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李白有臉書樂善國小陳維士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老師在黑板上寫下詩人李白的經典詩句,正在解釋詩中意境時,台下的小學生便舉手發問了:「為什麼要寫詩啊?唐朝的人很閒嗎?」當場讓老師傻眼。
唐詩、宋詞、元曲都是中華文化的傳統經典,更是中文藝術的精華,然而距今千年以上的時空差異,讓習慣了網路、手機、平板電腦的小學生難以理解,也提不起興趣。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桃園市樂善國小的陳維士老師,竟然讓李白復生,跟現代人一起玩臉書、拍照打卡樣樣來,原本興趣缺缺的學生,態度也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到底其中有何樂趣?
點開李白的臉書,動態時報上寫著:「和好友一起喝酒聊天真是太開心啦!和孟浩然─1小時前」杜甫立刻按了讚,並留言,「喝酒竟然沒找我,真不夠意思!」
左半邊的基本資料欄看了更驚人,出生年代是西元701年,工作經驗是唐朝翰林學士,目前則是專職詩人,好友包含杜甫、孟浩然、吳指南等,就和現代的臉書使用者沒兩樣。
李白當然不可能上演穿越劇,玩起臉書,這些其實都是樂善國小5年級小朋友的作業,起因全來自學生的一句發問:「詩人都沒事做嗎?為什麼要一直寫詩?」而引發老師陳維士的一番創意。
和李白有約四部曲
「你們現在吃飯、出去玩也是在發臉書動態,唐朝又沒有臉書,他們只好用自己的方式來記錄生活。」陳維士老師一邊說明,一邊拿出他準備好的臉書表格,「想像一下,如果李白有臉書的話,他會怎麼玩?」陳維士話說完,學生們一開始還瞪大眼睛不知道該如何動筆,但沒過多久就進入狀況,一張張李白的臉書陸續出現,課堂上也充斥著歡笑聲。
陳維士與學生用創意,讓李白穿越時空,感受臉書魅力。同樣一句話,換個方式說,效果卻會大不同。經過李白臉書的活動後,學生已習慣這種教學方式,因此陳維士繼續推出後續的課程,包括模仿古人寫作唐詩、自己動手製作立體書,以及最後的作文題「和李白有約」,學生參與度超高,讓陳維士也吃驚。
陳維士說,用臉書教學的創意其實是他無意間看到有個國中老師,在教台灣歷史時,利用臉書的方式,製作鄭成功、沈葆楨等人物,陳維士便隨手記下了這個點子。恰好這學期的國語課教到唐詩,他發現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有時間、地點、也有抒情兼寫景,剛好吻合臉書打卡拍照、寫下心情動態的模式,於是就設計了這一整套和李白有約的課程。
和李白有約四部曲結束後,陳維士又舉辦了一場效法白居易、司馬光的「真率會」,在會上詩人們吟詩作對、把酒言歡,去除繁文縟節和鋪張浪費,強調「簡樸真率」故而得名。
樂善國小以飲茶代替飲酒,學生們輪流上台,朗讀自己之前仿作的唐詩,經由校長評判,如果作得好的,便可獲得一杯茶飲。害羞不敢上台吟詩的學生,則玩起角色扮演,有人在旁搧風、遞茶水、當衛兵,也能自得其樂。
仿效詩人的「真率會」,讓學生實際體會古人生活,活用詩詞。(陳維士提供)會上還玩起「水中撈月」(在小型球池中找出黃色的月亮球)、「貴妃捧硯」(捧著粉筆盒伺候上台寫字的人)等跟李白有關的典故,親身體驗後,學生自然印象深刻。「不管考試會不會考,這些東西學生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陳維士說,接下來課程進入古文明,他透露將會仿效電影《古墓奇兵》的方式,設計尋寶遊戲,讓學生實際體驗金字塔、兵馬俑,並感受古代帝王的權威與神秘。
由於課程活潑有趣,學習效果又好,經媒體報導後,讓臉書上的李白紅了好一陣子,許多外校的老師,也紛紛效法這種創意教學方式,陳維士說:「其他老師做得比我更精緻、玩得更棒,我非常樂見自己的創意能分享出去。」
學習的關鍵:生活體驗
隨著教師社群與聯繫網路日益發達,臉書題材在教育領域中愈來愈常見,今年大學學力測驗才出現李白低頭滑手機的插畫考題,最近又有一位成功高中的歷史教師,在段考考卷中用臉書出題,顯見許多教師同樣體悟,要讓學生了解過去,必須要從現在的生活經驗著手。
許多事情在課堂上很困難,放到生活中卻變得很簡單,陳維士舉例:有一位學生,數學成績不太好,百位數的加減常常還會算錯。
但是有一天他發現這名學生跟同學在玩卡牌遊戲時,計算戰鬥力卻一清二楚,「我這張牌攻擊力2,500,加上這個魔法會變2倍,所以是5,000,比你多800,這回合你輸啦。」聽著學生清楚的說明他的計算過程,陳維士心想,百位數的計算都會算錯的孩子,怎麼玩遊戲時連千位數的乘法都會了?於是他展開更龐大的計畫,運用現在正熱門的遊戲──密室逃脫,將學科知識融入其中。
唐詩、宋詞、元曲都是中華文化的傳統經典,更是中文藝術的精華,然而距今千年以上的時空差異,讓習慣了網路、手機、平板電腦的小學生難以理解,也提不起興趣。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桃園市樂善國小的陳維士老師,竟然讓李白復生,跟現代人一起玩臉書、拍照打卡樣樣來,原本興趣缺缺的學生,態度也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到底其中有何樂趣?
點開李白的臉書,動態時報上寫著:「和好友一起喝酒聊天真是太開心啦!和孟浩然─1小時前」杜甫立刻按了讚,並留言,「喝酒竟然沒找我,真不夠意思!」
左半邊的基本資料欄看了更驚人,出生年代是西元701年,工作經驗是唐朝翰林學士,目前則是專職詩人,好友包含杜甫、孟浩然、吳指南等,就和現代的臉書使用者沒兩樣。
李白當然不可能上演穿越劇,玩起臉書,這些其實都是樂善國小5年級小朋友的作業,起因全來自學生的一句發問:「詩人都沒事做嗎?為什麼要一直寫詩?」而引發老師陳維士的一番創意。
和李白有約四部曲
「你們現在吃飯、出去玩也是在發臉書動態,唐朝又沒有臉書,他們只好用自己的方式來記錄生活。」陳維士老師一邊說明,一邊拿出他準備好的臉書表格,「想像一下,如果李白有臉書的話,他會怎麼玩?」陳維士話說完,學生們一開始還瞪大眼睛不知道該如何動筆,但沒過多久就進入狀況,一張張李白的臉書陸續出現,課堂上也充斥著歡笑聲。

陳維士說,用臉書教學的創意其實是他無意間看到有個國中老師,在教台灣歷史時,利用臉書的方式,製作鄭成功、沈葆楨等人物,陳維士便隨手記下了這個點子。恰好這學期的國語課教到唐詩,他發現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有時間、地點、也有抒情兼寫景,剛好吻合臉書打卡拍照、寫下心情動態的模式,於是就設計了這一整套和李白有約的課程。
和李白有約四部曲結束後,陳維士又舉辦了一場效法白居易、司馬光的「真率會」,在會上詩人們吟詩作對、把酒言歡,去除繁文縟節和鋪張浪費,強調「簡樸真率」故而得名。
樂善國小以飲茶代替飲酒,學生們輪流上台,朗讀自己之前仿作的唐詩,經由校長評判,如果作得好的,便可獲得一杯茶飲。害羞不敢上台吟詩的學生,則玩起角色扮演,有人在旁搧風、遞茶水、當衛兵,也能自得其樂。

由於課程活潑有趣,學習效果又好,經媒體報導後,讓臉書上的李白紅了好一陣子,許多外校的老師,也紛紛效法這種創意教學方式,陳維士說:「其他老師做得比我更精緻、玩得更棒,我非常樂見自己的創意能分享出去。」
學習的關鍵:生活體驗
隨著教師社群與聯繫網路日益發達,臉書題材在教育領域中愈來愈常見,今年大學學力測驗才出現李白低頭滑手機的插畫考題,最近又有一位成功高中的歷史教師,在段考考卷中用臉書出題,顯見許多教師同樣體悟,要讓學生了解過去,必須要從現在的生活經驗著手。
許多事情在課堂上很困難,放到生活中卻變得很簡單,陳維士舉例:有一位學生,數學成績不太好,百位數的加減常常還會算錯。
但是有一天他發現這名學生跟同學在玩卡牌遊戲時,計算戰鬥力卻一清二楚,「我這張牌攻擊力2,500,加上這個魔法會變2倍,所以是5,000,比你多800,這回合你輸啦。」聽著學生清楚的說明他的計算過程,陳維士心想,百位數的計算都會算錯的孩子,怎麼玩遊戲時連千位數的乘法都會了?於是他展開更龐大的計畫,運用現在正熱門的遊戲──密室逃脫,將學科知識融入其中。