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同濟的建築旅程——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寒流來襲的元月9日,眾多鐵道迷冒著寒風冷雨來到台灣最北端的基隆市,等著見證有「台灣最美鐵路支線」美譽的台鐵深澳線重生。
上午11時,當漆上海洋意象的彩繪列車,由新北市瑞芳站出發,沿途行經山色海景掩映的蜿蜒軌道及樹蔭環繞的綠色隧道,緩步駛入位於基隆市八斗子漁港的終點站「海科館站」,不少苦等多時的在地阿公阿嬤,都忍不住流下歡喜的眼淚。

(圖/仲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特色:全國首座「博物館城」
去年底開始試營運的海洋科技博物館,是深澳線得以復駛的關鍵。
海科館有不少新紀錄,它是我國第一座由歷史建築改建,並同時擁有火車及月台建物的國家級博物館;也是全球首座完整呈現海洋環境、科學、文化、水產、船舶工程與在地研究等多元主題的博物館。更是台灣首度以「博物館城」理念規劃的新嘗試─占地54公頃的海科館,沒有圍牆,也不像國內其他博物館只有單一建物,所有館址皆星羅棋布於八斗子和長潭里漁港的各角落。
最受矚目的主題展示館,是由1930年代建造的台電北部火力發電廠改建;一旁為基隆首座IMAX 3D劇院海洋劇場;再過條馬路、跨入對街,則是完全融入周邊民宅,外型宛如海洋礁石的區域探索館。



海生、海科,命運大不同
1979年,行政院頒訂12項建設計畫,將「海洋博物館」列為文化建設的重要設施。海洋博物館由教育部負責籌建,與台中市的自然科學博物館及高雄市的科學工藝博物館,同屬最高位階的國家級博物館。
海洋博物館原本含括海洋生物與海洋科技等兩大主題,但因南北區域平衡的考量,不得不將兩大主題拆開,前者即為座落於屏東縣車埕鄉的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後者則是新設立的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命運不同的是,海生館早在2000年即已啟用;但海科館卻遲至2013年底才開館營運,為何會有長達十餘年的時間落差?
施彤煒指出,海科館在1993年選定落腳基隆,因為基隆是最標準的海洋城市,有漁港、造船廠、水產試驗所與國立海洋大學;若在這裡設立海科館,能形成整合產業與學界最新資訊的科普教育平台。
然而,以海洋軟實力勝出的基隆,硬體環境卻不及格,不僅聯外道路狹小,極易塞車,也找不到完整的公有土地可興建博物館,以致開工時程一延再延。
相形之下,位居墾丁國家公園內的海生館,籌設過程頗為順利;開館首年,參觀人數就突破250萬人次,現已成為民眾遊覽墾丁的必訪景點。



融入發電廠歷史的博物館
為了將深具歷史意涵的發電廠改建為博物館,海科館找來了曾獲多項國際建築大獎的建築師林洲民操刀。
林洲民指出,北火發電廠分為1930年代日本人興建與1950年代國民政府擴建的兩棟建物,前者為鋼筋混凝土構造,建築結構穩固,較適合用全新的工程技術補強;但後者僅為鋼構搭建,並不符合現今建築法規的安全要求;如何在安全無虞的前提,保留兩種不同工法的建物,是海科館的最大挑戰。
經過縝密評估,透過基礎補強的工程,林洲民保留了35%的1930年代建物,將其設計為展館門廳及視覺重心。當民眾一走入海科館,就能看到龐大的混凝土柱,召喚舊時代的發電廠記憶;挑高32公尺的展館大廳,更重現既有建築大尺度的空間美感。
林洲民也依據發電廠立面窗戶的尺寸和比例,設置博物館的開口,但他捨棄了不透光的建材,改以玻璃帷幕搭配深褐色的金屬沖孔板鋪設外牆。
如此一來,建築物外觀看起來與過往無異,但沖孔板卻能引入自然光線,讓大廳變得更明亮;夜晚亮燈後,建築物內部透出的點點燈光,更讓海科館遠望宛如正在燃燒的煤礦,也呼應了此地的礦業歷史。
而1950年代的建物,雖因安全理由而拆除大半,但林洲民仍將主要的鋼構保留,形成極為搶眼的視覺元素。他也在鋼構原址上重建兩座漏煤槽,增添整體空間的故事性,讓參觀者可重溫工業時期的氛圍。



無邊際的海洋巡航
除了尊重歷史,林洲民也加人許多符合海洋意象的創新設計,例如他在各展廳的休憩空間,貼上不規則的圓形鏡面,會隨著遊客的視角反射出不同的光影;也在架設玻璃帷幕的鋼構中,切割出許多圓洞,當陽光投射,就會為室內營造出如同置身水底的泡泡意象;特製地磚則鑲嵌著微小的圓形玻璃與眾多小魚的剪影,指引遊客參觀動線;參觀者也彷若變身為海底世界的訪客,在魚群的帶領下,巡航各領域的海洋知識。
他更考量到基隆身為「雨都」的氣候特色,在海科館的外牆立面,大量使用台灣傳統的「抿石子」建材(亦稱洗石子),這種以白、灰、黑基調交錯鋪設的抿石子牆面極為耐看,即使下雨,也不會減損外觀風貌,反而能呈現深淺不同的建築表情。
這種兼容當地環境與發展脈絡的設計理念,讓海科館榮獲2013年美國紐約建築師協會年度都市設計榮譽獎的肯定,並被美國紐約建築師學會評審譽為是「展現濃厚市民精神」的設計,獲獎可謂實至名歸。



從互動體驗思索永續海洋
在展示內容方面,海科館常設性的9大展廳,跳脫乏味的靜態展示,大量運用影片及互動體驗的遊戲裝置,讓民眾得以深入淺出地接觸海洋知識。
例如在海洋環境廳,就以擬真的生態造景,打造岩礁、潟湖、濕地、河口紅樹林等台灣常見的海洋生態系,並引導遊客發現造景下所隱藏的各式生物,進而瞭解牠們因應環境的求生智慧。
深海展示廳則運用過去北火發電廠鍋爐室的特有空間,營造深不可測的秘境氛圍。民眾在這裡可看到極為少見的大型鯨骨模型,原來在深不可測的海底,有相當特殊的「鯨屍生態系」,當鯨魚死後、沉入深海,牠的屍體可餵養無數的蝦蟹、深海魚、無脊椎生物及微生物長達數十年之久,這是少有人知的深海秘密。
水產廳則頗具心思地分為「從魚到漁」、「從有魚到無餘」、「從無餘到養魚」等單元,有系統地介紹魚群特性、漁業發展、水產養殖,乃至永續海洋等議題;參觀者可在互動遊戲中體驗圍網、鏢旗魚等漁法,並見識螢光魚、台灣鯛及烏魚子等我國獨步全球的水產養殖技術,同時思考如何與海洋共榮互存的嚴肅課題。
揭開棲息在宜蘭縣龜山島海底的怪方蟹神秘面紗、寫下全球海底熱泉生物研究新頁的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也特別提供珍貴的研究成果供海科館展示。他語重心長地說,台灣四面環海,但長期以來,只有陸權卻無海權觀念,民眾對我們所處的海洋環境更是陌生。
台灣需要有系統地為下一代傳承海洋文化,擔負知識傳遞與教育重責的海科館,將是一個全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