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轄市改制十年,改對了嗎?

2010年,台灣地方自治實施60年來最大變革:直轄市改制、縣市合併。當年,除了首都台北市不變,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單獨改制或合併升格;加上2014年桃園縣改制為桃園市,「六都」加16縣市的行政區域正式成形。今年適逢直轄市改制十週年的日子,哪些縣市在改革過程飽受委屈,卻仍在逆境中成長?《遠見》帶你檢視過去、展望未來!

走進高雄田寮,知名的「月世界」地景處處可見,鋸齒狀的裸露山脊冷峻陡峭,綿延不盡的荒涼,如同月球表面一般。

田寮的人口數,也像植物在月世界的山頂一樣「很難生長」。2010年有9622人,2020年跌至7002人,根據台灣野村總研以年輪法計算,推估2050年只會剩下3462人,人口減少一半以上。

「新生兒一年不到十個,隨便考都前十名啦,」開著田寮唯一一家早餐店的丁素真說。

自從風光一時的民營糖廠,在1970年代不敵時代沖刷而關門之後,找不到工作的壯年人口便陸續外移,沒落至今,市場只剩魚攤、肉攤、菜攤三攤,走在空蕩街上的大多是老人家,久無人居的房屋逐漸破敗。

很難想像,如此凋敝的超高齡社會,行政層級不是一個村或里,而是台灣一級行政區的一個區。

都市與邊陲的M型化發展,就算是直轄市,不少區域想要發展仍不易。圖為高雄市田寮區;張智傑攝。圖/都市與邊陲的M型化發展,就算是直轄市,不少區域想要發展仍不易。圖為高雄市田寮區;張智傑攝。

都市vs.邊陲M型化,多處地方升格反倒退

「雖然田寮屬於直轄市,但沒有升格的感覺,」丁素真的女兒、惡地農夫工作室共同創辦人梁舒婷說,2010年高雄縣市合併升格為直轄市,田寮隨之從鄉變成區,十年過去,這裡卻沒有任何改變,只感覺圖書館的書變多了一點,公車多了幾條路線。

努力在故鄉推展地方創生的梁舒婷觀察,升格直轄市後,田寮不再有民選的鄉長,而變成公派的區長,兩者的差別在於,以前鄉長為了選票,常會幫忙地方社團找錢,如今區長若沒有預算,幾乎無法給予任何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