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天下】富豪捐大錢行善 有人稱許有人提防
臉書老闆祖克伯(Mark Zuckerberg)喜添千金,他與太太這對位居一%頂端的夫妻,宣布捐出他們財富的九九%,幫助他們以外的九九%的人,而且「給得早,給得大」,比前輩蓋茲(Bill Gates)更具走在時代先端的科技人特色。
但在眾人稱道之際,歷史卻說明了,助貧的富人慈善捐款既巳是財富不公平的結果,還可能助長不公平的擴大.
卡內基與洛克菲勒捐款遭拒
一八九○年代,「鋼鐵大王」卡內基(Andrew Carnegie)向賓州的地方政府建議,如果地方政府願意出錢興建圖書館,卡內基就提供對等的資金,有近半數的地方政府拒絕了他的提議。
稍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John Rockefeller)要求國會給予洛克菲勒基金會(Rockefeller Foundation)聯邦特許成立,但當時洛克菲勒的標準石油正面臨反托拉斯官司,不少議員也懷疑成立基金會的動機是否符合公眾利益。後來洛克菲勒基金會撤回申請,但轉而向紐約州申請到州的特許狀。
一九二五年,威斯康辛大學校委會投票拒絕所有來自私人基金會的捐獻。但十年後,在卡內基基金會的幫助下,公共圖館在全美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它的慈善事業更跨出圖書館的領域,個人或團體以在卡內基音樂廳表演為榮。至於威斯康辛大學,五年後就反悔了,全美各大學陸續引進基金贊助,私人基金會捐款成為許多名校學術發展的基石。
你可以解讀人類歷史的發展總是先反對新的事務,也可以從正面的結果來證明過去的反對是錯的。不過,正面的結果還是有著負面影響。
如果不是各工業大財團的挹注,美國各大學不會往科學發展,也不可能超越歐洲大學,成為全球大學排名的常勝軍。但學術的發展方向要不要或能不能為私人財團所掌握?科學研究與當時新興的大工業們有沒有關係?養成的人才是不是回頭成為那些工業發展的倡議者?這恐怕是一個無解的問題,但對於大富豪們的基金會存著戒心至少未必錯。
蓋茲捐二億美元資助高中課程改革
財富來源與時俱進或俱變,富豪們也是。二十世紀末的富豪們有許多來自非傳統產業,像微軟創辦人蓋茲,他的基金會的運作及貢獻成為現代財團基金會的典範。
二○○八年,兩名熱心的教育倡議者有鑑於全美高中教育的標準差異太大,導致有四成大學新生需要補救教育而奔走呼喊改革。但此工程浩大,教育權在各州,又茲事體大,涉及不同黨派的政治人物的不同政治理念,以及既得利益者教科書業者。這個從艾森豪時代就慢慢累積出來的大腫瘤,沒有人願意去動,於是他們找上了微軟老板蓋茲。
蓋茲同意了,從基金會撥出二.五億美元發展一個稱為共同核心標準(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的計畫。蓋茲出人、出組織協助各州改革,他的錢遍撒政治光譜上的所有政治團體;縱的橫的像各層級的教師工會及政府組織,甚至民間意見領袖,包括向來對教育改革幾乎都持反對態度的保守派次級政團或外圍團體。至於歐巴馬政府,教育部幾位頂尖決策官員都直接由蓋茲基金會轉任。
藉教改完全掌控教育政策
二○○九年,一個保守派智庫發表了研究成果,指共同核心標準是一個「非常有力」且「清楚優於」許多州當時採用的教育標準──以蓋茲基金會的近九十六萬美元補助完成研究。
蓋茲的計畫從立意到結果都是好的,但結果可不可以合理化手段?密西根大學教育政策學者瑞克豪(Sarah Reckhow)說,一般教育領航計畫通常從小規模的實驗開始,核心計畫卻「將研究與宣傳結合」;另一位教育改革學者格林(Jay Greene)則說得既直且白,蓋茲基金會基本上完全掌控教育政策。
祖克伯的慈善捐款說不定會開啟一個新模式。首先,他捐的是一筆會浮動的資產,他的臉書持股增值,捐款就跟著增加。而且與多數富人不同,他並沒有成立基金會,而是把錢放入已經存在的矽谷社區基金會(Silicon Valley Community Foundation),成立一個名為「教育起步」(Startup:Education)的基金,但這基金只在捐獻者的指示下捐給特定對象。
同樣立意良善,祖伯格的目標在讓不平等的社會趨向平等,但過程中卻出現不平等的效應。當這些大慈善行為愈來愈成為社會主流,以社會學的字眼說,透過慈善事業,富人能將財富的資本轉化成「文化資本」;如果進一步成為政治資本,他們的精英身分也就延伸到其他的領域,又創造出不平等。
富豪在形塑心中理想社會
富豪無論透過什麼形式,都在試圖以他們的理想形塑這個社會。人們討論著年輕的祖伯格,才剛過三十歲,以敬畏的心看待他未來可能擁有的財富,同樣也要以敬畏的心看待他可能變成的人。「教育起步基金」可能相對單純,但多年前他與幾位科技富豪創立了遊說團體FWD.us,目標從科技教學到爭議性的移民政策到支持美加「基石XL」油管;如果蓋茲是以政治手段達成他的社會目的,祖克伯就是明白地涉入政治。
相較於許多富人只管自利,蓋茲與祖克伯的利他值得敬佩,但如社會評論者所說:「慈善是正義的敵人。」當政府愈來愈窮或愈來愈無能,富人的慈善事業愈來愈強大,愈來愈成為政府的代理人時,未必是人們所要的社會力量的展現。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503期〉goo.gl/1zwkim
但在眾人稱道之際,歷史卻說明了,助貧的富人慈善捐款既巳是財富不公平的結果,還可能助長不公平的擴大.
卡內基與洛克菲勒捐款遭拒
一八九○年代,「鋼鐵大王」卡內基(Andrew Carnegie)向賓州的地方政府建議,如果地方政府願意出錢興建圖書館,卡內基就提供對等的資金,有近半數的地方政府拒絕了他的提議。
稍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John Rockefeller)要求國會給予洛克菲勒基金會(Rockefeller Foundation)聯邦特許成立,但當時洛克菲勒的標準石油正面臨反托拉斯官司,不少議員也懷疑成立基金會的動機是否符合公眾利益。後來洛克菲勒基金會撤回申請,但轉而向紐約州申請到州的特許狀。
一九二五年,威斯康辛大學校委會投票拒絕所有來自私人基金會的捐獻。但十年後,在卡內基基金會的幫助下,公共圖館在全美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它的慈善事業更跨出圖書館的領域,個人或團體以在卡內基音樂廳表演為榮。至於威斯康辛大學,五年後就反悔了,全美各大學陸續引進基金贊助,私人基金會捐款成為許多名校學術發展的基石。
你可以解讀人類歷史的發展總是先反對新的事務,也可以從正面的結果來證明過去的反對是錯的。不過,正面的結果還是有著負面影響。
如果不是各工業大財團的挹注,美國各大學不會往科學發展,也不可能超越歐洲大學,成為全球大學排名的常勝軍。但學術的發展方向要不要或能不能為私人財團所掌握?科學研究與當時新興的大工業們有沒有關係?養成的人才是不是回頭成為那些工業發展的倡議者?這恐怕是一個無解的問題,但對於大富豪們的基金會存著戒心至少未必錯。
蓋茲捐二億美元資助高中課程改革
財富來源與時俱進或俱變,富豪們也是。二十世紀末的富豪們有許多來自非傳統產業,像微軟創辦人蓋茲,他的基金會的運作及貢獻成為現代財團基金會的典範。
二○○八年,兩名熱心的教育倡議者有鑑於全美高中教育的標準差異太大,導致有四成大學新生需要補救教育而奔走呼喊改革。但此工程浩大,教育權在各州,又茲事體大,涉及不同黨派的政治人物的不同政治理念,以及既得利益者教科書業者。這個從艾森豪時代就慢慢累積出來的大腫瘤,沒有人願意去動,於是他們找上了微軟老板蓋茲。
蓋茲同意了,從基金會撥出二.五億美元發展一個稱為共同核心標準(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的計畫。蓋茲出人、出組織協助各州改革,他的錢遍撒政治光譜上的所有政治團體;縱的橫的像各層級的教師工會及政府組織,甚至民間意見領袖,包括向來對教育改革幾乎都持反對態度的保守派次級政團或外圍團體。至於歐巴馬政府,教育部幾位頂尖決策官員都直接由蓋茲基金會轉任。
藉教改完全掌控教育政策
二○○九年,一個保守派智庫發表了研究成果,指共同核心標準是一個「非常有力」且「清楚優於」許多州當時採用的教育標準──以蓋茲基金會的近九十六萬美元補助完成研究。
蓋茲的計畫從立意到結果都是好的,但結果可不可以合理化手段?密西根大學教育政策學者瑞克豪(Sarah Reckhow)說,一般教育領航計畫通常從小規模的實驗開始,核心計畫卻「將研究與宣傳結合」;另一位教育改革學者格林(Jay Greene)則說得既直且白,蓋茲基金會基本上完全掌控教育政策。
祖克伯的慈善捐款說不定會開啟一個新模式。首先,他捐的是一筆會浮動的資產,他的臉書持股增值,捐款就跟著增加。而且與多數富人不同,他並沒有成立基金會,而是把錢放入已經存在的矽谷社區基金會(Silicon Valley Community Foundation),成立一個名為「教育起步」(Startup:Education)的基金,但這基金只在捐獻者的指示下捐給特定對象。
同樣立意良善,祖伯格的目標在讓不平等的社會趨向平等,但過程中卻出現不平等的效應。當這些大慈善行為愈來愈成為社會主流,以社會學的字眼說,透過慈善事業,富人能將財富的資本轉化成「文化資本」;如果進一步成為政治資本,他們的精英身分也就延伸到其他的領域,又創造出不平等。
富豪在形塑心中理想社會
富豪無論透過什麼形式,都在試圖以他們的理想形塑這個社會。人們討論著年輕的祖伯格,才剛過三十歲,以敬畏的心看待他未來可能擁有的財富,同樣也要以敬畏的心看待他可能變成的人。「教育起步基金」可能相對單純,但多年前他與幾位科技富豪創立了遊說團體FWD.us,目標從科技教學到爭議性的移民政策到支持美加「基石XL」油管;如果蓋茲是以政治手段達成他的社會目的,祖克伯就是明白地涉入政治。
相較於許多富人只管自利,蓋茲與祖克伯的利他值得敬佩,但如社會評論者所說:「慈善是正義的敵人。」當政府愈來愈窮或愈來愈無能,富人的慈善事業愈來愈強大,愈來愈成為政府的代理人時,未必是人們所要的社會力量的展現。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503期〉goo.gl/1zwk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