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吳東亮:我多次投降,被逼牆角,只能告官

「如果今天彰銀被淡馬錫標走,彰銀還在嗎?」「我們真的很遺憾,出錢出力,九年來,幫政府把虧損的銀行治理好,如果政府的態度有改變,沒關係,我們可以解約,不能這樣全部拿走!」日前,痛失彰銀經營權的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在一場跟朋友的聚會中,提及彰銀董監改選的結果語多無奈,在場的企業家也頻頻對現在的政府搖頭嘆息。

台新金小股東成了受害者

九年前,吳東亮是意氣風發的金融家,他的台新銀行在併入大安銀行與地方信合社後,於○四年大賺一百三十二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是新銀行的模範生,與富邦銀行並駕齊驅,直追消金龍頭中信銀。然而,九年後,吳東亮頭髮斑白、臉型消瘦許多,過去銳利的眼神已不復見,取代的是落寞的雙眼,他不只一次說,「如果可以重來,我不一定會來標彰銀!」
十二月八日,是台新金搞到全輸的一場戰役。彰銀召開臨時股東會,這場攸關公股與台新金經營權之爭的董監改選,出席率近九成,創下歷年來新高,在大戰七小時後,公股在九席董事中,拿下四席普通董事及二席獨董,共六席董事,取得經營權,等於把彰銀再次收歸「國有」。
只拿下三分之一董事席次的台新金,失去彰銀經營權,礙於財報編列因素,無法再將彰銀列為子公司,必須在今年底提列一四八億元的投資損失,導致今年原本預估全年要賺一六○億元的台新金,僅剩賺不到二十億元,讓原本寄望今年可以有豐碩股息的台新金二十二萬名小股東哀鴻遍野,不知權益要跟誰討。
「我多次投降,但都得不到回應,現在更把我們壓到最底,把我們逼到牆角,我們只能去告政府。」現在的吳東亮只能反擊,成為第一位告政府的金融業者,索賠百億,他說,「我唯一最抱歉的是股東,造成這麼大的損失!」
吳東亮的委屈,來自於財政部長張盛和的強硬,讓這場選舉演變成一場不公平的「戰爭」。

財政部變身市場派,和企業對幹

彰銀案歷經綠、藍兩朝,六位財政部長。過去兩屆改選,即使馬政府的財政部曾經請來前立法委員邱毅助陣打台新,但歷任財長都會與台新金協商,每次改選都維持台新金董監過半,董事長由台新派、總經理為官股派的共治局面。
但張盛和上任後,態度比過去財政部長強硬許多,除了去年因為吳東亮提出「台新金併入彰銀」的建議時,兩人見過一面,張盛和之後對吳東亮總是避不見面,全都委由財政部次長吳當傑處理,「不沾鍋」的個性跟總統馬英九頗為類似。
早在一年多前,張盛和就不斷放話誓言要奪回彰銀經營權,要台新「不和的話,就是戰!」近幾個月來,這位好鬥的部長不僅請次長吳當傑找主力券商董事長喝咖啡、打電話要求券商要依據券商市占率幫財政部收取委託書,甚至還傳出對三大委託書通路商及彰銀關鍵股東龍巖董事長李世聰進行查稅的動作,雖然財政部與李世聰都否認查稅,但身為政府的財政部,把自己當做「市場派」來對抗民間企業,這還是中華民國史上第一遭。
「我打電話給我一個好朋友,請他們支持台新,他們明白跟我說,在感情上、在道理上都該支持,可是他不敢。」台新金控總經理饒世湛說,誰敢跟政府的公權力對抗,這是不是白色恐怖?
即使在投票當天,公股還找來彰銀工會的員工協助舉牌,上面寫著「把票投給公股」,在投票過程中,一度因公股要求投票人亮票,且要攝影拍照存證,導致不少股東抗議,引起股東們的推擠,場面非常混亂。面對財政部不斷將「公權力」範圍「擴大」,台新金這次幾乎可說是吃癟的分。
因為對手是財政部,吳東亮下令台新金統統「不准動」,不拿彰銀股東會名冊;原本要收委託書,也因為委託書三大通路商辭退而不收;即使著名的小股東阿土伯親自拿著委託書要來給吳東亮,但吳東亮還是請他到現場投票,不敢收。甚至最後只要求董事席次能過半,不要讓台新金認列百億虧損,可以決定彰銀合併案的審計委員會,吳東亮一席都不要,連這樣,還是沒有得到財政部的認同,讓吳東亮這九年承受的委屈一次爆發!
這長達九年的爭議,始於○五年七月,台新金以每股二十六.一二元,總價三六五億元,標下彰銀二二.五%增資的特別股,比底價高出一四○億元,吳東亮願意出這麼高的價格,擊退原本勢在必得的競爭對手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全是看上了財政部出具的「兩張公函、三張紙」。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45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