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梅克爾時代的變與不變,台德如何展開新局?

2021年9月26日,德國舉行國會大選,這場選舉罕見受到關注,因為不管結果如何,新總理將不再是所有人熟悉的梅克爾!16年任內,梅克爾帶領歐盟度過重重危機,更讓德國成為世界不容忽視的穩定力量。當她步下政治舞台,國際政治將有什麼變化?對台灣而言,台德關係會怎麼走?《遠見》為您深入剖析。
2005~2021年間,中華民國選出了三位總統,美國歷經四位白宮主人,法國也有四位總統搬入了愛麗舍宮,英國共計五位首相先後住進唐寧街10號,日本則是換了九位(10任)首相。

唯獨德國,在這16年間,都由梅克爾(Angela Merkel)擔任總理,16年的歲月有多長?足以讓呱呱墜地的嬰兒成為青少年,大約占了人類平均壽命的1╱5。

也無怪乎當梅克爾宣布不再連任時,德國境內高達四成選民不知道要將票投給誰?多數受訪者更表示,這次大選沒有任何候選人或政黨足以吸引選民,因為現今德國青少年們的成長過程中只有一位總理:梅克爾。

2000年,時年46歲的梅克爾是當時德國總理柯爾(Helmut Kohl)口中的「我的女孩」(mein Madchen),她登上基督教民主聯盟(CDU/CSU,基民盟)的領袖大位。

五年後,梅克爾接任德國總理,成為德國至今上任年紀最輕的總理,更是首位女性總理。

被稱為「危機總理」的梅克爾,帶領日耳曼民族度過許多艱難時刻,包括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2010年歐債危機、2015年難民潮、2016年英國脫歐,再到2020年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這位理性、務實且以解決難題著名的政治領袖,已確定被寫入史冊中。

2021年9月26日,德國舉行國會大選,這次選舉結果與過去最大不同的是,德國將產生一位新的總理,不論他或她多麼相似,都不再是梅克爾了。

這場幾近萬里(9276公里)之外的選舉,對台灣有什麼影響?

梅克爾並非那麼親中

首先,任內被貼上「親中」標籤的梅克爾,真的親中嗎?

在16年的任期中,梅克爾訪問中國的次數讓西方領袖無法望其項背,更令外界側目的是,梅克爾訪問中國的地點不限首都北京。舉凡南京、西安、成都、杭州等城市,都有這位被外界視為「親中」的德國領袖足跡。

梅克爾為了解中國事務付出的努力,為她贏得了北京的高度肯定,中國駐德國前大使史明德將目前的中德雙邊關係描述為「合作共贏的示範者」,梅克爾過去16年的執政,更被視為中德關係的「黃金時代」。

只是,這段「黃金時代」也並非這麼閃亮。

2007年11月,梅克爾不顧北京反對接見達賴喇嘛,造成兩國關係緊繃,當時梅克爾幽幽地說:「我有權見任何人」;2018年5月,梅克爾訪問中國,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時,要求釋放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遺孀劉霞,7月,劉霞抵達德國定居至今。

2019年9月6日,梅克爾飛抵中國北京,這是她任期內第12次訪問中國(也是最後一次),下飛機後,她風塵僕僕地趕往人民大會堂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會談,當時香港「反送中」民主運動如火如荼,梅克爾當面向李克強指陳「必須賦予香港公民權利與自由」,停止暴力鎮壓,並在聯合記者會重申德國支持香港民主的立場。

這逼得李克強藉這場記者會表達中國的官方立場,成為香港「反送中」運動以來,首名公開表態的中共政治局常委。

翌日,梅克爾在中國武漢華中科技大學演講時,向在場的學生們說,「比起過去任何時候,我們必須更加多邊地、而非單邊地思考與行動……(德中)需要的是合作,絕不是孤立。」

梅克爾選擇在李克強面前力陳支持香港的論調,隔天,卻又向中國莘莘學子強調兩國合作的必要性。顯然,在這位務實的德國領導人心中,支持民主與經貿合作,同等重要。

德國對中國長期推動「貿易帶來改變」的政策或許差強人意,但梅克爾確實成功與中國打造堅實的貿易關係。在梅克爾準備卸任的此時,中國目前已是德國最大的貿易伙伴,雙邊貿易額在2020年達到2580億美元,即使有新冠疫情的衝擊,這個數字仍比2019年增加了3個百分點。

2021年3月,梅克爾政府決定派出「巴伐利亞號巡防艦」巡弋亞洲,創下德國20年來的軍事先例,儘管巡弋路線避開台灣海峽,但穿越南海的航行路線再度讓中國跳腳。

確實,在檢視德國統一後歷屆政府的中國政策,可以發現,沒有一個德國政府立場不親中,但與長期推動德中關係的前任德國總理施若德(Gerhard Schroeder)相比,梅克爾更願意在價值觀與利益間努力尋求平衡,著實為德國爭取了更多國際支持。

但問題是,接班人會有意願、能力,來延續梅克爾的中國路線嗎?

梅克爾將繼續看守

當然,這得先看接班人是誰。

德國在2021年9月26日完成國會大選,在新政府成立前,梅克爾繼續擔任看守內閣總理,即便法定任期在2021年9月底結束,但梅克爾仍無法立即卸下執政重任。

根據出口民調,德國社民黨(SPD)在大選中贏得最多的席次(但不過半),比起表現低迷的2017年,得票率提升了超過5%,取得了籌組聯合政府的優勢。

在個人支持度上,社民黨黨魁蕭茲(Olaf Scholz)也大勝梅克爾所屬基民盟(CDU)的繼任者拉謝特(Armin Laschet),在實務、不輕易許諾等特質上,蕭茲與梅克爾頗為相似,他也樂見選民如此期望,曾經在雜誌照中模仿梅克爾經典的菱形手勢入鏡。

外界預測,社民黨可望結合這次大選中同樣表現亮眼的綠黨與自民黨(FDP),共同組成新的聯合內閣。

這也代表綠、自兩黨可在新政府中發揮超越以往的影響力。重視氣候議題的綠黨與支持自由市場的自民黨儘管在基本價值觀上相左,但兩黨都重視人權、反對專制政權的中心思想,將讓德國新內閣對中國抱持更加戒慎的立場。

那麼,德國民眾對德中關係有何期待?

根據德國民意調查機構「Forsa」在德國大選前的民調,58%的受訪者認為,德國政府應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的態度,即使代價是對德國經濟的負面影響。主因是中國的迅速發展,德國企業普遍擔心專業技術外流,擔憂與中國的競爭漸趨不平等的情緒也日漸膨脹。

為何你一定要認識綠黨?

根據大選結果,德國社民黨選前已對外宣稱,無意再與基民盟合作組閣,兩大黨都必須爭取綠黨及親商派的自民黨兩黨的支持,才能取得執政地位。這確定了德國國會將面臨自1960年代以來首次的三方組閣。

這意味著,不論是帶領社民黨打贏選戰的黨魁蕭茲,或是梅克爾力挺的基民盟黨魁拉謝特,都必須努力拉攏小黨、爭取合作,才能獲得領導下屆德國聯合政府的機會。

目前,德國新聯合內閣最有可能出現的組合有二,其一是被稱為「紅綠燈」的聯盟,由政黨代表色為紅色的社民黨主導,再加上綠黨(綠)和自民黨(黃);其二是「牙買加」國旗配色組合,由政黨代表色為黑色的基民盟主導,再加上綠黨及自民黨。

相較於兩大黨溫和的中國政策,扮演關鍵角色的綠黨、自民黨立場都較為強硬。未來在新內閣中的政策辯論以及執行,勢必要歷經多番角力。

德國國會大選結果出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小黨」就屬綠黨。從選前各種民調就可發現,綠黨的主要支持族群為千禧世代的德國年輕人。

德國政府如何組成? (BOX)
單一政黨當選國會席次過半,依法取得執政權力;但若無一政黨擁有國會過半席次,則由政黨間相互聯盟,取得過半席次後組成聯合政府。 就算單一政黨在選舉中獲得相對多數席次,如果無法成功與其他政黨聯盟,也無法執政。

綠黨黨魁曾是友台小組成員

綠黨究竟為什麼能夠贏得德國年輕選民的心?其實,早就有跡可循。

在2019年歐洲議會選舉時,歐洲綠黨已獲不少歐洲選民支持,德國千禧世代重視環境議題的程度,早已高過於政治意識形態。

尤以在瑞典氣候少女童貝瑞(Greta Thunberg)發起「週五為未來而戰(Fridays for Future)」的環保運動之後,德國全境處處響應、遍地開花。

再者,德國兩大政黨長期忽視年輕選票。以2021年的這屆選舉為例,社民黨候選人政見著重退休金制度,基民盟則聚焦於稅改,訴求選民的年紀明顯較高。

德國30歲以下年輕選民的投票率將近68%,卻被兩大黨無視,這給了其他小黨搶攻年輕選票的絕佳機會。年輕選民在這次大選的助攻,將綠黨一舉推到德國第三大黨的地位。

在2021年德國大選中,綠黨屢屢創造選戰話題,黨魁之一的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更在枯燥單調的選戰中成為媒體寵兒。

現年40歲的貝爾伯克,1980年出生於德國北部的漢諾威(Hanover),巧合的是,綠黨也在同年創黨,貝爾伯克從不掩飾角逐德國總理大位的雄心。

她在2019年年末的綠黨代表大會上獲得了高達97%的選票,連任黨魁。

值得一提的是,相較於傳統德國兩大政黨,貝爾伯克的中國政策立場更為強硬,過去還曾擔任德國國會友台小組的成員,嫻熟兩岸事務。

德國大選落幕後,組閣正在進行式。無論新聯合政府的最終組成政黨為何,綠黨都將扮演關鍵角色,貝爾伯克的政治路,正走向另一個繁花勝景。

台德持續深化綠能合作

那麼,台灣將如何面對「後梅克爾時代」的政治新局?

整體而言,德國在兩岸議題上並沒有特別的政策規劃,對台貿易與經濟互動上仍抱持開放的態度。加上近年台灣政府提倡「非核家園及綠能」的主軸議題,台灣是否能從德國借鏡甚至合作?

身為歐洲主要國家,德國在綠色能源的規劃具示範作用,更把廢核計畫從2036年提前至2022年。

此外,德國發展「離岸風電」行之有年,相關法案多年來也不斷滾動修正。

總部位於德國布萊梅的台灣「達德能源」(wpd)董事長王雲怡從事綠能產業已逾20年。

她觀察,由於再生能源屬於分散型電力,與社區息息相關,政府對於宣導與說明仍嫌不足,如何塑造並凝聚社會共識,提升對綠能的認識與支持是當務之急。

對照德國發展綠能已具社會高度共識,政策規劃到位,目前再生能源已占全德總電量的40%,相較政府計畫在2025年將再生能源比例提高到總電量的20%。台灣高達98%的能源仰賴進口,可以向德國借鏡學習的地方很多。

在德國大選後的記者會中,德國在台協會處長許佑格(Jorg Polster)認為,德國新政府期待與台灣持續交流,舉凡經貿投資、離岸風電、醫療能源、文化教育、航空交通、司法和官員互訪與都是期待深化發展的領域。

文藻外語大學德國語文系副教授張嘉斌認為,台德間的政治聯繫不會產生巨大調整,攜手推動實質交流,對雙方才有助益。

德國阿登納基金會(KAS)亞太地區研究員David Merkle接受《遠見》採訪時指出,德國各政黨對於維持台灣海峽秩序穩定的意識已大幅提高,不約而同各自在競選期間討論這個議題,德國新內閣成立後,將繼續透過歐盟與台灣深化在網路安全、科技合作、綠能政策的合作與交流。

實質合作重於政治象徵

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所長卓忠宏提醒,無論下一屆德國聯合政府如何組成,在經濟方面,德國依舊遵循務實路線,以經濟利益為主。

不過,在面臨中國人權、法治價值時,德國新政府將嚴謹思考雙方的不同立場,尤其當德國綠黨以第三大黨之姿進入內閣後,勢必更積極地推動「氣候、綠能與環保」的政策。

卓忠宏強調,屆時中國境內在經濟與環保議題上的矛盾,是德國新政府與中國是否能維持經貿關係的變數。

張嘉斌則認為,不必期待德國會追隨美國進行抗中的外交博弈路線,進而改變台德在政治層面的聯繫。

他說,台德已在教育、文化、科技及經貿等領域維持良好的交流互動,也透過議會外交與德國小黨國會議員建立友好關係。兩國應該持續加強這些實質關係,尤其是促進雙方年輕人的交流互訪,包括加強交換學習、文化交流、打工實習等活動。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11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www.gvm.com.tw/】
【立即購買遠見雜誌11月號:https://bit.ly/327ly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