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事】龍應台要說服魔鬼卻坐不上談判桌 文化界點燃服貿野火,燒到文化部長

曾以一把野火燎遍台灣的龍應台,這次反被野火吻身。先是文化界老友們炮火隆隆,在太陽花學潮中,又因一句學生「行動層面一百分,思想層面非常薄弱」讓年輕世代嘲諷批判。龍應台換了屁股換腦袋嗎?

服貿,席捲台灣的經濟風暴;文化,卻成了暴風眼。
二○一三年六月中《服貿協議》即將簽訂,開始引起社會討論之際。當時的國策顧問、出版人郝明義就跳出來大聲反對,發表公開信,並對《服貿協議》對台灣出版及閱讀生態影響進行調查採訪、舉辦公聽會。
這波對出版業上下游大規模的動員,引起更多人關注服貿議題,也可說是點燃反服貿燎原之火的最初火種。文化人展現了他們的力量。

文化部長遭服貿野火吻身

這就是「文化霸權」、「話語權」的力量。其實,出版人也藉由這個動員,告訴了台灣民眾,如果輕易把這個「話語權」讓渡出去對岸,對台灣影響絕對不只是經濟層面。
文化出版人的不滿還在延燒,先是文化界一千多人聯署致文化部長龍應台的公開信,出版界又組織了「台灣出版自由陣線」,要監督文化部,要求將進行中的兩岸文化協議之談判項目、業界代表公開。
出版文化界引發的服貿風暴,首當其衝的是文化部長龍應台。龍應台不只是政府文化政策主管,更是個象徵。她是有影響力的作家,多年來關切中國言論自由、她的基金會持續邀請中國進步人士來台參訪,她舉辦沙龍討論重要文化議題,她等於馬政府的文化招牌。
曾經以一把野火燎遍台灣的龍應台,這次反被野火吻身。先是文化界老友們炮火隆隆,之後在太陽花學潮中,又一句學生「行動層面一百分,思想層面非常薄弱」再引起年輕世代嘲諷批判。
批評龍應台「換了屁股換腦袋」聲音四起。
對於這個批評,龍應台的回應是:「你覺得我有嗎?」眼睛直直地瞪著你,四目相對。

行政手段阻擋中資書店

「四目相對」也是龍應台用來形容她面對中國的態度。她強調兩岸面對面溝通談判的重要,「你一定要用兩個眼睛看到對方。官員和官員可以四目相對,有其基本的誠懇,事情可以做出來的。」
「四目相對」要到了什麼?龍應台承認,這次《服貿協議》中,台灣要到的圖書進口可以由「綠色通道」加速出口「其實相當微小的一塊」。
不過她說:「或許是很小的一步,但目前我們和對岸政府,無論如何都要先建立互信的基礎,因為我們沒有傲慢的權利,我曾經說過出版上要寸土必爭,意思是要極盡耐心一口口一寸寸地咬,就算再小的都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