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浩鼎的問題豈止在翁啟惠的錢事

1517期新新聞精彩內容

.小英的浪人御飯糰成立
.那些翁啟惠沒提的事.....
.布魯塞爾恐怖攻擊背後的糾結
.幹掉楊偉中是洪秀柱主席第一件要做的事?
.曾銘宗主委變立委,自信不用「調適」
.被一中原則卡住的柬埔寨新娘

「本院為中華民國學術研究最高機關,任務如下:一、人文及科學研究。二、指導、聯絡及獎勵學術研究。三、培養高級學術研究人才。」在中央研究院的官網上,明確地寫著這個國家機構的三大任務──並不包括協助產業。
浩鼎案風風雨雨,「翁啟惠和他那家子的錢事」已逐漸進入司法程序,只是無論判決結果,過程中那些翁啟惠「選擇不說的事」,已經讓他失去國民的信賴。
此時自然有人想藉此謀私利,除了股市禿鷹做空,政界禿鷹也理所當然想要趁機痛擊政敵。然而更重要的是,「國家學術研究最高機關」的招牌,被拿去幫一家私人的、營利性的公司未來背書,必將產生可怕弊病。因為許多人可能都認為翁院長在說那些話的時候,是以中研院去背書,而被影響了對整個實驗,甚至整個產業的看法和判斷。

【編輯室報告】浩鼎的問題豈止在翁啟惠的錢事

中研院和產業搞「技轉」,或許有其時空背景的因素,只是如今浩鼎案讓翁啟惠、也連帶讓中研院沾惹一身腥。讓人不禁想問,這是院長個人的問題,還是我們對國家機構與產業之間的關係,需要來一次認真的盤查釐清。
也是中研院院士的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所長陳培哲認為,整個浩鼎解盲的過程是「一塌糊塗」,浩鼎和翁啟惠在過程中的「多言」,違反了臨床實驗的倫理,將讓國際對台灣生技業失去信任和信心,這是整個生技產業的一次大挫敗。
無論翁啟惠在「技轉」過程中,是否有謀求私利的行為──即使他完全沒有,但這樣的結果,和中研院期待利用「技轉」提升台灣產業競爭力的目的,已經完全背道而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