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台灣經濟的三枝箭 拉抬信心、提高薪資、企業創新

安倍晉三回任日本首相後,三枝箭的經濟改革,不但讓日本經濟起死回生,一掃「失落二十年」的陰霾,也讓競爭對手頗感壓力,紛紛尋找因應之道。而台灣自馬英九總統連任以來,經濟政策光口號標語,已經可以累積成文、甚至裝訂成冊,然而成效卻未顯現,各項經濟指數欲振乏力。我們正在思考尋找屬於台灣經濟的三枝箭。

「豐田汽車已經產生巨大變化,獲利能力已經進一步提升。」日本豐田汽車(Toyota)集團總裁豐田章男日前在豐田集團的股東大會這麼說。
因為近半年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放手讓日圓大貶,豐田成為「安倍經濟學」的最大受益者,從二○一三年三月的財報中,淨利約九六二一億日圓,約九十六億美元,比上一會計年度成長三.四倍。

豐田重返榮耀超越三星

日本再起呼聲不斷

今年若匯率維持在一美元兌一百日圓左右,豐田可望獲利二兆日圓,約二百億美元, 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市值也從八百億美元衝上二二○○億美元,大漲將近三倍,超越韓國三星集團,成為亞洲最大市值的企業,讓外界「日本再起」呼聲不斷。
不僅如此,豐田章男也從去年底開始大舉回日投資擴廠,要生產「Madein Japan」的汽車,擴大招募員工,提振日本就業機會,形成一種良性循環,也是安倍經濟學的主要目的。安倍晉三不過才上任半年,就已經讓日幣重貶二○%、日經二二五指數也大漲五八%,今年第一季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四.一%,比預期的三.五%來得高,一掃過去失落二十年的陰霾。
回頭看看台灣,怎一個「悶」字了得!去年主計處預測的GDP成長率連九降,今年GDP成長率僅有一.五四%,比原先預測值腰斬,全年GDP下修至二.四%;景氣連八個月呈現黃藍燈,創下史上最長的等待復甦期,也就是說──欲振乏力。

振興方案標語累積成文

人民繼續無感

雖然行政院長江宜樺在五月底趕緊祭出十三項振興經濟措施,包括擴大消費支出、提振國內投資、激勵創新創業、修正證所稅等,希望能讓經濟「去憂解悶、活絡經濟」。
但民眾還是無感,急得連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都看不下去,在股東會後的記者會上喊話;他說,台灣經濟成長不樂觀,除非能像安倍大膽推出「三枝箭」,台灣才會有轉機。張忠謀的這番話,發人深省,但台灣的悶經濟需要怎樣的「三枝箭」才能讓人民有感?
安倍晉三對日本經濟所射出的「三枝箭」,第一枝是貨幣寬鬆政策,一面放任日幣貶值,刺激出口,一面讓貨幣寬鬆,刺激物價上漲,帶動通膨,也讓金融體系資金充沛,推動企業投資;第二枝箭是財政擴張,以發行公債的方式舉債,擴大投資公共工程;而全球所關注的第三枝箭,是要將日本結構大改革的「再興戰略」,鎖定刺激私人投資、振興經濟成長、提高人均所得,重建國家財政等四大目標。
「日本正在走一步險棋!」金融研訓院院長鄭貞茂說,安倍晉三推出貨幣寬鬆和擴大政府支出,都是為了讓「第三枝箭」──經濟刺激計畫能夠成功,「如果明年日本經濟無法起來,之前貨幣寬鬆帶來的通膨和政府債務上升,將會讓日本狀況更危急。但台灣的負債比例還不像日本那樣嚴重,所以還不需要鋌而走險。」
到底日本的這些經濟政策適不適用於台灣?

<....全文未完,詳細內容請看本期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