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旅遊復甦解鎖觀光,台灣的機會與挑戰是?

疫情趨緩、邊境解封,全民引頸期盼!除了民眾想出國旅遊之外,觀光業更對後解封時代迎來外國觀光商務客滿心期待。國際旅遊因為疫情大洗牌,「VP值」成為各國旅客選擇目的地的關鍵字。《遠見》團隊採訪產、官、學、研,針對國境開放後的短期「新商機」、短中期「可能危機」,以及中長期「產業轉機」,全面體檢台灣觀光面臨的機會與挑戰,更殷殷期盼台灣邁向觀光大國!

還記得疫情發生前到處旅遊的美好歲月嗎?對一般民眾來說,守在電腦前搶特價機票,週末說飛就飛,小資族也能擁有美好的出國夢;對觀光業者來說,一年破千萬人次的來台觀光客,夜市、商圈人潮爆棚,飯店、民宿更是營收暢旺。

然而,這一切,都停在2019年底,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那一刻。

廉航倒閉、飯店轉手、老店歇業、商圈蕭條,國內眾多觀光業者一夕從雲端墜落,就算2021年國旅大爆發,面對疫情不穩、國境封鎖,不管是觀光從業人員,還是一般大眾,對於旅遊的未來,還是忐忑。

但隨著台灣確診人數超越400萬人,國人對疫情愈來愈見怪不怪,想玩的心情愈來愈擋不住;邊境封鎖,也愈來愈多國家選擇「與病毒共存」,而逐步鬆綁,讓許久沒有國際觀光客的業者,重見希望曙光。

經歷快三年時間,台灣觀光產業,總算要迎接大批國際觀光客回歸了嗎?

全球報復性旅遊心切,旅客人次最快明年谷底攀升

答案是,或許不會馬上,但確實值得期待!

除了疫情前的千萬入境旅客人次,顯示台灣確實有號召海外旅客的吸引力,最重要的,還是觀光產業在GDP的占比。2019年以前,台灣的觀光GDP平均落在4∼5%,若對照以觀光見長的國家,如日、泰等國的觀光GDP來看,占比可以到6∼7%,甚至到10%。意味著台灣的觀光產值,還有向上發展空間。

而根據學界跟業界的預估,如果國境解封,國際觀光明年就有機會迎來巨大反彈,到了2024年,則幾乎肯定會完全回復(表)。

圖/謝明彧整理

加上近兩年的國旅市場爆發,台灣2020跟2021年的觀光旅館國內旅客住客人次,分別達到748萬、627萬以上,都比2019年的592萬人次還多。旅行社數量更是不減反增,2021年旅行社共計有3226家,甚至比2019年疫情前多了81家,民宿業家數也較三年前大幅成長34%,增加了1495家,達5891家。

兩年多來的國內打底,旅客人次恢復可期,這都顯示台灣觀光產業,確實有機會在國境解封後,迎來新一波發展。

國境開了,但旅遊行為模式卻再也不同了

然而,就算國境開了、旅客來了,旅遊行為卻再也不同了。

「過去兩年的疫情,像是一場風暴,影響著每個人,也讓大家反思自身需求和喜好,帶來疫情前後截然不同的旅客偏好,」業務範圍橫跨香、台、星、韓、中、泰、馬、菲等東亞與東南亞國家的旅遊電商平台Klook,台灣總經理林耀民分享旅遊大數據背後的消費者行為洞察,疫情之後出現三大變化:

1.待得更久、玩得更深:

機票、住宿、必要檢測費用等成本的增加,加上事前防疫與安全準備耗精神、時間,愈來愈多人的旅遊天數,從過往的3∼5天延長到7天以上,不像以前會追逐「去的地方愈多愈好」,現在反而希望在同一地點待久一點、玩深一點,摒棄走馬看花的旅遊模式。

2.重視安全、希望自主:

疫後在安全與衛生考量下,對於共擠大眾運輸工具,或是與不認識的人同車共遊,難免覺得擔心。數據發現,許多人放棄過往跟團模式,寧願與信任的親友自組小團,確保同團旅客、景點選擇,都可自主掌握;交通上也更常選擇「自駕遊」,確保交通移動時不必與他人接觸,更可讓旅遊行程的安排,既安全也更具彈性。

3.更有溫度、速度更慢:

相較疫情前,79%的千禧世代旅客希望單身旅遊,疫情後陡降到只剩三成,旅行的意義從自我探險,轉為與所愛之人共同分享、重新建立連結關係。也因此,70%亞太區遊客,更傾向尋求悠閒輕鬆的「慢旅行」,不必趕行程,好好吃頓早餐、享受SPA,幫助放鬆和休息。

從追求便宜大碗高CP值,到與親友一起共享深度體驗創造慢生活,消費者對於旅行觀念的轉變,到底會為台灣觀光業帶來哪些質變?

《遠見》採訪產、官、學、研,從前觀光單位、大學教授、飯店董座到第一線經營者,依序解析國境開放後的短期「新商機」、短中期「可能危機」,以及中長期「產業轉機」,全面體檢在後解封時代,台灣觀光產業的機會與挑戰。

圖/疫情爆發三年,隨著各國逐步解封,預計明年開始台灣出入境旅客將大幅反彈。陳之俊攝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08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www.gvm.com.tw/】
【立即購買遠見雜誌08月號:https://bit.ly/3cZ2G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