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亞洲矽谷」顯露新政府的老人老招

1529期新新聞精彩內容

.才說增隊就有人喊解散,林義守打臉蔡英文
.英國脫歐公投,如何影響世界金融大勢
.一年就有分紅拿,高鐵財改太有效?
.八仙塵燃周年追蹤報導
.林全內閣第一個跳船閣員出現
.詹啟賢成為洪秀柱選連任的最大變數?

內閣滿月之際,行政團隊推出了旗艦政見「亞洲矽谷」。不過這個政見還沒用力宣傳,就遇到了強烈反彈,尤其是科技創業圈更是狠話一波波,不惜割袍斷義的態勢都展現了出來,甚至連亞洲矽谷這個名字,都有人表示強烈不滿。
在十九世紀因淘金潮崛起、以舊金山為首的北加州灣區南灣都市群,因半導體業「點矽成金」,成就矽谷(Silicon Valley)之名,聚集多家全球高科技業龍頭,如Google、蘋果、英特爾、臉書、甲骨文……直到現在,矽谷各公司獲得的創投總額,仍占全美的三分之一。

【編輯室報告】「亞洲矽谷」顯露新政府的老人老招

矽谷的成功讓全球各國政府紛紛起而效尤,例如台灣的新竹科學園區。然而這類經由政府規畫形成的產業聚落,畢竟和自然發展形成的矽谷,有著不同的底蘊與思維,成就自然也遠不如矽谷。不過,對急需政績的執政者來說,「再蓋一座矽谷」可能是最簡單的創造政績方式,同時也是施惠地方政府,拉動營造業一舉數得的振興經濟良方。
將落實於桃園的亞洲矽谷計畫,引發科技創投業者群起質疑,認為這種「大建設」式的工業聚落,早就不適合只要一部連網電腦就能工作的新創科技產業。甚至有人認為,這種做法只會讓預算落入營建業者口袋,蓋出一棟棟的蚊子館。
三個月前,總統蔡英文宣布林全組閣,當時她說,林全這兩年擔任民進黨智庫執行長,制訂二○一六年大選整個政策方針,對未來政府施政方向無能人及。如今,英全政府為穩定政局,揀選出一個平均年紀偏大的內閣已備受質疑,若這些老先生們無法感受時代潮流已經改變,只想重製過去成功的經驗,恐怕會讓台灣人透過選票選擇改變的效果大打折扣。亞洲矽谷計畫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529期〉goo.gl/1zwk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