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柯市府裡的「毛主席」與「革委會」

「財團怎麼可以如此囂張!」一月柯文哲上任台北市長之初,針對鴻海集團要求市府限時公開三創園區招標資料時,對郭台銘撂了重話。他並說:「台北市府不是鴻海公司附設的。」



柯文哲的重炮獲得市民與輿論一片好評。當多數民眾的相對剝奪感愈見強烈,覺得自己沒受到合理應得的待遇,「囂張」的財團正是民眾抒發不滿的對象。去年反服貿運動,矛頭指向跨海峽兩岸的「政商聯盟」,就是這種社會氛圍的呈現。

打了「政商」,卻沒改變「結構」

柯P就在台灣社會這個重要的轉捩點上適時出現,他扮演起反財團、捍衛公平的正義戰士;整個社會的民氣讓他有所依恃,一手順風牌,怎麼出就怎麼贏。

其實,這不是一場好打的仗。柯文哲與台北市府要對抗的不是一、兩個「囂張」的資本家或形象不好的企業主──例如涉入桃園合宜宅弊案的趙藤雄,或中國工廠員工連續跳樓的郭台銘;他們面對的是一個運作已久、相對鞏固的「政商結構」。

在這場與政商結構的鬥爭中,柯文哲團隊看到了「政商」兩個字,知道要批資本家同時也要打政客。因此,市府宣稱要移送馬英九法辦,也不時炮聲隆隆地對準郝龍斌。

「廉政委員會」就是「革委會」

柯P也絕不是「白目」,市府團隊在打弊案時太懂得運用宣傳與媒體,媒體輪流爆料,甚至名嘴還能「撿到」廉政委員會的報告,提先曝光。他們原本還想著操控各弊案進度節奏,輪流上演,給媒體、民眾一場接一場的好戲。

不過,整個打弊的發展似乎逐漸超出了柯文哲團隊的掌握──他們打了「政商」,卻沒想去改變「結構」。

「結構」包括從個人到組織間的社會關係,也包括了法律制度所明確規定的架構。而柯文哲眼中的各種弊案會存在這麼久,不是只靠某個官員與大老板「喬」好就成了,一定是有一套結構存在;這個結構,有利於這些被柯P認為不合理的官商合作案持續產生,並提供法律保障。



柯P打弊的做法卻是凌駕現有結構,用一個沒有經過議會立法、市府自己成立的「廉政委員會」在調查弊案,一個沒有法源的組織在決定要不要把馬英九移送「法辦」。

柯P是在用搞革命的手段推動改革。文化大革命時代,毛澤東要革官僚體制的命,一方面透過由下而上的群眾動員,另一方面則在各地成立了體制外的「革命委員會」來奪官僚的權。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47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