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能做個好人不是那麼理所當然

聽到「壞人」兩個字,大多數人的反應是什麼?恐怕是先退避三舍。有些人認為,把犯罪的人關在監獄裡,應該就能確保社會的安全無虞,也有些人主張「治亂世、用重典」,認為提高刑度就能有效嚇阻犯罪。
台灣的受刑人以30歲至50歲的青壯年男性居多,他們常是家庭的經濟支柱。攝影/林瑞慶
「做好人」對大多數民眾來說,或許是再自然也不過的事情,不過在某些人身上,卻可能是一輩子都無法達成的夢想。為什麼「好人」會變成「壞人」?而「壞人」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變成「好人」?本期我們試著從身處犯罪漩渦、剛脫離犯罪或已迎向新人生的各個受訪者身上找尋答案,並分析犯罪不斷循環的可能原因。

至於目前政壇最夯的話題仍然環繞在美中台關係及總統大選,根據本刊掌握的訊息,美國已允諾對台出售六十六架F-16V,此舉無疑是做球給蔡英文。面對民進黨猛打「反中牌」,最可能在國民黨初選中出線的韓國瑜、郭台銘,卻因中國問題網內互打,而朱立倫的穩健表現能否讓他躥出成為黑馬?柯文哲的曖昧態度又會為這場戰局增添什麼新變數?我們有深入的剖析。

這期我們也探討因長榮空服員罷工而浮上檯面的勞資爭議,和以往的航空業罷工案不同的是,資方這次擺出強硬態度,發起罷工的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則被認為準備不足,在這場延續超過一周的罷工行動中陷入苦戰。這場勞資大戰會如何發展,值得我們繼續關注。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686期〉http://www.new7.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