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柯P救災第一課 及格嗎?
二月四日,正好寒流來襲。早上十點,市長柯文哲正在市府與士林區里長進行周三固定的座談會,陰冷的天氣,繁瑣的市政,氣氛與平日並無不同。
「基隆河面疑似有客機迫降……」,一小時後,勤指中心接獲民眾報案,消防局通報市府媒體事務組,十一點八分,發言人林鶴明發布消息於市政府Line群組,消防局代理局長吳俊鴻緊接著表示,墜機了!
一小時內各局處動起來
柯文哲的專長是「急救」,從急診室跨越到首都市政,外界等著看他交出什麼樣的成績單。沒想到,上任台北市長一個多月,復興航空發生墜河意外,事涉五十多條人命,第一次成為救災指揮官的柯文哲,如何處理?
危機處理緊急啟動。一小時內,蘇麗瓊秘書長指示各局處動員應變處理,環東大道進行交通管制,相關局處迅速成立內部應變小組,並派員前往前進指揮所;十一點四十五分,柯文哲前往北市災害應變中心坐鎮,不斷低頭「滑手機」,掌握搜救最新進度。
柯P坐鎮災害中心,鄧家基副市長派駐前線,秘書長蘇麗瓊負責後勤。由秘書長蘇麗瓊指示衛生、消防、交通、警政應變,相關單位馬上說收到;最瞭解狀況的消防局請民政局或社會局提供毛毯,立刻在三分鐘內交辦,各局處在群組紛紛報告相關作業與需求。
面對墜河意外,市府各單位派員趕往現場,手忙腳亂,但副市長鄧家基與部分官員趕到現場忙著拍照、滑手機,卻帶給現場搜救人員負面觀感。柯文哲回應,如果沒干擾救災就不應被批評,且打仗要建立指揮通訊系統,令人詫異,向來嚴苛的他,這次怎麼對部屬沒有太多責難?
可以看出,柯P的領導風格慢慢修正中。日前西門町峨嵋街停車場雙屍命案,北市警方漂亮破案,柯文哲卻要市警局長邱豐光送檢討報告。這席話,讓警方認為市長打擊士氣,明明有功為何要檢討?在柯文哲手下做事,做得要死,有罰無賞!
首次以Line為通訊中心的救災行動
因此這次救災,北市所有局處統統動起來,雖然外界仍有不少批評,柯文哲對團隊沒有太多苛責。因為他說從沒有演練過,沒做過,就邊做邊修正,從處理過程找出更好的方式。對於整個救災工作,他調整作風,決定「先敘獎、後檢討」。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對市府官員來說,整個體系都跟著Line的指揮系統行動。例如,一接收到現場需要洗澡車訊息,群組立刻交辦,交通局、社會局都沒有洗澡車,於是先協調首都客運調來行動暖爐,唯軍方有洗澡車設備,三十分鐘後,應變中心向國軍商調到兩台洗澡車。無論是器材調度、訊息通報、決策討論,下達指令都在群組裡完成。
救災必須和時間賽跑,面對國內首起飛機墜河意外,救援第一時間就遇上困境。要吊起沉重的機身,需要七百噸吊車,如此龐大的吊車無法穿過水門抵達堤防內,除非破壞水門。因為事先沒有防範,當場決策又不夠明快,足足延誤了三小時的黃金救援時間。
災害現場本來就不可能井然有序,重點是,該到位的角色或功能是否有效發揮?柯P自評,除打破水門三小時有待檢討外,其他都及格。
不過,搶在現場進行多餘的災情報告或現場紀錄,難免給人負面觀感;至於「水門事件」引發的雙北救災搶功勞的爭議,其實大家齊心救災,救災現場什麼話該說,什麼話多說多錯,現場官員顯然沒有基本認知,以至橫生枝節。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458期〉
「基隆河面疑似有客機迫降……」,一小時後,勤指中心接獲民眾報案,消防局通報市府媒體事務組,十一點八分,發言人林鶴明發布消息於市政府Line群組,消防局代理局長吳俊鴻緊接著表示,墜機了!
一小時內各局處動起來
柯文哲的專長是「急救」,從急診室跨越到首都市政,外界等著看他交出什麼樣的成績單。沒想到,上任台北市長一個多月,復興航空發生墜河意外,事涉五十多條人命,第一次成為救災指揮官的柯文哲,如何處理?
危機處理緊急啟動。一小時內,蘇麗瓊秘書長指示各局處動員應變處理,環東大道進行交通管制,相關局處迅速成立內部應變小組,並派員前往前進指揮所;十一點四十五分,柯文哲前往北市災害應變中心坐鎮,不斷低頭「滑手機」,掌握搜救最新進度。
柯P坐鎮災害中心,鄧家基副市長派駐前線,秘書長蘇麗瓊負責後勤。由秘書長蘇麗瓊指示衛生、消防、交通、警政應變,相關單位馬上說收到;最瞭解狀況的消防局請民政局或社會局提供毛毯,立刻在三分鐘內交辦,各局處在群組紛紛報告相關作業與需求。
面對墜河意外,市府各單位派員趕往現場,手忙腳亂,但副市長鄧家基與部分官員趕到現場忙著拍照、滑手機,卻帶給現場搜救人員負面觀感。柯文哲回應,如果沒干擾救災就不應被批評,且打仗要建立指揮通訊系統,令人詫異,向來嚴苛的他,這次怎麼對部屬沒有太多責難?
可以看出,柯P的領導風格慢慢修正中。日前西門町峨嵋街停車場雙屍命案,北市警方漂亮破案,柯文哲卻要市警局長邱豐光送檢討報告。這席話,讓警方認為市長打擊士氣,明明有功為何要檢討?在柯文哲手下做事,做得要死,有罰無賞!
首次以Line為通訊中心的救災行動
因此這次救災,北市所有局處統統動起來,雖然外界仍有不少批評,柯文哲對團隊沒有太多苛責。因為他說從沒有演練過,沒做過,就邊做邊修正,從處理過程找出更好的方式。對於整個救災工作,他調整作風,決定「先敘獎、後檢討」。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對市府官員來說,整個體系都跟著Line的指揮系統行動。例如,一接收到現場需要洗澡車訊息,群組立刻交辦,交通局、社會局都沒有洗澡車,於是先協調首都客運調來行動暖爐,唯軍方有洗澡車設備,三十分鐘後,應變中心向國軍商調到兩台洗澡車。無論是器材調度、訊息通報、決策討論,下達指令都在群組裡完成。
救災必須和時間賽跑,面對國內首起飛機墜河意外,救援第一時間就遇上困境。要吊起沉重的機身,需要七百噸吊車,如此龐大的吊車無法穿過水門抵達堤防內,除非破壞水門。因為事先沒有防範,當場決策又不夠明快,足足延誤了三小時的黃金救援時間。
災害現場本來就不可能井然有序,重點是,該到位的角色或功能是否有效發揮?柯P自評,除打破水門三小時有待檢討外,其他都及格。
不過,搶在現場進行多餘的災情報告或現場紀錄,難免給人負面觀感;至於「水門事件」引發的雙北救災搶功勞的爭議,其實大家齊心救災,救災現場什麼話該說,什麼話多說多錯,現場官員顯然沒有基本認知,以至橫生枝節。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45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