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2020 「共生」是唯一活路

疫後的世界充滿不確定感,但肯定的是,人類的關係正邁向各種新共生。未來,沒有人能夠「獨活」,攜手「共生」才是唯一活路。

「共生」並非是一個陳義過高的口號,反而是疫情帶給人們反省後的蛻變。《遠見》團隊走訪各界,發覺「共生關係」在疫後快速的風行,而「國際共生」「環境共生」「產業共生」「城鄉共生」「世代共生」「人機共生」等台灣特有的韌實力,正默默地萌芽、茁壯。

1〉國際新關係 從舊全球、去全球,進化到「新全球」

過去20多年來,工業製造因追求經濟效益極大化,走向全球分工,長鏈供應。如今,隨著疫情成為新常態,兩強駁火持續升溫,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副主任邱達生表示,2020年,中、美兩個經濟區塊正加速脫鉤。

但,儘管兩大強權相爭,加速「去中化」與「去美化」下,業界擔心的去全球化並不會發生,邱達生強調,後疫情時代下兩強雖對立,不可能「獨活」,得各拉聯盟共活。「美國勢必得放棄『美國製造』,回到多邊貿易。因隱匿疫情,不被世界信任的中國,也必須重新建立信任伙伴關係。」

邱達生表示,「新全球化」潮流下,過去傳統的區域經濟整合關係,例如歐盟、亞太經合會等,已無法應付新國際經貿挑戰。世界將逐步裂解成中美為首的兩大陣營,例如,中國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協定(RCEP),以親美陣營的日本主導的跨太平洋伙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等。

過去長期在國際上被孤立的台灣,也得把握機會,加入新區域經貿網絡中。中經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表示,各國積極串連新的區域經濟共生圈,台灣產業未來處境將更艱困,加入RECP可能性較低,但CPTPP是有機會的,得設法趕緊加入。

2〉環境新關係 從破壞環境、環境反撲,到「和解」

疫情也讓人們開始反思,人類必須學著與大自然共生。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長久以來,人類為了發展,不斷擴張,侵犯其他物種生存空間,破壞自然平衡,也讓野生動物的病毒,轉而侵入人體,引起各種疫災浩劫。

7月6日,聯合國發表的《預防下一次大流行病》報告指出,近年來,新冠病毒、伊波拉病毒和非典型肺炎等人畜共患的疾病,正加速從動物轉至人類,每年約有200萬人死於人畜共病,更重創全球經濟,近20年來,已超過1000億美元經濟損失,這甚至還未計入新冠肺炎的衝擊。

聯合國環境署副祕書長安德森(Inger Andersen)強調,人類活動對環境造成太大壓力,不照顧地球等於不照顧人類自己,若人類再繼續破壞生態環境,濫用野生動物資源,疾病將不斷從動物蔓延至人類。

另外,近年氣候變遷、地球暖化引發各種天災與生態浩劫,非洲蝗害、澳洲森林大火、大陸水患、日本土石流等。今夏,台灣高溫頻頻飆破百年紀錄,不但出現熱浪效應,更首度出現直逼攝氏40度高溫。

更令人擔憂的是,今年,南極不但罕見傳出熱浪災情,更出現攝氏9.2度高溫,專家憂心提醒,這不但會造成冰川融化,全球海平面上升,隨著萬年冰層融解,人類未知病毒恐被釋放。

聯合國警告,人類能阻止全球暖化失控的時間只到2030年,如果這十年間無法讓碳排放達到減降標準,整個地球氣候系統將會開始失控,物種無法忍受高溫,恐將滅絕,「物種滅絕,人類經濟成長也不可能好。」劉文雄語重心長說。

聯合國祕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呼籲,為防止各項環境浩劫,各國應盡快建立可持續的土地開發政策,鼓勵科學研究並建立新規範,來保護生物多樣性。因為,沒有其他生物,人類也無法獨活。

「地球上沒有任何一種生物可以單獨生存,」曾獲美國國家科學獎章、已故知名微生物學家瑪葛莉絲(L. Margulis),在1970年代提出這樣的理論:生物演化來自「萬物共生」,而非達爾文倡議的「物競天擇」。

瑪葛莉絲強調,自然界原就排除被任何一種生物獨占,好比說,人類不能離開細菌獨活,植物開花得靠昆蟲授粉才能結出種子,續命傳承。生物想要存活,得先學會共生。

於是,正當所有經濟活動與投資被迫按下暫停鍵時,一宗總投資金額高達7000萬元,亞洲第一起大型離岸風電鳥類監測研究計畫案,正式在台灣拍板,也引起世界關注。

5月27日,由台灣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達德能源集團,以及日本氣象協會宣布,將攜手在雲林離岸風力發電廠營運期間,進行為期三年的鳥類調查計畫。

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表示,東亞候鳥經台遷徙的種類每年超過300多種、上百萬隻。可以說,台灣是候鳥遷徙很重要的據點,也是全球鳥類生態變遷,最關鍵的地區,但過去鮮少有產業做過如此詳盡的鳥類遷徙調查。

日本過去雖有過相關經驗,也發展出AI識別鳥類體型、種類的技術,卻僅限於陸域風場,彭啟明說,「這次跟日本團隊密切合作,是亞太地區最大風場的第一個生態案例,很具生態指標意義。」

3〉產業新關係 從同行相忌、隔行隔山,到「合作」

而儘管疫情與兩強衝突,加速全球產業鏈解構,卻也讓許多的企業紛紛意識到,唯有合作,才是王道。

中鋼董事長翁朝棟就有感而發,做為工業材料龍頭廠,客戶瀕死,中鋼也無法獨活。於是,中鋼得扮演「桶箍」,牢牢護住客戶,「唯有他們先活下來,中鋼才有機會活。」

「一直以來,台廠都在別人的產業鏈內,無法靠自己獨活,」資策會產業情報所所長詹文男指出,疫情後更是,尤其是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更要建立生態圈,透過平台,互助協作。

二代大學創辦人陳來助觀察,疫情加速數位時代來臨,未來挑戰更大,台灣中小企業要打破傳統框架,跨業結盟,以虛擬總部、數位總部方式,集眾人力量,才能走得更快、更久。

身兼億載會會長的桂盟董事長吳盈進,也有著同樣的危機與使命感。雖然自家桂盟去年EPS創新高達8元,他正積極鏈結各界資源建立平台,協助企業度過危機。「產業鏈重組加上數位轉型挑戰,當務之急,我要趕緊幫協會建立打群架的平台。幫他們找到人才,鏈結國際。」

於是,在吳盈進的奔走下,億載會協同成大、長榮等大學為企業進行內部培訓,並與知名創新育成平台Rainmaking鏈結,吸納新創等外部人才。

不只傳產,台灣精品老字號也在疫情下,首度跨界結盟。像是寶島眼鏡,在總經理蔡宜珊努力促成下,攜手大樹、杏一藥局、新東陽、阿瘦皮鞋、春水堂等九大連鎖品牌,在日前合作發行「十倍振興券」,希望藉團隊助攻,發揮加乘效應。

4〉城鄉新關係 從都市集中、城鄉差距,到「共存」

疫情襲擊全球各大城市,人口愈多愈集中,受創愈嚴重,北京、東京、首爾、紐約、香港、米蘭、巴黎、新德里……,各國的大城市幾乎無一倖免。人們為了避疫,從都市遷徙回鄉鎮。

為了避疫,美國科技巨頭臉書、Google,也紛紛宣布繼續維持遠距工作。科技助攻下,「二地居」將成新常態。

其實,曾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現任芝加哥大學商學院教授拉古拉姆.拉詹(Raghuram Rajan)早就在《第三支柱》中主張,民主國家發展,除了「國家」與「市場」兩大支柱外,社區是關鍵的第三支柱。

拉詹認為,當國家與市場失靈時,政府應下放權力到「社區」(社群),讓社區發揮作用,唯有如此,才能補救全球化造成的資源分配不均,避免失業等危害集中到少數地區、少數人群上。

而嚴重高齡化的日本,近年隨人口減少,面臨嚴峻的「地方消失」挑戰。「共生社區」強調藉由社區互助力量,讓高齡者在地安老,青年返鄉地方創生,成功翻轉偏鄉宿命,社區也因此成了穩定社會的基石。

5〉人機新關係 從人類主宰、機器取代,到「AI輔助」

以往,科技的發展進程中,隨著機器、人工智慧的技術愈發成熟,人類總擔心會有一天將被機器人取代所有工作,但此次疫情卻證明,人其實可以善用人工智能及智慧機器幫忙解決問題,機器人將成為人類日常生活少不了的夥伴,人機共生也將是未來人類社會發展的主基調。

機器人已從過去封閉的工廠生產線,跨進人類生活日常,被大量應用在醫療、服務、教育、運輸等各個領域。

《遠見》最新調查發現,台灣企業認為未來AI應用發展最快的前五名,分別是醫療診斷,占比約69.9%、智慧及虛擬辦公室,占比約50.4%、生產製造,占比約35.4%、物流倉儲與智慧家居分別為25.9%。

而台灣民眾對於AI應用,接受度最高的前五大分別是,環境清潔43.5%,智慧家居37.9%,生產製造36.3%,醫療診斷33.7%,教育學習33.6%。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副所長鍾俊元指出,遠端醫療、學習、工作、外送等四大遠距服務產業,五年內產值將成長80%,估計將達新台幣16兆元。疫情也讓「數位經濟」快轉,估計至2030年,將占台灣GDP的60%。

前副總統陳建仁則分析,這次台灣防疫有成,除了中央疫情中心資訊即時透明;公民主動配合參與更是關鍵。其中,備受國外關注的口罩地圖,疑似病例熱點等,都是公民透過開放平台,主動參與協作的。

後疫情時代,沒人能斷言,病毒何時消失,但可以確定的是,「在地球所有人都安全之前,沒有人是安全的。」後2020時代來臨,沒人能「獨活」,「共生」將是唯一的活路!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8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www.gvm.com.tw/】
【立即購買遠見雜誌8月號:https://bit.ly/2D4gj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