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事】看守四個月老馬玩哪招?小英剉咧等
國民黨的總統與立委選情堪虞,為了刺激深藍支持者出來投票,不惜使出險招,拋出選後由多數黨組閣的議題,希望營造泛藍選民對民進黨選後行政、立法「完全執政、整碗捧去」的危機感。
對此,馬英九總統並未表態,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以「組閣是憲政問題不能私下授受」回絕,更增添選後政局的撲朔迷離。
政權交接期遠比西方國家長
無論多數黨組閣是否成真,選後四個月的交接期的確充滿變數。馬政府當然是造成如此憲政僵局的始作俑者。二○一二年總統大選時中選會打著節省選務開支名義,實際卻是基於政治考量將總統、立委合併選舉,而馬英九順利連任沒有發生政權交接過長的問題。
這次民進黨勝券在握,交接期過長的爭議終於正式浮上檯面。更令人不安的是,台灣迄今尚未訂定任何有關政權交接的條例。過去兩次政權輪替大都屬於「良心的交接」,而非體制的交接,國、民兩黨都是摸著石頭過河,逐步立下部分交接慣例,但也「暗藏」許多私密檔案和紀錄。
西方民主國家如內閣制的英國,政權交接一周內完成,即使是半總統制的法國,最慢也是十天內新總統就宣布內閣人事旋即開始幹活。總統制如美國的政權交接期在兩個月內結束,唯獨台灣得花上四個月,也算是另類台灣奇蹟。

這四個月內可能衍生的內部與外部變數。若無多數黨組閣,馬英九不管是重新任命毛治國內閣或是任命新閣揆均屬看守性質,按理不應進行重大政策決定與人事任命。但四個月時間過長,可能造成政府空轉與官僚體系怠惰,或是對重要施政無所適從,皆會影響政府持續運作的穩定。
一邊鞏固「一中」一邊恐嚇斷交
更遑論馬英九仍享有憲法上在外交、兩岸與國防的權力,無論是否讓民進黨組閣,他都不可能讓出這三項重大權力。若馬英九堅持在交接期間出訪邦交國、承諾新的外交援助計畫,又或是繼續和中國協商貨貿等爭議性的兩岸協議,很可能與蔡英文總統這位當選人以及民進黨占多數的立法院意見不一致,甚至對立。
外界盛傳馬英九仍規畫在卸任前進行「馬習二會」,或邀請中國政協主席俞正聲訪台,繼續鞏固「一中框架」與「九二共識」。果真如此,屆時勢必引發藍、綠關係惡化,增添政權交接期的不確定性。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506期〉goo.gl/1zwkim
對此,馬英九總統並未表態,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以「組閣是憲政問題不能私下授受」回絕,更增添選後政局的撲朔迷離。
政權交接期遠比西方國家長
無論多數黨組閣是否成真,選後四個月的交接期的確充滿變數。馬政府當然是造成如此憲政僵局的始作俑者。二○一二年總統大選時中選會打著節省選務開支名義,實際卻是基於政治考量將總統、立委合併選舉,而馬英九順利連任沒有發生政權交接過長的問題。
這次民進黨勝券在握,交接期過長的爭議終於正式浮上檯面。更令人不安的是,台灣迄今尚未訂定任何有關政權交接的條例。過去兩次政權輪替大都屬於「良心的交接」,而非體制的交接,國、民兩黨都是摸著石頭過河,逐步立下部分交接慣例,但也「暗藏」許多私密檔案和紀錄。
西方民主國家如內閣制的英國,政權交接一周內完成,即使是半總統制的法國,最慢也是十天內新總統就宣布內閣人事旋即開始幹活。總統制如美國的政權交接期在兩個月內結束,唯獨台灣得花上四個月,也算是另類台灣奇蹟。

這四個月內可能衍生的內部與外部變數。若無多數黨組閣,馬英九不管是重新任命毛治國內閣或是任命新閣揆均屬看守性質,按理不應進行重大政策決定與人事任命。但四個月時間過長,可能造成政府空轉與官僚體系怠惰,或是對重要施政無所適從,皆會影響政府持續運作的穩定。
一邊鞏固「一中」一邊恐嚇斷交
更遑論馬英九仍享有憲法上在外交、兩岸與國防的權力,無論是否讓民進黨組閣,他都不可能讓出這三項重大權力。若馬英九堅持在交接期間出訪邦交國、承諾新的外交援助計畫,又或是繼續和中國協商貨貿等爭議性的兩岸協議,很可能與蔡英文總統這位當選人以及民進黨占多數的立法院意見不一致,甚至對立。
外界盛傳馬英九仍規畫在卸任前進行「馬習二會」,或邀請中國政協主席俞正聲訪台,繼續鞏固「一中框架」與「九二共識」。果真如此,屆時勢必引發藍、綠關係惡化,增添政權交接期的不確定性。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506期〉goo.gl/1zwk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