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島的下個願景:2030年,全民都是科技新貴!

世界慢下腳步,台灣反而加速。科技業讓台灣捱住經濟的衝撞,角色愈形吃重。但越過2020年拐點後,台灣科技業卻也面臨著一個避不掉的課題——人才荒,若不積極以對,恐落入由盛轉衰的命運。

人才是國力根本,而台灣卻因為理工博碩士劇減;科技人才被大廠磁吸,導致中小企業乏人所用,人才嚴重失衡;本土科技業產能的擴充,以及全球的積極搶才,造成人才供不應求……

總之,台灣科技人才危機,迫在眉睫,而目前包括政府、產業界和學界都已意識到造才、養才的重要性,尤其,科技部更意識到,未來,科技的應用將無所不在,因而計劃透過全民科技素養提升,讓2030年人人化身成為科技新貴……台灣的科技人才荒,似乎已在黑暗中鑿出曙光。

台灣是科技島,這句話在歷經2020年的疫情洗禮後,意向更為鮮明!

三組數據,足以說明科技業在當今台灣不可取代的角色。

首先,2020年疫情,讓全球GDP下跌4.4%(IMF國際貨幣組織數據),台灣卻是少數逆勢成長的國度。主計總處估計,台灣2020年經濟成長可達2.54%。其中,資通訊業更是頂住成長命脈的要角!以去年全年電子業出口值來說,年成長就高達17.9%,遠高於整體產業平均的4.9%。

台股迎牛市跨越16000點 科技類股居功厥偉

其次,去年台股一舉衝破30年前12982點的天花板,年後行情更勢如破竹越過「萬六」,集中市場總市值更由1990年的新台幣7.6兆元,大幅擴增至2021年元月的47.54兆元。

然而,台股市值增長,科技業居功厥偉。據台灣證券交易所表示,以2020年來說,電子類股市值進一步提升至大盤的六成,其中半導體就占了四成,而光台積電,就貢獻了半導體三成權重。

第三,工研院產科國際所IEK推估,去年台灣半導體產業總產值達3.22兆元,年增20.7%,遠優於全球5.1%的年成長率(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數據),台灣在全球供應鏈扮演核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