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18大學群 碩士起薪首度大揭密

每到了年底,所有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都在思考明年畢業後,該何去何從?是直接進入職場?還是攻讀研究所,才能讓職涯鍍金?

根據教育部統計,攻讀研究所碩士的人數已連九年下滑。不少研究所老師都認為,目前已經進入「該讀卻不讀」的窘境,許多學生先投入職場,卻忽視研究所帶來的正面效益。

《遠見》深入剖析最前端的研究所趨勢,更與104人力銀行獨家合作,首度揭密最夯的碩士新鮮人實際起薪大數據資料,並專訪六位大學校長,暢談研究所選擇心法。同時帶領讀者認識18學群,邀五位學長姐分享職場經歷,整合歸納六大關鍵,讓就讀研究所順利加值人生!

「有碩士甚至博士學位,到底對薪資有多少實質幫助?」這是正考慮是否報考研究所的學生,及正在讀碩士班學生最在意的問題之一。

過去,這個疑問沒有明確數據佐證。很多人基於印象,認為理工、資訊碩士,起薪應該較高,尤其許多高科技企業對新鮮人學歷門檻要求就是碩士。而化學、材料、土木等工程科系,效益就不大;至於文史哲或藝術設計,有沒有碩士更沒差了。但多讀兩年碩士究竟可以增加多少薪水?

為了解惑,《遠見》與104人力銀行合作,以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對全國大學科系所做的學群分類為依據,撈取過去十年18學群所屬「大學畢業生」及「碩士畢業生」,畢業或役畢後第一份正職工作月薪資料,首度完整公開18學群大學與碩士起薪的中位數及平均數兩大關鍵數字,揭密碩士文憑的真實市場價值。



關鍵數字1〉工程、資訊、商管碩士,起薪至少4萬

由於所得分配不均的現象愈來愈明顯,平均起薪容易被少數極端值拉高或拖低,考量「平均數」無法真實反映學群實際狀況,我們先以「中位數」觀察,檢視18學群大學與碩士起薪。

中位數代表整體薪資數據的1/2位置,可看出多數人薪資的落點位置。

18學群中,碩士起薪中位數最高的前五名,分別是工程、數理化學、資訊、財經、管理,都超過4萬。工程高達4.5萬,數理化緊追在後,有4.4萬;熱門的資訊、財經並列第三、第四,都是4.2萬;管理第五,也有4萬。

對比教育部公布的近三年各領域畢業碩士人數,可發現薪資好的學群,就讀學生也多。人數最多的正是工程領域,一年有超過1萬6000名碩士生;其次是財經、管理,達1萬3000多名。

參照就業市場,104人力銀行今年6月公布的「新鮮人50好缺報告」,薪資待遇最好職缺,超過五成都是工程師,而且多是技術職,如軟體設計工程師、網路程式設計師、機械工程師等。

工程師遍布工程、高科技、半導體產業,其中演算法工程師的薪資更讓人眼睛一亮,是該領域的薪資冠軍,菜鳥月薪逼近6萬。演算法工程師的人才來源主要是數理化等基礎科學,以及統計科系,由於就讀相關基礎科學的學生較少,市場需求大於供給導致起薪跳高,甚至超越熱門的資訊碩士。

關鍵數字2〉文史哲與運動遊憩3.3萬,起薪最低

高薪熱門碩士符合大眾認知,低薪冷門碩士又是哪些?

答案也與多數人印象類似,文史哲與運動遊憩同為3.3萬元,在18學群中吊車尾。文史哲碩士在就業市場的實用性一直備受質疑,104人力銀行的統計也顯示,文史哲向來是一般企業開缺最少的學群。

專門針對文史哲開出職缺雖不多,導致起薪排名倒數,但不代表文史哲碩士求職無門或陷低薪,文史哲的思辨觀察,都能應用在行銷、企劃、人資上,只是不會特別指明文史哲作為求職門檻。

不過值得特別注意的是,一度被視為未來新興產業、甚至曾躍升熱門學科的生物資源學群,起薪卻與藝術學群同以3.5萬並列倒數第三低,令人大感意外。

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專業學院院長鄭劍廷表示,台灣市場小,生科產業規模有限,生物資源雖在產官學合作下推展,但生物資源從研究、驗證、實際成果、技術轉移、商業應用,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資金與反覆試驗,至今仍處於產業發展準備期,所以職缺普遍仍不多,多半偏向研究職。

關鍵數字3〉工程、數理化、資訊最有利,起薪增1.4萬

進一步對比碩士與大學畢業生的起薪落差,效益最高的又是哪個學群?答案是原本就位居碩士起薪最高的前三強:工程、數理化和資訊,前兩者可以加薪1.4萬元,資訊也增加1.3萬元。

中原大學工學院院長鍾財王指出,近年工程高階人才處於人才荒,不少工科畢業的大學生剛離開校園就能馬上找到工作,導致工科碩士人數跌幅最大,但高科技、傳產、精密工業,很需要高階工程人才,工程師也位於求才熱門排行榜首位。想要畢業就拿高薪,又有光明前景,工程碩士是非常好的選擇。

至於數理化與資訊碩士,受惠於近年來大數據與數位轉型是未來營運契機,國內大企業相繼成立大數據的相關部門,協助分析營運數據作為決策參考,也帶動這兩類的人才需求。今年指考放榜,資工科系已快逼退長年霸主電機科系,因此數理化與資工相關科系,被視為是因應下一波產業轉型的最佳就業選項。

關鍵數字4〉文史哲、醫藥衛生碩士起薪效益最低

而花兩年進修,對提升起薪效益最低的又是哪些學群?

答案不意外地又是文史哲,就業市場需求低,以致碩士學歷的加值效果也不高。其次則是醫藥衛生學群,僅增5000元。不過令外界好奇的是,醫藥衛生人才職場需求很多,攻讀碩士為何對薪資沒幫助太多?

台北醫學大學校長林建煌曾指出,醫療具高度專業,醫學系大學畢業生只要通過國考、取得證照,起薪即可達8萬以上;即使是護理、物理治療等科系,由於需求穩定,薪資也有一定水準。

醫學領域攸關生命照顧,注重實務養成,醫師和護理人員都須經過培訓、實習、各種相關考試,訓練嚴格且都有考試才能就業;除非學生的職涯目標為研究或教學,通常沒有特別的進修碩士或博士需求。

換言之,這種「證照比學歷更重要」的特質,就是醫藥衛生學群碩士起薪效益相對低落的主因。

關鍵數字5〉法政外語最有望取得極端高薪,值得一拚

中位數反映多數人的「薪情」,平均數則可看出「好薪情」有多好?平均數會因少數極端值而被拉高或拖低,卻也代表此學群中,存在某些特別高薪的職務。平均數若高於中位數愈多,代表該領域存在愈高的薪資,可讓想追求高薪的莘莘學子們當做求職參考。

結果平均數高於中位數最多的,第一是法政學群,落差達3506元;其次是外語學群,落差3257元。文藻外語大學英國語文系主任吳麗英表示,外語學群已從單一專業,變成橋接其他領域的重要橋梁,外語碩士除擔任教職,更有機會進入外交、國貿、媒體甚至高科技產業,待遇則取決於外語優異程度。文藻就有學生畢業後進入高科技業,因外語優異被外派至印度,起薪10萬。

法政領域的起薪差異也很大,尤其法律若鑽研的是新興熱門專業領域,如國際智財權,起薪自然大幅拉高。

關鍵數字6〉碩士需求工程最夯;外語落差大

最後,比較大學與碩士的統計人數落差,可發現,工程領域不論學士或碩士,都是人數最多的學群。顯示相關產業對於高階人才求才若渴,願意祭出高薪搶人。

反之,外語學群學士有2萬6559人,碩士僅有1397人,落差最大,也最有可能出現極端高薪的情況。顯示企業已將「外語」視為輔助另一種專業的基本能力,而非單一專業,大學畢業就可滿足多數企業對於外語的需求。

想在未來就業路上擁有「好薪情」,在以志向、興趣為選擇研究所的前提下,這份就業薪資市場五個關鍵數字的實際戰果值得參考。

【本文摘自2020研究所指南;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www.gvm.com.tw/】
【立即購買2020研究所指南:http://bit.ly/2ma7V2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