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事】「姚老師」自稱是左派自走炮

「什麼叫做浪費投票?含血、含淚、含恨投票才是浪費投票。第三勢力多一、兩趴的票,國民黨可能掉兩席,這多划算,還很有可能組成黨團。」姚立明在綠黨與社民黨的政見會上賣力拉票,他用算數告訴選民怎麼投票才不會浪費票:民進黨多三趴才多一席不分區立委,但綠社盟卻可以穩增二席,「他們少六趴,我們還可以多三席。」

林全牽線入小英基金會

這道數學題並沒有幫助綠社盟有太多斬獲。而民進黨與柯文哲合作推出的「首都進步大聯盟」也表現不佳,除了林昶佐當選,其他五個人都落選,包括和姚立明一樣出身藍營的李慶元、楊實秋與黃珊珊。
「首都進步大聯盟」是柯文哲與民進黨協商出來的名單,但最早在全台各地串連非民進黨人士以柯P模式參選的卻是姚立明。
四年前小英大選落敗後成立小英基金會,在老友林全牽線下,姚立明成了基金會董事。
二○一四年三月學運,姚立明在節目中慷慨激昂力挺學生,被網友封為「學運戰神」。 之後,具小英色彩的姚立明在當年九合一大選中後期加入柯文哲競選團隊,姚立明說:「洪耀福(民進黨副秘書長)向柯P說,要我去幫忙。」

【政治事】「姚老師」自稱是左派自走炮

擔任選戰總幹事的姚立明口才犀利、學理知識與政治實務也豐富。此外,身為正藍出身的外省人,對於藍色選民有號召力。選前最後一個月,柯陣營發動藍營人士投書媒體表態挺柯文哲,新黨人馬是主力,其中前國代曲兆祥與新黨前市議員鄧家基選後都入了市府。
其實,姚立明一九八○年代從德國留學回國後,就是領導人物重視的智囊幕僚,李登輝要修《動員勘亂臨時條款》時找他,修憲也找他。姚立明說,李登輝給他出題目:要總統直選,又要保留國民大會,所以他提出有如美國選舉人團制的「委任直選制」。不過他說,李登輝覺得選舉人團這種概念太複雜,很難向民眾解釋。

李登輝一度重視的智囊

老闆不喜歡他的主張,原本要當國代的姚立明也被當時國民黨秘書長宋楚瑜從名單上拿掉。一九九三年新國民黨連線出走組織新黨,姚立明隨後也加入,並於一九九四年和朱高正搭檔參選省長。選輸之後還擔任了新黨召集人,但因為提出「一中兩國」與趙少康等新黨元老理念不符而退出,從此成了無黨籍。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507期〉goo.gl/1zwk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