單身婚育補貼,不僅明確鎖定三大族群:20~40歲的單身青年、新婚兩年內的夫婦、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所得條件更大幅放寬至最低生活費的2.5倍。
以首善之區台北市為例,平均每人每月收入低於2萬4870元才能請領住補,若換成單身婚育補貼,低於4萬1450元就具備資格,更貼近年輕族群的實際薪資水平,所得標準也改以租屋縣市為準。【見上表】
營建署統計去年的住補方案,共有7萬6997戶提出申請,最後核准6萬5813戶,過關比率看似逾85%。但檢視個案背景,新婚或懷胎家庭身分申請的有1554戶,卻只核准986戶,不僅核准率(約63%)低於平均值,原因也多卡在所得超標,因此今年端出新方案跟住補雙軌並行,兩者並不衝突。
為迎戰少子化危機,行政院在6月底的畢業季發表「協助單身及鼓勵婚育租金補貼試辦方案」(簡稱單身婚育補貼),希望讓剛出校門的畢業生、剛進社會的小資族、或剛生小寶貝的新手爸媽們,解決痛苦的租屋困擾,只要符合相關條件,最多能領到為期一年的六萬元(每月5000元)補貼。
然而,政府從2007年就開始推出「整合住宅補貼資源實施方案」(簡稱住補,7/22至8/30開放申請),這次的新制度有何不同?會不會只是選舉衝人氣的伎倆?抑或又是個看得到、領不到的空中樓閣?還有,難搞的房東們會乖乖配合嗎?《城市學》近期採訪到多位專家,為大家疑惑。

條件再放寬,嘉惠2.4萬戶年輕家庭
首先,跟上路12年的住補方案相比,首見的單身婚育補貼大幅放寬了申請條件,不過第一年試辦名額只有2.4萬戶(單身青年和新婚育兒家庭各1.2萬戶),數量不及原本住補方案提供的6.5萬戶,明顯在試水溫。
負責該案的營建署國民住宅組組長歐正興說明,既有的住補以扶助弱勢為主,申請者平均每人每月所得須低於最低生活費的1.5倍,還要符合《住宅法》第四條規定的11種身分(低收入、65歲以上老人、曾受家暴、遊民等),要備妥的證明文件較多。
至於單身婚育補貼,不僅明確鎖定三大族群:20~40歲的單身青年、新婚兩年內的夫婦、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所得條件更大幅放寬至最低生活費的2.5倍。
以首善之區台北市為例,平均每人每月收入低於2萬4870元才能請領住補,若換成單身婚育補貼,低於4萬1450元就具備資格,更貼近年輕族群的實際薪資水平,所得標準也改以租屋縣市為準。【見上表】
營建署統計去年的住補方案,共有7萬6997戶提出申請,最後核准6萬5813戶,過關比率看似逾85%。但檢視個案背景,新婚或懷胎家庭身分申請的有1554戶,卻只核准986戶,不僅核准率(約63%)低於平均值,原因也多卡在所得超標,因此今年端出新方案跟住補雙軌並行,兩者並不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