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韓流會留下什麼?

韓國瑜不是四年前的柯文哲,當時的柯P雖是政治素人,但決定參選時已從綠營調集好人馬。他的選戰有創新之處,但還是正規戰。
而韓國瑜來到高雄參選卻沒什麼準備,提出的政見真的是「畫虎爛」、「練肖話」,甚至連台南的「虧雞福來爹」都不如。韓國瑜在民進黨執政二十年的高雄市掀起旋風,靠的是「勢」。「韓流」是依恃著反建制的風潮而起。
從二○一三年白衫軍運動、一四年太陽花運動至今,反建制、不滿現況的氛圍依然在,尤其在年輕選民身上。民進黨也曾順勢接收這股力量,造就一四年與一六年選舉大勝,這也是全球反建制風潮的一部分。直到最近,巴西的極右政治人物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當選總統,見證了民心急於求變的心態瀰漫全球。
攝影/柯承惠
早在一九九五年,鄰國日本的東京都跟大阪府這兩個大城就選出了素人知事,一個是演員出身的青島幸男,一個是搞笑藝人橫山ノック(英文knock,擊倒)。他們當選背景是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加上對自民黨長期執政的不滿,讓選民把賭爛票投給了他們。
他們很快就消失在政壇,卻不是船過水無痕。賭爛選票出走就難回頭,之後日本選民中不支持特定政黨的比率暴增。若韓流對台灣政治留下什麼重要影響,大概就會是這點──它可能改變了選民結構與政治板塊。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652期〉https://goo.gl/9Gpch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