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事】朱改革黨務 青年團「不排除砍掉重練」
朱立倫接任黨主席後,國民黨積極與網路結合,不僅行政院接連兩周舉行網路特訓,政策會也規劃一系列「UPolicy 挑戰政策」公聽會,進行網路直播,並成立臉書粉絲團。從行政院到國民黨統統動起來,試圖拉攏九合一選舉中,幾乎毀掉國民黨的「婉君」(網路大軍)。
除林益世,多數總團長未獲重用
只不過,國民黨找來的網路名人,被網友「譙」到不行;臉書成立不到二十四小時,即遭網友檢舉。國民黨似乎還沒發現,網路科技不是主因,權力結構才是核心問題,而改革絕非一朝一夕,網路也不會是救黨的萬靈丹。
老國民黨喊出「黨內改革」幾乎是歷史悲劇的重演。馬英九就是朱立倫的殷鑑。當年馬英九被視為藍營救世主,銳意改革的形象,試圖與老舊陳腐的國民黨劃清界線,○六年成立青年團,提拔年輕的青年團總團長林益世,使其政途扶搖直上,未料,林益世最後因涉貪遭判處有期徒刑七年四個月。
林益世之後的青年團團長須具備學生身分,每次選出來的總團長,一再刷新最年輕的國民黨中常委紀錄,但因欠缺表現與馬光環不再,媒體熱度一屆不如一屆。而太陽花運動後成立的行政院「青年顧問團」,也被當作笑話一場。
那些沒有背景的「學生總團長」,後來都到哪裡去了?其中有失望離開的,也有退黨的。第二屆總團長黃執中現在於中國推廣辯論活動;第四屆總團長周維毅擔任高中公民老師;第六屆總團長施宜佳是首位女性總團長,她因不受重用、適應不良,任期未滿即離職赴加拿大深造。
「志工化」,轉型青年服務團
最特別的是第三屆總團長梁靧。他出身綠營支持者家庭,但反感於綠營過重的意識形態,對國民黨曾充滿期待。他直言任期初期,國民黨內氛圍較去意識形態,多元意見紛呈,後來卻愈來愈像列寧式政黨。去年三月,梁靧參與太陽花運動,並衝進行政院,聲援學生要求前行政院長江宜樺下台的訴求。學運告一段落後,隨即退黨,從事道家推廣工作。
從事政治工作的僅有三位。第五屆總團長黃健豪去年投入連勝文陣營,擔任青年政策發言人,現任職於中央部會秘書處;而第七屆總團長淩濤,母親是黨代表,他是朱立倫連任競選團隊的活動組組長,朱連任後,進入新北市民政局任秘書。各自登山、各自努力。留在黨內的,有第八屆總團長徐巧芯,她在文傳會新媒體部擔任代理主任;去年九月剛選出第九屆總團長,為台大國發所林家興。
朱上任黨主席後,青年政策將如何調整?新任國發院院長吳肇銘說,朱立倫接任黨主席,會更重視青年世代,「不是說現有青年幹部更加重用,而是讓青年幹部更發揮作用。」他同時指出,由於青年單位代表性不足,現有的青年幹部人事將會有所重組,而青年團「不排除砍掉重練」。
組織方面亦有所調整,青工會成員普遍年齡層過高,理想年齡區間應介於三十至四十歲之間,年紀較大者會調整到社工會或建研會;至於學青部分,目前青年團運作心態不夠活潑開放,無法呈現多元意見,尤其青年團團長的甄選是委員甄選制,難以反映外部聲音,未來因應「志工化」目標,將轉型為青年服務團,公益角色增加,輔選比例降低。
不僅如此,國發院院長吳肇銘說,青年團將成立「青年跨黨聯盟」,不分黨派納入各界的年輕人力量,共同改造國民黨。他說,未來青年團的功用將是「反映青年的聲音,不反映國民黨的聲音」。
至於之前提出,不分區立委提名考慮開放青年海選名額,吳肇銘表示,保障席次非如外傳的二到三席,朱主席的想法是「愈多愈好」。
應避免再拿青年當樣板
除林益世,多數總團長未獲重用
只不過,國民黨找來的網路名人,被網友「譙」到不行;臉書成立不到二十四小時,即遭網友檢舉。國民黨似乎還沒發現,網路科技不是主因,權力結構才是核心問題,而改革絕非一朝一夕,網路也不會是救黨的萬靈丹。
老國民黨喊出「黨內改革」幾乎是歷史悲劇的重演。馬英九就是朱立倫的殷鑑。當年馬英九被視為藍營救世主,銳意改革的形象,試圖與老舊陳腐的國民黨劃清界線,○六年成立青年團,提拔年輕的青年團總團長林益世,使其政途扶搖直上,未料,林益世最後因涉貪遭判處有期徒刑七年四個月。
林益世之後的青年團團長須具備學生身分,每次選出來的總團長,一再刷新最年輕的國民黨中常委紀錄,但因欠缺表現與馬光環不再,媒體熱度一屆不如一屆。而太陽花運動後成立的行政院「青年顧問團」,也被當作笑話一場。
那些沒有背景的「學生總團長」,後來都到哪裡去了?其中有失望離開的,也有退黨的。第二屆總團長黃執中現在於中國推廣辯論活動;第四屆總團長周維毅擔任高中公民老師;第六屆總團長施宜佳是首位女性總團長,她因不受重用、適應不良,任期未滿即離職赴加拿大深造。
「志工化」,轉型青年服務團
最特別的是第三屆總團長梁靧。他出身綠營支持者家庭,但反感於綠營過重的意識形態,對國民黨曾充滿期待。他直言任期初期,國民黨內氛圍較去意識形態,多元意見紛呈,後來卻愈來愈像列寧式政黨。去年三月,梁靧參與太陽花運動,並衝進行政院,聲援學生要求前行政院長江宜樺下台的訴求。學運告一段落後,隨即退黨,從事道家推廣工作。
從事政治工作的僅有三位。第五屆總團長黃健豪去年投入連勝文陣營,擔任青年政策發言人,現任職於中央部會秘書處;而第七屆總團長淩濤,母親是黨代表,他是朱立倫連任競選團隊的活動組組長,朱連任後,進入新北市民政局任秘書。各自登山、各自努力。留在黨內的,有第八屆總團長徐巧芯,她在文傳會新媒體部擔任代理主任;去年九月剛選出第九屆總團長,為台大國發所林家興。
朱上任黨主席後,青年政策將如何調整?新任國發院院長吳肇銘說,朱立倫接任黨主席,會更重視青年世代,「不是說現有青年幹部更加重用,而是讓青年幹部更發揮作用。」他同時指出,由於青年單位代表性不足,現有的青年幹部人事將會有所重組,而青年團「不排除砍掉重練」。
組織方面亦有所調整,青工會成員普遍年齡層過高,理想年齡區間應介於三十至四十歲之間,年紀較大者會調整到社工會或建研會;至於學青部分,目前青年團運作心態不夠活潑開放,無法呈現多元意見,尤其青年團團長的甄選是委員甄選制,難以反映外部聲音,未來因應「志工化」目標,將轉型為青年服務團,公益角色增加,輔選比例降低。
不僅如此,國發院院長吳肇銘說,青年團將成立「青年跨黨聯盟」,不分黨派納入各界的年輕人力量,共同改造國民黨。他說,未來青年團的功用將是「反映青年的聲音,不反映國民黨的聲音」。
至於之前提出,不分區立委提名考慮開放青年海選名額,吳肇銘表示,保障席次非如外傳的二到三席,朱主席的想法是「愈多愈好」。
應避免再拿青年當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